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wanghuicms
2013-01-15
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国考冲刺:巧用矛盾法破解逻辑判断,供大家学习参考!
判断推理向来是国家以及各地方公务员(微博)考试的重要内容,其中尤以逻辑判断为重点和难点所在,且逻辑判断部分在国考和各地方公考中均有其独特之处。尽管如此,逻辑判断却不是无规律可循的,它不但有规律,而且规律性极强。教育专家认为,在备考学习过程中,学习逻辑不仅应该学会各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更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遇到未知题型时把握机会,赢取高分。
矛盾关系及其推理
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为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为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常见的矛盾关系有以下几种:
直言命题:“所有S都是P”和“有些S不是P”;(全称肯定和特称否定)
“所有S都不是P”和“有些S是P”;(全称否定和特称肯定)
“某个S是P”和“某个S不是P”; (单称肯定和单称否定)
复言命题:“P并且Q”和“非P或者非Q”;
“或者P,或者Q”和“非P并且非Q”;
“如果P,那么Q”和“P并且非Q”;
“只有P,才Q”和“非P并且Q”;{来源:考{试大}
如果两个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则称一个命题是另一个命题的矛盾命题。可以从一个直言命题为真推出其矛盾命题为假,也可以从一个直言命题为假推出其矛盾命题为真。
示例:“所有的人都去春游”和“有人不去春游”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所有人都去春游”这一命题为真的,那么“有人不去春游”就一定是假的
在公务员考试中,利用矛盾命题这一特点,可以快速解答一些题目。
例题1: 甲、乙、丙、丁四人同时竞争一个就业职位,他们四个人中只能有一个人获得该职位,在面试结束前时,他们四人对该次面试的结果进行了预测:
甲:这次我肯定得不到这个职位;
乙:我估计这个职位应该是丁获得;
丙:乙的口才这么好,乙肯定能得到这个职位;
丁: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四个人中只有一个说对了,那么到底谁获得这个职位?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此题答案为A。题干中给出了多个直言命题和这些命题的真假情况,可以考虑用对当关系解题。将四人说的话转化为规范的直言命题,经观察可知乙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故可用矛盾关系的性质解题。
乙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由题干可知只有一人说对了,则甲丙的话必然为假,由甲的话为假可知甲获得该职位。
例题2:古代一位国王率领张、王、李、赵、钱五位将军一起打猎,各人的箭上均刻有自己的姓氏。围猎中,一只鹿中箭倒下,但却不知是何人所射。国王令众将军猜测。
张将军说:“或者是我射中的,或者是李将军射中的。”
王将军说:“不是钱将军射中的。”
李将军说:“如果不是赵将军射中的,那么一定是王将军射中的。”
赵将军说:“既不是我射中的,也不是王将军射中的。”
钱将军说:“既不是李将军射中的,也不是张将军射中的。”
国王令人把射中鹿的箭拿来,看了看,说:“你们五位将军的猜测,只有两个人的话是真的。”
根据国王的话,可判定以下哪项是真的?
A。张将军射中此鹿 B。王将军射中此鹿
C。李将军射中此鹿 D。钱将军射中此鹿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中出了王将军的话是直言命题,其余人的话都是复言命题。如果使用带入法推理,显然会比较繁琐,可尝试寻找其中的矛盾命题。
题干中李将军的看法为“如果P,那么Q”,赵将军的看法为“P且非Q”,构成一对矛盾命题,其中必有一真一假;同理,张将军的看法“或者R,或者S”和钱将军的话“非R且非S”也是一对矛盾命题,也必有一真一假。在这两种矛盾关系中有两个真命题,根据题意,5人中有2人猜对,所以最后的一个人说的必然为假,即王将军猜错了,由此可推知此鹿是钱将军射中的。
标签:判断推理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