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uzx
2015-11-19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从公务员的角度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下面2016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培育生态文化 支撑生态文明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不久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这是党中央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提出的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开篇点出背景,这是申论范文的标准范式。)
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的文化体系,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是反映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存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以下部分有序地列出生态文化的四个基本特征,此为三段式写法的“是什么”。)
一是传承性。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史,而朴素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传统是古老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主要内容是敬畏天地、道法自然、善待万物,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当今倡导的以人与自然为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文化无疑继承并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和精髓。两者之间,体现了本质上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所以,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生态文化的演进与发展,认识传统文化在当今生态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二是开放性。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发展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态势日趋强劲。作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生态文化同样也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融通交流,没有地域、国界、肤色、种族之分。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各国在充分吸取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教训和本民族生态智慧的基础上,催生了共同但又各具本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在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也鲜明地展现出了开放的姿态和全球色彩。可以相信,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环境安全的战略中,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必将日益显示重要而又独特的软实力。
三是时代性。生态文化是从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种过渡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改变。生态文化既是世界各国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潮流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今全人类最新环保理念和生态智慧的集中反映,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生态文明实践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
四是实践性。生态文化是知与行的统一体,注重实践的本质特征,要求生态文化最终应当转化为社会和公众的一种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于社会而言,生态文化追求经济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改造替代传统落后的生产手段,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主导性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于公民而言,要倡导每一个社会成员改变传统的、不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克制对物质财富过度追求的欲望,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是弘扬包括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的内在要求。(以下部分以排比的形式点明建设生态文化的意义,字数对称,表意明确。此为三段式写法的“为什么”。)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生态文明除了生态文化之外,还包括生态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或者形态。而在这其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生态文化不像其他的生态形态那样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价值导向,规定并影响着生态文明的走势,引领着建设和发展的方向。站在这样的立场上看问题,任何一种生态行为,都应当在生态文化的总体框架内予以考量和构建。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生态文化是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产生着巨大的文化张力和内生动力。生态文化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强大的能动反作用。人民群众一旦具备了高度的环境自觉和生态自信,无疑将会对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念支撑和精神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系统的支撑,而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生态文化,无疑是这个系统支撑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唯有不断培育先进、繁荣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大厦才有更加坚实、更加稳固的支撑。通过培育生态文化,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定的实践路径。(此部分进一步阐述如何培育生态文化支撑生态文明的实践途径,宏观的提法和微观的做法相结合,此为三段式写法的“怎么做”。)
公众生态素养是生态文化的基石,要从培育和增强全民的生态文化自觉抓起。生态文化自觉,就是人们对生态文化意识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以此为基础形成主体的生态文化信念和准则,并自觉、主动地付诸实践。生态文明作为一项与全体公众息息相关的共同事业,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态度、生活方式都会深刻地影响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生态文化可以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觉地遵守自然规律,达到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从而促使人类迈入生态文明社会。因此,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形式,使公众具备建设生态文明所必备的生态文化素养,使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伦理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生态文化的教养培育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经过几代人甚至更长时期的努力,只有持之以恒,方能久久为功。
生态制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制度建设。生态制度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制度创新历来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本源性动力。过去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已有的各种生态制度在环境保护的进程中已经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制度的约束力规范、调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然而,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旧的生态危机化解了,新的环境问题又出现了。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在不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形成更为完善的生态制度文化。
生态人才是生态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必须下大力气抓好队伍建设。繁荣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的因素。尤其是离不开一支具备很强生态文化意识、良好生态管理能力、精于生态专业素质的人才队伍。生态文化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入手,对象可先从文化工作者开始,使之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科学的生态洞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并敢于制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加强生态环境类的专业能力培养。这方面高等院校尤其要发挥和担当主力军的作用。要通过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了解掌握生态环境学科前沿知识并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是不是还想阅读更多关于2016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培育生态文化 支撑生态文明的文章呢?那么请随时关注威廉希尔app 公务员频道,祝您愉快。
相关推荐:
标签:申论范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