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编辑:lixy
2012-07-19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公务员频道提供2012年公考申论热点:如何看公车卖出白菜价,供考生参考。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背景链接
近日,河南中牟县由县纪委牵头、县国资局承办,采取“三公开”措施,公开拍卖了43辆超编公车。经过多轮竞价,所有车辆全部成交,成交总金额39.11万元,增值率达53.2%。根据提供的数据,平均每辆车9095.3元,按照增值率达53.2%,平均一辆车原价值4256.6元。看着以上数字,很多人提出了“这不是忽悠老百姓吗”的质问。
6月24日,温州公车改革首批215辆公车顺利拍卖成交,起拍价总计645.34万元,成交价总计1059.48万元,成交价比起拍价增幅61.92%,据悉,这次拍卖成交价最低的仅5000元。约1300辆公车将分6批逐步拍卖。温州的这次公车拍卖以本田、大众、丰田等品牌车居多,大部分是小型轿车。因此,除非是要马上报废的车子,5000元就能拍得一辆。而215辆公车拍卖成交价总计1059.48万元,平均每辆公车拍不到5万元,价钱着实便宜。
问题折射
我国的公车改革已经探索了10多个年头,但据财政部2011年年初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公务用车购置费的上涨势头一直难以遏止。这还仅仅是购买公车的费用,如果加上因公车而产生的大量相关费用,这个数目,肯定更加惊人。
公车改革的大幕在重重阻力中徐徐拉大,很多地方的公车改革在争议声中步子不断加快,公车拍卖也就成了一个必经的途径,不少地方都把改革掉的公车拿来拍卖,却也不知不觉成了车市的一道别样风景,尤其像5000元就能拍得一辆曾经的公车,令人有点淘便宜货就去拍公车的冲动。公车改革过程中折射出来的问题也很是让人担忧。
如何让我们相信公车拍卖不是在公车贱卖?如何令我们相信公车拍卖不是一次国有资产的流失?相关的制度设计和程序问题,需要改革者慎之又慎、精密安排、统筹设计、公开透明,使公车改革一路走好,既不是作秀,也不是贱卖,而是实实在在的良性改革。
此外,像公车拍卖所得的去向和用途,更是广大百姓关切的,也应该有本明明白白的账,让大家一清二楚。现在的诸多纠结,是因为,我们很担忧,如果没有坚实的制度保障和严密监管,公车拍卖,会不会再次成为一个腐败的源头和契机?
解决办法
拍卖超编公车,既可以避免公共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又可以减少公车支出成本,更可以遏制公车私用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应说是一项多方共赢的善举。然而,如果是拍卖超编公车的善意,演变成了贱卖公车,变相私分公共财产的恶行,其积极意义就值得怀疑了。因此,要确保公平、公正地处置超编公车,就得砸掉这个“内部消化”的程序设置。一些地方公车改革后,公务员得到了几百到数千元不菲的车补,原本就不该再享受什么拍购优先权,更不该如个别地方那样,还给予数万元不等的购车补贴,这是自己给自己增福利,显属公权私用。
因此,公车改革必须增加公车信息公开透明度,以某地区公车数量为例,权威媒体和政府公布的数据有差异,究竟有多少辆公车很难说清楚。所以,控制公车消费,应当严格采取政府采购制度,而且优先采购国货,并遵循俭朴、实用的基本原则。
于此同时,公车改革亟待立法助力,在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的同时,立法机关也要抓紧时间对公车改革进行立法调研,着重调研公车改革模式的选择、适用范围的确定、公车管理细则及货币补贴标准等关键问题,同时抓紧时间起草论证有关公车管理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及时根据各方的监督意见和建议,对方案、细则进行动态调整,在考虑地方经济差异的背景下制定好的制度。
更多内容请进入:
标签:申论热点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