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四川公务员申论真题

编辑:sx_songj

2014-09-05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应对公务员考试,威廉希尔app 独家推出2004年四川公务员申论真题~

2004年四川省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2004年7月)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时限:建议阅读给定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安徽省休宁县和祁门县,2001、2002年连续两年调低部分乡镇长期虚报的农民收入数,重新戴回了脱去十多年的省级贫困县帽子。这件本来值得肯定的事情,却遭到了黄山市一些领导的批评,认为黄山是国内外关注的著名风景区,一下新增两个贫困县,有损黄山形象。

2.统计资料显示,2 0 0 2年,黄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24元,比安徽省平均水平高出300多元,在安徽省1 7个市中位列第5。但记者同时了解到,黄山市的四县三区中,有三个县是省级贫困县,安徽省3个不通公路的乡全在黄山。全市1 4 2个乡镇中,通油路的乡镇4 5个,不通油路的乡镇占了安徽省的近一半;  1 1 7 0个村中,不通公路的村2 30个,不通电话的村3 2个,不通电的村5个…,数字与事实的强烈反差已使人无所适从,而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中,某些乡镇出现完全不同的数据,更使人疑虑丛生。

3.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3个数字,高低之差居然达到1000元。该乡2002年工作总结上写道,“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360元”;而洽舍乡贫困情况的汇报材料反映,“2002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人为816元,全乡4个村均在1000元以下。”而到了黄山市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报表上,洽舍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又变成1847元。据副乡长张某介绍,人均纯收入816元是乡里实际调查选出的数字,上报的1360元是出于多种考虑的“形象数字”  。

4.为何会有“形象数字”,在休宁县汊口乡得到一种说法。汉口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原计划上报1900元,县里不同意,要求上报2100元。但是到了全市分乡镇统计时,汉口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变成了2215,23元。汉口乡领导说,近两年来,休宁县为争取上级的扶贫支持,下调了部分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人数,有的乡镇从以往的1800多元调减到800  元,下降幅度很大。但县里有农民收人增长责任制,为了保持大体平衡,就把其它乡镇农民收入数上调了。

5.对于同一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的差异,黄山市统计局干部王某说,统计部门和农经部门的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全市分乡镇统计的农民人均纯收人数,是根据各乡镇布点的样本户实际收支帐得出来的,是合法有效的数字。一些基层干部却不同意这种解释。休宁县汪村镇镇长汪某等人告诉记者,该镇6个行政村中有3个是贫困村,统计局的样本户全部集中在2个较富的村里,实际情况就这样掩盖掉了。

6.农民收入究竟应该由谁说了算?长期担任村干部的璜尖乡徐家村村支书吴某说,农民收入到底多少,自己心里最有数。这些年山区林木资源大减,林茶价格走低,农民收入明显下降,但农民收人上报数只能上不能下,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1999年全村农民收入只有7、8百元,结果报了1 8 0 0多元,这实际上是“干部扛红旗,农民饿肚皮”。

7.黄山部分山区返贫状况出现于上世纪的90年代中期。到2002年10月,黄山市特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共6万人,比1 9 9 7年末多2万人。黄山山区返贫现象并未得到遏止。为此,黄山市曾经组织市直机关干部下乡包点扶贫,实施了声势浩大的“千人扶贫工程”。然而,记者走访的一些贫困村,没有见到扶贫干部,见到的却是一个个被扶贫遗忘的“角落”。

8.汉口乡小阜村离黄山市中心仅20公里,是个有1 5 0户、共6 0 2人的小村。全村1 2 2幢民房近1 0 0幢残、破、漏,2 0多年来只盖起了半幢新房子。统计显示,该村人均纯收入在7 0 0元左右,1 5 0户都是困难户。据村支书介绍,小阜虽是“省级贫困村”,却是被扶贫遗忘的角落。既无资金扶持,又无扶贫单位包点。现在村里的主要生产资料是70 0多亩茶园,由于村民没有钱整治,已有6 0%荒废,村民人均从茶叶上的收入只有1 0多元。村里想筹集点资金修整茶园和竹园,但向上跑了十多趟都没人搭理。

(105—106)

9.白际乡是黄山,3个不通公路的乡镇之—,该乡项山村团结村民组,满目荒山秃岭,沙石塞道;村前山坡上一片茶园,被山洪冲掉一半,另一半的茶棵也被沙石埋掉了大半截。村民组长项玉海说,这里林木砍光了,茶园荒废了,毛竹没人要,全村农民年均收入在6 0 0元左右,一年只有半年粮。记者问“有没有干部来帮你们发展生产呢?”村民苦笑着回答:乡干部也有好几年没见了,去年春天,新上任的乡长倒是来过一次,是来催缴前三年的农业税的。一下子要交三年的税,大部分村民靠东凑西借,才把农业税交上。

10.休宁县流口、鹤城乡的5个贫困村是黄山“千人扶贫工程”的重点地区,也是既没见到扶贫项目,也没见到包点扶贫的干部。一些村在扶贫七八年时间内,没见到一个干部下来。当当地百姓无奈地说,干部下乡扶贫这样的事我们只是在电视里看看,报纸上读读。一些包点扶贫的于部,不仅不能解决任何扶贫问题,生活费还要村里负担,致使上面要派扶贫干部,:村里都不敢答应。

11.不仅干部下不来,呆不住,连技术人员也很难请动。枧源村的农民说,山区的农民植树种茶是能手;养猪养羊却是门外汉。一次村里通知说县里的技术员要来辅导养殖技术,大家都很高兴。可是一打听,讲课费和吃喝招待费要农民自己出,农民因为出不起这几百元,只好作罢。

12.黄山市农业部门的一位老同志把“千人扶贫工程”比作“花架子工程”。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项目不能配套实施,于部即使下乡了,也只是走走形式,办不成事。

13.虚报浮夸,害了群众;误了发展。这是许多基层干部从实践中得出的教训。休宁县县长胡宁说,休宁原本是省定贫困县。八十年代“脱帽”后;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明显滞后。加上在每年上报农民人均收入这二关键性数字时没有实事求是地把握准确,而是好大喜功,夸大虚报,因而未能引起上级重视,使这些地区未能享受到本该享受的扶贫政策和优惠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没有及时得到改善,导致这几年发展速度缓慢,部分山区出现返贫。

14.“好大喜功,浮夸虚报”的风气在黄山并没有绝迹。去年歙县农民人均纯收人比上年增长7 0元,没有完成增长1 0 0元的任务指标,市领导听完后,就不高兴地要统计部门再调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县里干部的“主观因素”造成的。  “千人扶贫工程”本来已经做成了一锅“夹生饭”,  可市里有关领导在听说市重点扶持的贫困村比以往增加了20%后,马上不悦地反问,贫困村怎么会越扶越多?弄得职能部门左右为难。一位市领导还批评休宁、祁门两县向上反映本县部分乡镇的贫困问题的做法,认为这是“为了几个扶贫款卑躬屈膝”,“损害了黄山的形象”。记者在采访中,根据几个贫困乡镇的典型材料,与市领导作了交流,市领导对此却感到难以容忍,追问下面是谁把情况捅给记者的,致使一些干部向记者反映,他们“感到压力很大”。

15.要树立黄山在国内外的良好形象,是不是就不该反映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对此,黄山的一些干部群众认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实事求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黄山山区返贫现象已有多年,再不下大气力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将成为一句空话。山区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真正做到勤政为民,忧群众疾苦。

16.加快山区经济发展,黄山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形象?是实事求是,还是虚报浮夸;是知难而进,还是避实就虚;是一心为民办实事、谋实利,还是追求一时的表面政绩?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黄山的贫困问题,正引起黄山市各级干部的反思。

17.有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地方官员们如此看重数字,甚至为数字不惜付出信用成本、不惜冒损害个人人格形象的风险而指使统计部门搀杂使假,大抵是出于某种“体制性”的无奈,是无法抗拒体制弊端的表现。所以,——味地谴责官员,从他们的个人操守上找原因,不仅于事无补,而且有失公允。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眼下统计农民人均收入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假如此类统计数字主要是为评价农业县、市党政官员政绩提供依据,那么,这种统计实在应该被取消。因为多年来的无数事实证明,只要统计数字与官员“臧否”相联系的体制弊端存在,数字造假现象就不可能真正根除。假如该数字不再成为评价党政官员能力、贡献的主要依据,他们干吗要冒着风险指使造假?

18.有人认为,这两年,“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话题在媒体已谈的很多,再谈则有些絮烦了。但是,黄山市某些领导心目中的“数字形象观”,又让我们看到统计数字在官员的政绩需要面前,成了被任意揉捏的“橡皮泥”,透视出相当一些官员的好大喜功、作风不实的问题,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三、申论要求

一、用200字归纳出给定材料的主要问题。要求:准确、简明、有条理。(20分)

二、站在计划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对策意见。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条理清楚,语言简明,不超过400字。(30分)

三、根据给定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50分)

温馨提示:考生可以直接访问威廉希尔app 公务员考试频道及时获取2014年公务员考试的有关信息。

2004年四川公务员申论真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获取更多公务员信息,请访问威廉希尔app 公务员频道!

标签:申论真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