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学管理 > 创业历程

三个在国外成功创业的浙江商人

2012-09-10 17:46:42 字体放大:  

他们是出自浙江的三位海外侨领代表,他们在不同的国度打拼,有着不一样的成功故事,但提起自己的家乡,他们全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家乡难忘,要为家乡人多做实事。"在全世界,像他们这样凭借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奇迹,并且不曾忘记家乡的浙籍人士还有很多。

跳墙思维

朱敏

浙江宁波人

北美宁波经贸科技发展促进总会会长

美国网迅公司创始人

年龄:57

早上九点,冬日的杭城笼罩在霏霏细雨之中,北高峰下隐约透着寒意。酷爱爬山的朱敏决意登上山顶,年过50的他一马当先冲在前头,活力和激情写在眼角眉梢。从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斯坦福大学的高才生,再到美国网迅公司的创始人,朱敏以宁波人特有的聪明脑瓜和坚韧性格,写下了一个个漂亮的人生故事。

七年的财富

七年下乡,我就像是困在炼丹炉里的孙悟空,炼就了太多东西。朱敏1967年高中毕业,1969年下乡,在宁波乡下做了7年农民,期间结婚生子。"那时每天早上在田里看着同龄人骑车去上班,心里那个难受埃"不知道何时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朱敏甚至怀疑自己会在农村呆一辈子。

但是他那灵光的脑袋注定不甘寂寞,没过几年,由他牵线成立了一家乡镇企业,生产小五金产品。平生第一次,朱敏获得了做生意的经验。七年的磨练至今仍时常在朱敏脑海中一幕幕放映,对此,他在感叹之余充满了感激:"这七年,我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练就了一身好体魄;这七年,让我知道人不能忘本,让我懂得去尊重任何一个普通人;这七年,让我知道什么叫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培养了今后运营公司的执行力;这七年,让我享受了人生中最长的一次度假,从那以后,我几乎没休息过一天。"

创造美国梦

我喜欢创新,当思维突然撞到一面墙的时候,怎么办?跳过去!

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已回城当建筑工人的朱敏抓住机遇,考进浙江大学拖拉机机械制造系,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冰箱厂。1980年,年过30的他又考进浙江大学管理系,4年后被公派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主修工程经济管理专业。

说起在美国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朱敏忍不住笑起来。"那年暑假,教室走廊贴出了IBM招聘电脑高级工程师的广告,我犹豫了很多天也没敢去报名。假期快结束了,我看那广告还贴着,心一横,就敲开了教授的办公室。自我介绍一番,没想到教授当场高兴地叫起来:"就是你了,你怎么早不来?"就这样,朱敏坐进了 IBM公司的办公室,他心中不免发虚,原来当时的他对电脑还非常陌生,但根本没人怀疑他--这位斯坦福高才生的能力。

朱敏只好背地里恶补,幸好可以向读电脑专业的儿子讨教,边学边干,得以成功完成IBM的项目。渐渐的,有咨询公司上门请朱敏担任专家,朱敏的事业渐入佳境。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兴起,朱敏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和朋友共同创立了FutureLabs公司,从事网络技术研发。走过三年最艰苦的创业历程,FutureLabs以1200万美元卖出。1996年,他再投巨资创业,创立了We-bEx.com公司,开发网络多媒体会议系统,目前,全球 500强企业中有300家都是WebEx的用户。

开拓新天地

中国越来越开放,有很多机会,是个可以大展拳脚的舞台。

看好中国的发展,朱敏透露了他最新的发展计划:今后,他将把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国内,他已经为杭州等分公司构建了新的战略设想。对朱敏来说,国内许多产业都很有吸引力,而他目前最想进军的是医疗及儿童教育产业。去年,他还投资了一部儿童动画片《小兵张嘎》。言谈中,朱敏深为自己是浙江宁波人而自豪。

"在美国快20年了,我还是捏着一本中国护照,虽然会带来出入境的麻烦,但我还没打算改国籍。"去年,北美宁波经贸科技发展促进总会成立,由朱敏担任会长。协会旨在联络在北美的各界宁波乡贤,促进北美和宁波之间在经贸科技等方面的各项交流,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前不久,省领导在接见朱敏时,还特别让他考虑在浙江设立办事处。

登上北高峰山顶时,朱敏说,这是他20多年来第一次在国内登山,他以"apieceofcake(小菜一碟)"来形容这次登山过程,这话是否流露出他对于新计划的勃勃雄心呢?朱敏留下了一个悬念:"成功要慢慢来,太快并非好事,像爬山一样,一步步登临顶峰才最美妙。" 20美元起家

叶克清

浙江青田人

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

"兴乐阁"中餐馆创始人

年龄:62

坐在斯德哥尔摩闹市区的"兴乐阁"中餐馆里,看着落地玻璃上的中式刻花,有种恍然回乡的亲切感。午时刚过,餐馆里宾客盈门,生意奇好。

餐馆的主人,是来自浙江青田的叶克清先生。他显然很乐意招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浙江老乡。席间,他不停为我们添菜,自己却吃得很少,话也不多,但却句句实在。

赔本,没想过。

1979年,36岁的叶克清怀揣20美元闯荡瑞典,靠着勤奋和同乡的帮助逐渐站稳了脚跟。

到瑞典的第二年,叶克清和别人合股开了一家饭店,5年后,他自己投资开了兴乐饭店,去年卖出。叶克清说:"当时我从银行贷了100万克朗(约合13万美元),根本没想过会不会赔本。"

1997年,"兴乐阁"餐馆开业,目前已成为瑞典生意最好的中餐馆。近年,叶老板涉足贸易,主要把中国产品销往瑞典。他曾尝试过建材和工艺品,但不尽如人意,后来他定位在家居用品上,生意有了起色。来自浙江义乌价格实惠的家用品保证了利润空间。"但现在搞得还不是很理想。"

他笑着说:"我这人不爱吹牛,你别奇怪。"叶克清把自己的成功归于青田人勤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这样描述创业初期的经历:"我每天工作16个小时,理发时经常累得睡着……"家乡,在心中三年前,叶克清当选为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

谈起家乡,称自己性格"内向"的他像是换了一个人,眼睛睁得很大,笑容灿烂,话也变多了。提到前年回北京开世界侨领大会,100多位海外侨领中青田人占 20多位,他深感自豪。叶克清是当年家族中第一个出来的人,如今家族里已有几十人来到瑞典,他把互相帮忙归结为浙江人能在海外打出天下的一大原因。叶老板说,在瑞典很多青田人和他一样成功。除了开餐馆外,很多从事电脑生意的青田人也干得非常棒。

一直以来,叶老板都不忘为祖国和家乡做点实事。他资助创办了瑞典第一份华人杂志《欧华天下》,还创办了欧洲华人文化经济促进交流协会。多年来,叶老板对家乡的捐款累计超过百万元人民币。去年10月1日,即中国55周年国庆之际,叶克清被选为惟一的瑞典华侨代表在《人民日报》上写贺词。

恋战非洲大陆

胡李明 浙江

温州人

南部非洲浙江商会会长

南非胡氏国际贸易集团董事长年龄:48

南非掘金

胡李明是最早来到南非掘金的浙江温州人之一。那是1999年,在非洲考察的胡李明欣喜地发现南非竟是一座潜在的"金山"。当时,胡李明从事灯具产品贸易,他介绍说,那时一盏国内卖50元的灯,在南非可以卖到700到800元,利润诱人。

无奈出师不利。次年,胡李明向南非发了3个货柜的灯具、水暖产品、锁具、打火机和眼镜,由于他不懂英语,不通法律、财务、海关,一下子就亏了100多万元人民币。但胡李明没有退缩,他转变思路,于2001年在当地开出灯具连锁店。这次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同年,他发现鞋类产品在当地需求很大,便转而经营鞋类产品。这一年,胡李明收回了全部资本,此后生意越做越大。

2004年,胡李明与朋友合股投资8000万兰特(约1300万美元),在约翰内斯堡买下一块总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旺地,筹建"中国温州商城"。这将是非洲大陆兴起的第二座"温州商城"。胡李明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要把更多更好的国内产品引入南非乃至全非洲。 同乡互助

目前,在南非的浙江籍人士大约有400多名,其中温州人占了一半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浙江商人来到南非,胡李明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互相协助的组织。在他的倡议发动下,南部非洲浙江商会已经成立一年多了。曾经因为语言障碍而吃了亏,胡李明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在老乡的身上。

商会成立后专门举办免费的英语培训班,为初来乍到的浙江商人提供学习机会。商会还开设了税法讲座,让同乡们了解当地政策。胡李明透露,在南非闯荡的浙江商人利用其大后方--浙江省的优势,把服装、鞋帽、包箱、眼镜、布料、窗纱、灯具、五金等商品组成一个又一个的货柜,运到南非批发销售,也辐射到莱索托、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南部非洲国家,他们1年的销售额约为20亿人民币。

胡李明会长说:"虽然南非治安环境不好,但这里的赚钱机会很多,因此大家没有动摇信心,好多人计划打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