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学管理 > 创业历程

“小学生”卖毛肚25年挣了200万

2012-09-10 10:05:28 字体放大:  

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卖毛肚至今,郭建平在25年间挣了200多万元,而且还买起了小汽车,过上了百万富翁的生活。

但奇怪的是,今年42岁的郭建平至今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仍然只是解放碑棉花街一个做毛肚批发生意的个体户。他的名片上最醒目的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一头蓝色的牛,然后是三个硕大的字—郭毛肚。因此,至今仍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只习惯性地叫他“郭毛肚”。而再早的一些时候,朋友们则喜欢直接喊他“郭眼镜”,因为他的眼睛不算闪光也分别有1050度和950度的近视。不过,如今动了手术,去了眼镜,他的眼睛反倒显得炯炯有神。

而他卖毛肚的故事,比他的外号更令人感兴趣。

少年时吃苦荩荩13岁就开始帮人打工

郭建平出生在解放碑的依仁巷,这个地名如今已消逝,具体位置就在今天的大都会。这里靠近大阳沟,曾是重庆最热闹的地方。1976年,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郭建平开始在大阳沟帮人划黄鳝,划一斤黄鳝有4分钱的收入。那年他才13岁。

不过,郭建平告诉记者,在当时,这还被称为“投机倒把”,市场管理部门发现后,就把他划黄鳝的刀具没收了。直到1980年,他才在街道服务站领取了执照,成为重庆最早的个体户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初,重庆已有几家火锅馆,如八一路的“一四一”、七星岗的“山城”和中华路的“夜光杯”等。当时烫火锅的素菜主要是小菜,而荤菜则以黄鳝和猪肝为主,毛肚在当时并不流行。

但在1980年以后,毛肚消费迅速走红。短时间内,五一路上就涌出上百家经营毛肚的商贩,而郭建平只是其中之一。

青年时转运荩荩特大洪水冲来几十万

在重庆现代火锅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就是江北刘家台。这里曾经有一家名叫“市中区食品公司牛羊肉加工厂”的国有企业。它曾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牛羊肉加工厂,高峰时期,牛的宰杀量一天可达200多头,牛肉不仅要供应重庆本地,还要调配到北京、上海等地。

当时,这家企业的职工把毛肚拿回家后,经常会私自卖给火锅馆或商贩。后来,这家企业索性与郭建平等3名个体户签订合同,将厂里90%%的鲜毛肚以每个23元的价格承包给他们销售。

开始的时候,他们每人分得1,3的供应量,不过后来另两名个体户或生意失败,或退出了毛肚经营,郭建平最终获得了这家企业90%%的鲜毛肚供应。

当年生意好做,郭建平在1981年成了万元户。由于做毛肚生意,湿的钱经常塞满了口袋,一次存钱时,钱都已经发霉了。

每天进货,然后销售,卖不完就放进冻库。1989年,郭建平迎来了生意上的第一次重大转机。当年夏天,重庆周边遭遇特大洪水,长江断航,铁路中断,全国发到重庆的毛肚基本停止,而郭建平当时冻库中的十多吨鲜货成为主城区不多的货源。“那段时间可能赚了几十万。”郭建平说。

赚钱后困惑荩荩昧心卖了一年发毛肚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重庆吃火锅的人越来越多,本地的鲜毛肚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商贩不得不到全国各地收购。上世纪90年代,重庆商贩甚至到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收购鲜毛肚。

由于外地毛肚不易保存,商贩就在当地用盐渍上,风干后成为盐毛肚,再加工成为发毛肚。发毛肚用工业碱加工,有的为了保存,还使用福尔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