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12-20
四、招聘程序与相关事宜
(一)发布信息
本次招聘公告于2016年12月9日在延津县人民政府网(www.yanjin.gov.cn)、延津县电视台发布。
(二)报名与资格审核
1、报名时间:2016年12月日26至12月30日,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14:30至18:00。
2、报名地点:延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永安大道检察院原址四楼)。
3、报名办法:本次报名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报名,报名与参加考试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人员须提供本人毕业证、学位证、就业报到证(就业协议书或人事代理合同)、有效身份证等证件。在职应聘人员应出具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对资格条件初审合格的人员,需提交《2016年延津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一份(相关复印件附后)、考务费30元、近期2英寸免冠彩色照片5张。
4、各拟聘用岗位的报名人数与拟聘用人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1。低于该比例的,根据招聘单位意见,由招聘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是否调整或取消该招聘名额。
5、农村特困家庭和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人员报名,可免交考务费。拟免交考务费的应提交以下材料:农村特困家庭的报名人员,提交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扶贫办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原件及复印件);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城镇家庭的报名人员,提交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和低保证(原件及复印件)。逾期未提供免缴费用材料的视为自动放弃。
6、本次招聘按照“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资格审核,资格审查工作贯穿于考试聘用的全过程。报名人员提交的信息和有关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发现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将随时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应聘人员承担。
(三)考试
1、笔试
笔试内容为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试应试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潜能,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管理、计算机应用、科技、历史等,满分为100分。
具体考务工作由延津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
2、面试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满分为100分。根据笔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面试的人员。
逾期未领取面试通知单的,视为自动放弃。产生的空缺,按照同岗位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如经过递补以后仍然达不到面试比例要求的,由用人单位提出是否核减或降低比例,经招聘领导小组研究,在确保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比例,如降低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该岗位的招聘名额递减或取消。
特殊情况由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专业技术岗位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管理岗位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
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
考试采取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评分的方式进行。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四)体检
根据参加面试人员的考试总成绩,按照各岗位招聘人数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当出现末位并列超计划时,可争取或调剂名额;未能实现的,则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等额确定参加体检的人员;如笔试成绩也相同,则通过笔试加试按笔试加试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等额确定参加体检的人员。对体检未到的或不合格的依次递补。
(五)考察
对体检合格的人员按照招聘人数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对象。考察采取审查档案、提供有关证明或实地考察等方法,主要考察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以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考察阶段因考察不合格出现招聘岗位缺额的不再递补。因自愿放弃造成的岗位空缺,由招聘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是否递补。递补须从报考同一岗位并参加面试的人员中,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进行。
(六)聘用
根据考试总成绩和考察情况,择优确定拟聘人员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经公示有异议且调查核实后应当取消的,根据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入编文件审批后不再递补。
聘用人员确定后,由用人单位及时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与新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解决全供事业编制,5年内不得办理调动手续。聘用人员属初次就业的试用期为12个月,属于在职的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试用期满,由用人单位予以考核,合格者按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不合格者,由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提出解聘意见,到聘用审批机关备案。被解聘人员,由户口所在地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推荐就业或自主择业。
标签:公告简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