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1-11-22
3、明确制约和监督的重点所在。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制约和监督。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位高权重,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如果领导干部腐败变质,会给党和人民造成更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风气。同时,还要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财政资金运行、国有资产和金融的监督或监管。
4、充分发挥各制约和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制约和监督的整体效能。按制约和监督主体划分,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六种类型。总体看来,这些监督机制彼此取长补短、配合协同,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体现人民群众在上述六种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制约和监督的整体效能,将是今后需要取得新突破的关键领域。应综合运用多种制约和监督形式,继续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大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权力的授予过程、行使过程和权力运行结果的全程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5、对于行政机关而言,必须努力转变观念,积极适应时代要求,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来认识这一问题。一定要注意树立三个意识:一是责任意识。政府信息公开涉及每一个政府机关,它不是哪一级政府的事情,也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情,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行政机关的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把它切实纳入议事日程,抓紧抓好。一定要克服两种认识:一种是认为实行信息公开是具体工作人员的事情,与领导无关;另一种是认为信息公开是信息工作机构的事情,与己无关。这两种认识都是极其错误的,必须加以克服。二是公开意识。信息公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公开一时一事容易,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更加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同志,要始终紧绷公开这根弦,将之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三是后果意识。针对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不重视条例的问题,立法中专门规定了监督和保障一章,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特别是还规定了不公开政府信息的法律责任。据此,如果不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可能承担被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后果。
标签:申论热点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