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 > 申论热点

2012申论热点:国考能否考出“德”

编辑:

2011-11-08

其次,考察道德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和协作是无法保证考察的质量和准确性的。用好“公告板”,将考察结果置于“公告板”上,接受人民监督、正视群众质疑,做出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是有利于打消群众疑虑,彰显公平正义的最有效举措。

另外,考生们需要注意的是,考德其实不在于你到底做了多少好事,它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考德”首先要考出对党忠诚的人,这既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同时,“考德”要考出群众信任的人。公务员靠得住,才能挑重任、压重担,才能出实招、查实情、办实事,不尚空谈,言必行、行必果,才能让百姓信任。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道德考核本来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指标,加上如今仍然缺乏一个道德评价标准体系,根本难以实行。相反,在这个官德缺失情况普遍存在的大环境之下,更容易促使各种走后门、拉关系、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出现。——郭结敏

“考德“首先要考出对党忠诚的人,时刻关心连接国家大事,为人民所想,为人民所做,这是国考的第一步,之后的考察即便不说后门程序,通过面试等等环节来考察道德还是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张鱼

德在考试的时候,是不容易被量化的。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真正录取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一方面考试内容和程序很重要,另外,还要引入内外部监督机制,要完全地彻底地公平、公正和公开。最近在各地出现的萝卜招聘事件,正是由于程序不合法不合理,规避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所致,很多想要权力寻租的人,往往是有意而为。制度的设立和存在,就是要严密地防范可能出现的任何腐败可能,目前看来,信息公开透明是不可或缺的有效防腐剂,另外,也要引入各种有效的内部监督和考核机制,如异地考评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公务员招考的纯洁性和高效率。——刘鹏飞

本人认为,一个人道德的考核并不能从某一次的考试中体现其水平好与坏。首先,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德,并非一天半日的事,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对一个人是否具有符合公务员的道德标准水平得到检验;其次,道德不能只在书面上文字中表达出来,而应该体现于行动上,单凭一纸之书,即使如何才华洋溢,天花乱坠,以难见其何德而来;再者,无论国考还是地方公考,都要做到公正、严明,在如今媒体公开透明度极高的社会里,仍时有传言,公考面试存在“水份”之说,这犹如一滴墨水掏黑整缸净水。——欧琴

标签:申论热点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