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 > 申论热点

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 强令学生签“生死状”,大学避责太冷漠

编辑:qinh

2010-12-17

11月7日,记者在山东建筑大学调查时发现,该校学生在学校要求下,签订《山东建筑大学教育管理与学生自律协议书》。其中约定学生出现自杀、自伤等情况时,“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法律责任”。这个消息在网上引起轰动,多家网站纷纷转载。在各类帖子中,有的标题还写成“如有身亡纯属巧合,某大学强制学生签订‘生死状’”。据了解,该学校两万多学生差不多都签署了协议。(11月9日《济南时报》)

如此荒唐之事,竟然发生在堂堂一高等学府,实不应该。这份被网友称作“生死状”的协议,引起了学生的恐慌。之所以会如此,盖因学生担心学校在发生事故时逃避责任。纵观“生死状”全文,有关校方应承担责任的情形丝毫未提,有的全是学校对事故的“不担责”。

其实,在“生死状”中,学校引用的“不承担负责”内容,在教育部2002年6月颁布、当年9月1日起实行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已有明确规定。既如此,学校又为何多此一举,单单将其罗列出来,强迫学生签订所谓的“自愿”的协议?

在学校,校方就是学生的监护人,有义务保证学生的安全。诚然,自杀虽是一种自发行为,但自杀者都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学校是否有专门机构来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是否能及时发现苗头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何谓“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何谓“行为并无不当的”?在这里,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作为强势一方的学校企图在事故发生后能尽早撇清关系的消极心态,而不是大学应有的更人性、更负责的积极姿态。学校有选择性地抄录法律法规,纵然“于法有据”,但如此“巧用”,仍然让人觉得冷漠有余,温情不足,很不合时宜。

对于学校实质上的强迫行为,部分学生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相互代签以使协议不成立。对于校方来说,学生是弱势群体,毕业证、学位证都捏在学校手里,也只能选择这种形式的抵抗了。

对于学生事故学校应该承担的责任,自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法律依据,而不是靠一纸协议就能推掉任何责任的。这也许不是中国的第一份学校与学生签订的“生死状”,但笔者希望这是最后的一份。

 

标签:申论热点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