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 > 申论热点

2012国考申论热点:农业大学农村生源减少

编辑:

2011-10-12

还有专家认为,众多大学地处城市,在招生时不可避免地将更多名额分配给了当地,而地处偏远的农村考生获取的入学名额较少,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因此出现国内多所大学包括农业大学农村生源比例减少。

不过,也有专家对此并不认同。“农村学生上农业大学比例减少是因为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了农村人口及农村总体生源减少。不仅是农业大学,其他学校的农村生源比例也一样会减少。”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当下部分农业大学农村生源比例下降并不异常。

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城镇人口比重大幅上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比2000年提高13.46个百分点,比1978提高31.8个百分点。

周旭峰说,目前统计农村生源主要依据是户籍信息,不过有些农村户籍学生不一定在农村中学读书,而在农村中学读书的学生中也有很多是非农户籍。因此,简单地以户籍来判定农村考生比例减少是不准确的。

此外,周旭峰还认为,越是农村的学生对涉农专业越敏感,对报考农业大学越有顾虑。因为在很多农村学生看来,考大学是为跳出农村。虽然农科专业就业率很好,但许多农村考生对农业大学并不“感冒”。

社会“板结”如何避免?

有关专家认为,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在上学、就业等方面处于劣势,“寒门难出贵子”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任之继续发展,社会各阶层纵向的正常流动将停滞,从而失去前进与创新的活力。因此,有关部门应出台多种措施,给予农村学生多方面支持,让落后者先跑,确保农村学生“上得来”“待得住”“下得去”,避免社会“板结”。

——在农村地区率先实行12年义务教育。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力充足,应在农村率先实行从小学至高中的12年义务教育。这样既可以巩固农村高中的入学率,向大学输送更多合格的农村学生,又能逐步消除城乡教育不公,遏制部分大学农村学生比例逐年下滑趋势。

——高校招生名额应适当向农村倾斜。青岛九中教师姜晓慧说,目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多集中于发达地区、大城市。一些大学在城市投放了大量的名额,而农村及不发达地区招生的名额很少。未来大学招生政策应适当进行调整,将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倾斜,以招收更多的农村学生到大学就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标签:申论热点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