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y
2016-04-27
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是一个复杂、细致的工作,既与企业战略的制定相关联,又涉及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具体工作,同时与企业的文化、人员素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介绍了“三棱镜透视绩效与战略”,以下是具体详情:
销售部门抱怨产品质量差,卖不动;生产部门抱怨经常加班,员工不满;采购部门抱怨供应商很难缠;研发部门抱怨资金吃紧⋯⋯企业管理似乎变成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互动话题:如何定战略?
企业在将战略目标分解为绩效考核标准时,都会遇到这样的“踢皮球”现象。那么,企业的战略目标应如何制定、什么样的绩效管理能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呢?
3月14日下午,来自广东地区的40多位企业家及经理人参与了《世界经理人》举办的“从战略制定到绩效目标分解”沙龙活动,共同为这一问题寻找答案。清华大学副教授刘广灵、中和正道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吴玉光以及环球资源企业事务总裁、《世界经理人》出版人裴克为作为嘉宾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
通过此次讨论,参与者都意识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绩效之间是一种立体的联系。就像三.棱镜对光的折射一样,绩效管理体系的制定也反映出企业内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企业需要据此开展管理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为什么是“绩效”?
裴克为在沙龙中表示:“传统的中小企业还存在着英雄主义倾向。初期可能靠一个老板就能把企业做好,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这也是我们今天选择‘绩效’作为话题的原因。”
《世界经理人》去年8月所作的关于领导力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经理人有以下五个方面有待改进:一、高管落实战略的能力;二、高管的战略思考意识;三、执行力本身;四、制定长远目标的能力;五、管理团队的能力。
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参与调查者普遍认为,高管作为个人会有这样那样的局限,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家很难再依靠个人魅力,对员工进行耳提面命式的管理。因此,只有依靠一套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支持企业的良性运转。有专家甚至表示,是否能成功实施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在今后十年里将是优秀企业与平庸企业的分水岭。
麦肯锡公司曾经对亚洲9个国家(包括中国) 27家企业的813位高层主管就企业绩效管理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非常耐人寻味—亚洲企业往往高度依赖企业价值观的宣扬来激励员工,而很少采用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体系,而且多数企业在绩效跟踪与评估上缺乏透明而有效的程序。
人们一般将“绩效管理”等同于“考核”,对于这一并不轻松的话题,现场参与者有自己的疑问。有企业家表示:“我觉得小米是很好的一个学习对象,他们没有太多的绩效考核,但是他们发展速度非常快。不考核的话是否对?还是考核更好一点?”
但是不考核是不是就等同于没有绩效管理呢?并不尽然。
深圳亿觅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吴春晖分享道:“我们员工有40多个人,其中90后居多,10个人是主动要求加入到我们公司的。我们从招人时就很看重他们是否认同公司的文化、是否喜欢公司的产品,员工本身又有一定的技能,所以我们的绩效没有太多条条框框,只是做出最基本的绩效考核。其实到现在来说,绩效考核这一块我们都没有很认真去落实过,但我们有一个部门不断在内部产生一些有趣的内容,或者游戏,或者竞争的机制,这样引导员工不断合作,而不是用很强的框框和数字化的绩效考核,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我觉得这样更适合整个公司的发展。”
如何定战略?
在为沙龙活动进行的前期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在制定当年的销售目标时,有33%的活动参与者以销售人员所汇报的业绩为基础,45%的参与者主要看公司过去的发展趋势来定当年目标。
参与者也表达了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科学系统的方法去制定目标;二、如果销售突飞猛进,管理怎么跟上;三、绩效落实和绩效制定缺乏专业知识;四、怎么样让执行者相信他有能力执行;第五,目标太复杂,或太具体。
对此,吴玉光的解答是:战略要回答方向、目标、举措的问题,他在沙龙中表示:“我们都是做企业的,但可能很多时候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这个事情。然而,这又是事关企业生存的大事。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怎么去?这是企业制定战略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他进而分析说:“我是谁—首先要知道你有什么资源、什么优势、什么不足;我在哪里—你要知道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如果企业本来在行业里地位很弱,还要采取极端的打法,这就很难做;我怎么去—很多老板定目标的时候不明确,很多情况是老板拍脑袋。大家要分析你在哪里,行业增长情况怎么样、竞争态势如何、相比去年怎么样。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考虑老板的决心,这是不可忽视的。老板的雄心和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老板这时候往往会提出超出常规的想法,但实际上往往都实现了。除了目标之外,还有一点是我们凭什么达到这个目标。”
他还表示:“很多管理复杂是因为战略没有理清楚导致的,老板如果不清楚,你会发现你们都在加班,但是效率很低,为什么呢?还是战略思路不清楚,理清战略有利于我们减少管理。”
绩效管理,让战略落地
有效的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无关系,那么,如何通过绩效管理让战略目标落地?现场参与者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练习。
被专家和现场观众一致认可的方案包括以下要点:一、目标分解,战略目标制定之后要进行分解,分解之后要看达到这些目标有没有可行性,目前存在什么困难,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确保目标达成;二、沟通,达成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大家的诉求有一定的差异化,所以一定要沟通;三、目标的一致性,力求有统一的目标,这样才不会产生本位主义。
而现场参与者在此方面也各有经验和体会。深圳市万诚通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冰分享道:“我们公司跟大多数公司不是很一样,我们才30多人,所以绩效考核和奖金制度有点像合伙人制度一样,不只是业务员拿奖金,除了试|用期以外,所有的员工根据贡献每个月有奖金和提成,每个月都有绩效考核奖金。如果这个月公司赚钱多,大家奖金就多,下个赚钱少奖金就少一点。”
薛冰认为,这种做法可以很好地激励员工,所以公司员工比较稳定,流动性很低。
虽然薛冰本人是业务出身,但她并不认为完成公司的销售额完全是业务部门的事,而是认为公司是一台机器,所有的螺丝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比如今天要出一批货,如果出不了,所有的部门都会有责任,所以不管是研发还是采购,都会积极配合,表现出很强的团队精神。
深圳市瑞信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Coco则介绍道:我们以前采购有采购的提成,销售有销售的提成,今年老板定的每个部门负责人都有股份,比如说采购、销售和内贸经理有多少,他的股份差不多分出30%多,也可能40%多,就是为了让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发力,可以联合起来,大家合作把团队做好。她认为,以前的一个采购经理拿的是整个采购的提成,而现在有了股份制度,他自然而然会关心采购成本。
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是一个复杂、细致的工作,既与企业战略的制定相关联,又涉及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具体工作,同时与企业的文化、人员素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操作不当,很可能影响企业员工的情绪。吴玉光同时也提醒道:就算是根据战略制定了很好的绩效管理体系,也还是需要有一个反馈机制,员工如果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他得有一个反馈渠道,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公平与公正。
本栏目为您整理的“三棱镜透视绩效与战略”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您还满意吗?
标签:管理实践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