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1-07-13
3.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改革创新,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建国60多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设立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在课程设置方面曾有过两次重要调整。一次是1998年,形成了包括八门课在内的“98方案”。另一次是在2005年,形成了以四门必修课为主的课程体系,这就是“05方案”。这一新方案的确立,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在教材编写方面,把四门课教材的编写纳入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集中全国一流专家学者和教师编写,形成了高质量的教材。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中宣部、教育部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从战略高度提出整体性思路,即以教学组织建设为平台、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实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为目标,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方面,广大教师掀起了大探索大创新的热潮。他们注重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学生们慢慢感受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精彩之处:由以往的从结论出发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从事实出发得出结论,单纯的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还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
课堂讲授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单一的学校课堂教学转变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传统的“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闭卷考试转变为以提升理论思维、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方式……不论是课堂内,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参与度”、“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提升。可以说,恰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使绝大部分大学生从“要我学”走向了“我要学”。
总之,“05方案”实施以来,经过六年的努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明显增强,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初步呈现出教师愿讲、学生爱听的可喜局面,基本实现了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根据2011年春季教育部对全国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0所高校2.5万余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85%以上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教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仅从发展新党员一项看,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近年来高校每年发展党员数量超过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主流的一个证明,其中就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作的贡献。当然,这些成绩还是初步的,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当代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还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
相关推荐: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汇总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汇总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汇总
标签:申论热点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