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 > 申论范文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经济发展更应确保民生

编辑:lirj

2013-01-30

鉴于考生们对申论范文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经济发展更应确保民生 ” 一文,供大家参考!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经济发展更应确保民生

 去年 3 月 1 日,陕西省神木县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一时间好评如潮。最 近,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算一算账,花了 1.5 个亿,把老百姓 看病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爆发出来生产的热情,这种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巨大的社会合力 推动了神木的发展,说实话要算经济账的话,我们政府赚了一大笔钱。民生建设,如果搞得 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行和推进,也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 在招商引资、大拆大建等“发展经验”依然风靡之时,神木县却喊出了“民生是高回 报投资”的宣言, 估计这在更多习惯把民生保障当包袱的地方官员眼里, 实在是一种另类思 维。 然而我们要说,神木的“宣言”只不过说出了一个常识,医疗、养老等社会政策,从 来不只是政府财政的负担,从来不曾站在经济发展的对立面,在国外,曾有一种理论认为, 福利开支浪费社会资源,降低了经济投资能力和生产力,拖累了经济,但现在,这一论点早 就被抛弃。一个新的共识已经形成,那就是“社会政策也是生产力”,医疗、养老政策不只 利于社会公平,对经济效率亦有重要贡献。 国家公务员网(www.gjgwy.org)认为社会政策为何能推动经济发展,或者说,缺少社会政策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社会代 价,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我们就以医保为例。

其一,公民医疗福利的缺失,无疑会让个人和家庭缺乏有效的风险保护机制,导致陷 入困境,在现实生活中,一场疾病拖垮一个家庭的例子实在举不胜举,而对于因病致贫的家 庭,政府不得不给予长期救助。其实算起来,政府与其把大量的钱花在事后长期救助上,不 如事先花较少的钱用在医疗保障上,等到“贫困陷阱”形成之后,再去进行补偿,成本要高 很多。可见,“免费医疗”、政府“大赚”,绝非虚言。

其二,一个健康人在一生中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是难以估量的,保护公民的健康,就是 在增进社会财富,相反,如果不能让公民免于疾病的恐惧和重压,那会造成国家人力资本的 损失,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神木为“免费医疗”花了 1.5 个亿,相信因这笔投资 而受惠的人群,他们所创造的财富,要远远大于这 1.5 个亿。

其三,医保等社会政策的完善,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增加民众对政府的 信任,如此,将带来社会凝聚力的增加。这种社会凝聚力,是一笔无形的社会财富,它对于 促进社会稳定,激发经济社会活力,有着巨大作用。对此,神木官员形象地描述,“把老百 姓看病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爆发出来生产的热情,这种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巨大的社会合 力推动了神木的发展”,说出这番话,官员们显然深有感触。 神木官员的思维是明智的,但可惜的是,这一思维还远未成为共识,虽然之前各地曾 端出种种“民生蛋糕”, 但有多少官员能认识到这些“民生蛋糕”背后的“高回报”, 像建 设开发区,建设商业区那样不遗余力地投资呢?也正因为这种思维的局限,所谓的“民生蛋 糕”其实往往并不如人意: 民众看病难, 大多地方的医保基金却花不出去;民众教育负担重, 可教育投入 4%的目标至今还停留在纸上;房价节节高涨,保障房的建设却速度缓慢…… 我们常说,人是发展的目的,其实,人也是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要想有前途和未来, 它最重要的投资不应花在钢筋混凝土上,不应花在机器设备上,而应花在“人”上,把民生 当成是高回报投资, 尽一切可能发展和释放人力潜能, 应当成为官员, 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

标签:申论范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