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答案】A。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2款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A项中只有200人参加了选举,没有超过半数,因而选举无效,A项错误。B项中李某获得300票,超过了500名享有选举权的村民的半数,必然也超过了参加投票的村民的半数,因而有效,B项正确。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3款规定,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应当当场公布。选举时,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C项说法正确。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4款规定,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D项说法正确。
本题答案为A。
19.【答案】C。解析:《选举法》第33条规定,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向选民或者代表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代表可以在选民小组或者代表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但是,在选举日必须停止代表候选人的介绍。A项的“可以”说法错误。
《选举法》第41条第2款规定,代表候选人的近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B项说法错误。
由《选举法》第14条第1款和第16条第1款的规定可知,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C项说法正确。
《选举法》第38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D项“可以”错误。本题答案为C。
20.【答案】A。解析:管理学认为,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报酬是否公平,职工们不只是看绝对值,还要进行社会比较,和他人比较,和自己的过去比较。因此制定工资原则的首要因素是公平因素,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
21.【答案】D。解析: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为核心,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22.【答案】D。解析:使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变化是化学变化,A、B、C三项都是物理变化,只有D项是化学变化,故本题答案为D。
23.【答案】D。解析:一般地,火灾发生时火苗是顺着火势和风势而倒的,如果身处火海,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容易被山火包围或因烟雾窒息,要尽快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准确判断风向,伺机逆风突破林火的包围圈,即D是正确的。
24.【答案】D。解析:煤气中毒时,应立即关闭煤气,打开门窗,及时抢救。
25.【答案】B。解析:铜丝与电炉丝是串联的,所以它们的电流相等,故排除A。另外电炉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当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大,所以电炉丝会发红,而铜线却不太热。故答案为B。
26.【答案】ACD。解析: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它不能超越上位法所确立的幅度与范围。该部门规章超越了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行政处罚范围,是违法的。所以ACD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27.【答案】AD。解析:马克思把立法者和自然科学家作类比,说明法律和客观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立法应该科学的反映客观规律,所以AD两项正确。
28.【答案】AC。解析:一个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可以在一个条文中得到表述,也可在不同条文中得到表述,甚至可以在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表述。一个条文可以表述不同法律规则的不同要素。题目中所举条文属于上述最后一种情形,其中包含两个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属于义务性规则的行为模式,而但书内容中的“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属于另一授权性规则的假定条件,即如果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则军人的配偶有权要求离婚,而无需征得军人的同意。一般但书都意味着相反的行为模式的存在。故答案为AC。
29.【答案】ACD。解析: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党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党的要求和衡量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战略机遇期的发展目标,与题意不符,所以B项排除。
30.【答案】ABD。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它们立论的基础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宗旨立场贯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重点强调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社会主义设置的前提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因而未重点强调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所以C项被排除。
31.【答案】BCD。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开拓创新,也就是要与时俱进。这就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但不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因此A项被排除。
32.【答案】BD。解析:行为罚亦称能力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方所采取的限制或剥夺其特定行为能力或资格的一种处罚措施。行为罚包括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两种形式。
33.【答案】ABD。解析: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1)被确认无效的行政行为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C项中自宣布无效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的说法错误。(2)行政相对人可以不受无效行政行为的拘束,可以去抵抗,可以不服从,因为它没有公定力,并有权提出异议;D项正确。(3)有权的国家机关可以在任何时候审查并宣布相应行政行为的无效,而不受时效的限制;A项正确。(4)行政主体因该无效行政行为取得的利益均应返还相对人,并对由此给相对人带来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B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BD。
34.【答案】ABCD。解析:《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3款规定,行政复议撤销决定的适用情形有:(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由此可见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35.【答案】BCD。解析:适用规则有:第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第二,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实施。第三,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第四,新法优于旧法。第五,不溯及既往。
36.【答案】C。解析:由第4段“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则被忽略了”,可知“联合国有关机构”使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并未充分考虑各种因素,C项错误,当选。
37.【答案】C。解析:A项以偏概全,由第1段“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可知,是“一般”而非“必然”,排除A。B项指代对象理解错误,由第3段“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可知,是“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而非“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排除B。D项,由第5段“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可知,“永久冰盖面积比现在小”与“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排除D。由第2段“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知,C项正确,当选。
38.【答案】A。解析:由原文第4段的最后两句话可知,计算机模型的预测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因此B项错误。由第2段可知,D项的测量手段只是为了“研究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而非“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因此,D项错误。由第5段的“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可知,C项偷换概念,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换作“气温的变化”。故本题答案为A。
39.【答案】B。解析:由第2段的“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可知,B项的“数千万年”推断错误,当选。
40.【答案】B。解析:先看第二空。“提高”意为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提升”指提拔、向高处运送、提高。由词义可知,“提高、提升”的主语通常为人,排除C、D。第一空,由后面的“短期内”、“接下去的几百年里”可知,“预见”比“猜测”更契合文意,因此本题答案为B。
41.【答案】A。解析:由原文第一段内容可知,岩层发生变形是岩层的应力不断增加的结果,所以当地震释放了存积在岩层中的应力后,“岩层的弹性畸变也消失了”。因此A项最能解释“岩层的弹性畸变”消失的原因。
42.【答案】C。解析:文章中的“改变岩层的孔隙度”是岩层的变形的结果,并非人力所为,故③并非检测地震警报的方法,排除A、D。由文章第二段的第一句“科学家可以通过重新测量绘制地图时使用的三角测量点的网络来测出微小的变形”可推知,科学家是通过把新测出的三角测量点的网络与以前测出的网络相比较,从两者的变形情况来推测地下岩层的运动情况,故①正确。因此答案为C。
43.【答案】A。解析:由“其”所在的原文,“有些活断层从来没有产生过引起人们注意的地震。由于许多岩层极其缓慢变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在不断地滑动,其速度与板块的移动相一致”可知,“其”指代的是“它们的滑动”,而“它们”又特指“活断层的各部分”,故答案选A。
44.【答案】C。解析:由文章第三段“当……时,如果……,那么……”可知文中陈述的是一种假定的条件,即如果断层的一个部分经常有中度地震,而它的一个邻近地带没有发生过地震,地震空白区就可能发生地震,C项错把假设关系表述为因果关系,且“最可能”的说法也与文章表述不符,故当选。其他三项均可由文段推出。
45.【答案】B。解析:文章第一段通过介绍板块的运动来介绍地震产生的原因,第二段主要介绍了四种地震预测方法,第三、四段介绍了断层各部分的活动方式与地震的关系以及对地震可能发生地区的预测方法。故概括起来,文章主要讲的是地震产生的原因及预报方法,答案选B。A、D项均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并非主要观点,排除。C项,文章并未对“不同类型的地震”作相关介绍,排除。
46.【答案】C。解析:作者对“价值”概念的理解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故A项错误。B项“效用”与“利益”指的是经济学方面的“价值”,不是作者所认为的“价值”。D选项“仅仅”说法过于绝对,除此还有经济学上的意义。
47.【答案】D。解析:第三段的关联词“所以……不仅”,“所以”引导的句子是对划线句子的归纳与总结,“不仅”引导的句子即是对“这个价值观”的阐释,因此A、B、C三项正确。D项不正确,当选。
48.【答案】A。解析:由“如果把价值观归结为利益,又【 】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可知,前后两句话之间是递进的关系,而“同时”表示并列,排除C、D。第二空前的“功利的”与空后的“价值的”之间并不存在递进或转折关系,而是表并列。因此本题选A。
49.【答案】B。解析:第三段首句“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观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承接第二段的末句,暗含了B项的意思。因此B项正确,当选。A项在原文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意思相悖,排除。D项理解过于片面,排除,因此本题选B。
50.【答案】B。解析:此题运用就近原则。由末段的倒数第二句话可知,对“异化”理解正确的是B。A项是对“‘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的错误理解,排除。C项只表达B项涵义的一个方面,排除。由末段可知,防止社会“异化”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为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而非“异化”是把“价值”作为功利性、工具化的理解。因此本题选B。
51.【答案】A。解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是对“一个自私的学子”的说法的解释,即他太重学业而让父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A项的解释正确。B项阐述的是对待自己的利益的态度,由此不能得出他“自私”;C项从道德的层面评价苦孩的行为,措辞过于严厉,与“自私”不符;D项“大公无私”的说法文中并未提到,故排除。本题答案为A。
更多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