编辑:sx_chengl
2016-04-27
运营基础概念及注意事项:你还要拥有深刻的分析能力,善于做出SWOT(一种分析手法,分别对应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其次,你还要善于分析数据,根据数据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谈起运营,行业内最常见的比喻便是:“带孩子。”
孩子怎么带,需要什么条件;我们从各大公司运营招聘要求中可以看到:
1.如果你想做运营,你首先需要对自身产品有很深入的熟悉与了解。
2.如果你想做运营,你需要读懂这个市场,知道市场上什么游戏多,什么游戏受欢迎等一系列市场情况。
3.如果你想做运营,你需要读懂用户,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么去接触他们,怎么去引导他们。
4.如果你想做运营,你还要拥有深刻的分析能力,善于做出SWOT(一种分析手法,分别对应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其次,你还要善于分析数据,根据数据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5.如果你想学运营,你需要拥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无论是与渠道对接还是和CP洽谈,无论是文本表达还是语言表达,如何通过沟通表达正确的心中思想,至关重要。
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个行业,爱它,就是你勇往向前的源动力。
说到这里,需要回到之前【如何将用户需求转换为产品需求】的文章,尽管大家都说运营都流程性的问题,但是如果你真的将运营去走流程,你就输了;这里要注意的是上文所说“用户与产品的交互、用户与环境的交互以及产品与环境的交互”
以上是运营人员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识,通俗来说,即你想做好运营,需要有以上几点基本认知;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手游圈最常见的bi格;圈子里面,三两朋友,一群伙伴;经常聊着聊着,飙出几个字母,一段英文,是不是很洋气?自从VV5被FAQ(常见问题)难倒之后,便暗暗发誓,一定要早日养成bi格,毕竟你懂了不说,是内敛;不懂不说,是无知;不懂还说,那就叫犯二;接下来便是手游圈里经常提到的一些名词,可能概括的不太全,欢迎补充。
一、最常见的几种公司性质
1.CP:内容提供商,一般是指研发游戏的团队,当然,目前手游圈混搭盛行,研运一体的也有。
2.SP:服务提供商,这个有些人认知不多,但是一定都接触过,早先还在用山寨机那会儿,暗扣流量、话费;通过用户点击,然后借着移动服务端收取话费的事情屡见不鲜,后来大部分赚钱了,大部分转做CP或者其他业务。
3.发行:经常有人会把发行商和代理商说在一起,每次不得已总要以:“5块钱是人民币,难度人民币就是5块钱?”的思路去解释;发行,简单易懂,就是帮不具备运营实力的团队去运营他们的产品,将利益最大化;这一块多了一个分成比例,也多了很多块合作模式;目前主要大多数发行商还是以独代为主。
4.渠道:渠道这一块,分很多种;广告平台、门户网、APP应用商店等等一系列能提供终端资源的平台都可以称之为渠道。
二、最常见的几种游戏类型
RPG:角色扮演类型,例如《神雕侠侣》
ARPG:即时动作扮演,例如《忘仙》
SRPG:策略角色扮演,例如《啪啪三国》
SLG:策略游戏,例如《植物大战僵尸》
LBS:原文是基于位置服务的意思,例如《怪兽岛》
ATC:动作格斗游戏,例如《时空猎人》
SPG:体育运动游戏,例如《辉煌足球》
RAC:竞速赛车游戏,例如《天天飞车》
MUG:音乐类游戏,例如《全民炫舞》
RTS:即时战略游戏,例如《红色警戒》
PUZ:益智/棋牌游戏,例如《欢乐斗地主》
COC:融入城建、SLG、养成玩法,例如《部落战争》
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例如《军团要塞》
卡牌:策略角色扮演类,与SRPG极为相似,例如《我叫MT》
以上是最常见的几种游戏类型,但是随着之后混搭文化的流行,跑酷+塔防+射击等一系列融合,游戏类型也便有了新的名词,例如前段时间的文章《我叫MT》值入LBS玩法一般。
加入了LBS后的《我叫mt》界面
三、最常见的专业术语
值得补充的是:
DSP广告:根据cookie(缓存)推送相似信息;此类广告更为精准用户群。
PM:产品/项目经理
PD:制作人
QC:品质监控
QA:产品质量测试
CB:封测/内测
OB:公测
Beta版本:测试版本
Demo:初级演示模型
UCD: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PR:公关,市场营销;多指用于商业目的的推广性文章
HCI:人机交互
UE:用户体验
UC:需求评审
BRD:商业需求文档(多用于产品经理)
MRD:市场需求文档(多用于产品经理)
PRD:产品需求文档(多用于产品经理)
FSD:功能详细说明(多用于产品经理)
GS:游戏内的托
GM:游戏官方管理人员,现在手游大部分叫客服
IP:著作版权,通俗来说就是题材版权
GP(genneral parter):一般合作人
FAQ:常见问题
TRQ:项目时间(time)、项目资源(resource)、项目质量(quality)
FAB:属性、作用、益处(如,活动奖励是充值卡,发起来很快,所以很方便)一种逻辑方法,运用较少
四、最基本的运营思路
1.产品定位/用户定位/市场定位
2.前期曝光,着重用户认知以便用户参考
3.善于对市场资源整合
4.注重预热阶段
5.注重运营辅助(GS、外推等)
6.注意数据表现
上面几点是每个运营初学者需要知道了解的,从整体而言,又需要我们确定运营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以及运营主线/复线;玩家目标;产品优势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此类需要与产品结合,需要因人而异。
有了思路,接下来便是最为基本的市场认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影响用户选择、留存的因素:
首先,我们可以看用户选择游戏的基本流程
访问设备—决策入口—获知信息—了解信息—思维决策—最终行为
访问设备即是通过手机/电脑/一系列行为进行访问,主要受环境和流量影响
决策入口,为什么产生决策行为,根据其他文章数据表明(按系列号排列先后名次):1.朋友在玩;2.自己想换;3.朋友推荐;4.游戏资讯;5.广告
获知信息,从哪里获取相关信息,(按系列号排列先后名次):1.社交网站;2.朋友分享;3.商店、刷机论坛、资讯网站、游戏官网、其他…
了解信息,(按系列号排列先后名次):1.搜索引擎;2.应用商店;3.资讯网站/论坛;4.刷机论坛
思维决策,这里意味着用户将要做出选择,而影响用户选择游戏的因素很多,例如题材/玩法,品牌,内容(icon,截图,新闻等)机型适配,包大小,评分评论,下载量,厂商信息,碎片化时间等。
除此之外,影响用户留存的因素也多,例如:新手引导,用户成就感,用户对后续成长期待,运营活动,用户代入感、版本交替等等。
五、运营基本注意事项
1.了解产品与竞品的适用性
2.竞品活动,市场趋势,推广调查
3.竞品用户的构成和来源
4.用户对宣传通道的偏好度
5.游戏内的用户群特征,行为偏好
6.了解用户群体,寻找新媒体的可挖掘性
7.用户反馈,核心用户口碑宣传
8.调查用户流失原因
9.了解前期推广策略的优劣性
10.专区、专题预热
11.广告投放,预装,联合推广
12.了解用户数据,新活跃用户,付费用户数,在线人数,流失人数
13.对宣传通道进行效果监控
14.了解渠道合作规范,推荐要求
15.熟悉产品推广点,可优化项【运营基础概念及注意事项】
六、运营后续情况分析
1.数据分析
2.产品现状分析
3.用户行为分析
4.消费行为分析
5.付费意愿分析
6.付费行为分析
(在这里,同样要将消费与付费分开;消费为游戏内资源消耗,例如强化消耗宝石、金币,付费为游戏内外资源换取,例如充值获取极品宝石,活动限时折扣等等)
综合而言,我们可以看出:
运营核心:维持产品正常运作,经营产品创造营收
运营宗旨:以产品为载体,以用户动机为目标进行服务;理解用户需求,实现用户需求
运营目标:稳定产品、用户、渠道三者间的循环发展关系
以上便是基本的运营基础与注意事项,要知道运营主体思路多变,很难有一套规范化的运营标准,只有通过不断调试细节,发掘其他流量入口,培养自己的运营节奏感;才能真正打造一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运营基础概念及注意事项的精彩内容就先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还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标签:管理实践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