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 > 申论试题

2010年甘肃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 治理行业"潜规则"

编辑:

2011-07-19

5.在潜规则所有的危害当中,最容易引起人们情绪波动的,应该是对公平公正的践踏。

消费者李先生在郑州一大型电器商场购买了一部手机,在“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到售后服务处进行维修,售后服务人员检测后,认为该手机进液,故障属使用不当造成,不予保修。李先生不认同售后服务处的说法,自己找检测机构对手机检测发现,手机机身内所留痕迹为维修时所用的松油,不存在进液现象。消协工作人员在处理手机投诉过程中,发现产生投诉的原因绝大多数集中在手机的检测问题上,一般手机经销商遇到“三包”期内的产品发生故障都要进行检测。河南省消协认为,谁生产谁检测,这种不成文的做法,对消费者来说有失公平,没有透明性,缺乏公开、公正性,致使消费者投诉增多。

对等价交换原则的破坏,也是潜规则的罪状之一。

某媒体记者曾经对哈尔滨市的橱柜市场进行了走访,一些橱柜厂家表示,作为橱柜一部分的台面,很多厂家都不自己生产,而是由别的工厂代加工,橱柜厂家将台面买进后再贴上自己的牌子。

目前,由于生产台面需要很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另外因为投资大、尘土大等因素,作为一般的橱柜厂家来说,人造石多数不自己生产。只是在商家下单后,部分小型加工厂就按照图纸进行生产加工,并收取相应的费用。而一些知名品牌橱柜门板由厂家总部发货,里面的柜体则由这些加工厂按图索骥。只要有图纸,任何牌子的橱柜都可以做出来。这种委托生产或加工的行为,被称之为贴牌。而这种已经是“潜规则”的现象也不单单发生在哈尔滨市。

6.“潜规则”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公众对之深恶痛绝却又毫无办法。从“注水肉”、“苏丹红”,再到“三聚氰胺”,从学术圈、娱乐圈,再到航空公司……仔细梳理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要利润,学者要职称,演员要角色,空姐要调岗……似乎每个行业都有着只做不说的公开秘密,这就是饱受诟病的“行业潜规则”。且不说南航空姐于丹丹是不是真的死于“潜规则”,但这起事件的发生不得不再次引起我们的反思:生活中,为什么规则总是不敌“潜规则”?

首先应该反思的是谁给了“潜规则”生存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一味地追求财富而导致社会诚信度下降,盲目追逐名利让正确价值观迷失。无论是震惊全国的“毒牛奶”事件,还是炮轰导演对其“潜规则”的演员张钰,这样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于是,这样的心态久而久之就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明知是潜规则,可是人们对其的态度往往是默许、甚至盲从。如果不是自身利益受到侵害,通常情况下受害者是不会站出来与之抗争的。

其次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规则为什么总是苍白无力?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潜规则”的形成首先是因为行业没有起到纠偏的作用,而且我国目前司法环境较差,如果消费者权益被侵犯,法院能够提供好的“司法裁判产品”也能打破潜规则。但我国的司法部门太容易受到主管单位和经济利益集团的干扰,因此打破“潜规则”首先要构建法律体系,提升消费者地位,打造对消费者友好的法律环境。之所以社会上“潜规则”能够如此盛行,与法律层面上的打击力度不足不无关系。

如何让公平正义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让“潜规则”无处藏身?打击“潜规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们曝晒在阳光之下。除了立法上的完善与加强打击之外,更需要公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如果我们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对潜规则说不,去勇敢的“挑战行业潜规则”,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阳光和透明。

7.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原因,“行业潜规则”也不例外。产生“行业潜规则”的原因是多元的。

第一,“经济人”特性是产生“行业潜规则”的人性前提。“行业潜规则”的本质是为了谋利,是当事双方或多方谋利博弈的一种均衡。当事人双方会充分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某种“资源”,以达到其收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的目的。当一方具有“合法”伤害别人的权力时,他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合法伤害权”来达到自己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对于没有“合法伤害权”的另一方来说,其目的只能是损失最小化。

第二,产权不清是产生“行业潜规则”的一个基础条件。当产权不清时,为双方自由扩展权利边界提供了前提,“行业潜规则”是在产权不清时双方利益博弈的一种均衡状态。另外,当产权不清时,就会出现“公地悲剧”。大家相互勾结,侵害国家或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

第三,当“显规则”不足时,便会出现“行业潜规则”来补充规则的不足。“显规则”是摆在桌面上的规则,是明文提倡的规则。当“显规则”不能为人们提供充分的行动预期时,“行业潜规则”便自然而生。所以,“行业潜规则”也是一种利益诱致型规则。

第四,有规则,但规则随意性大,也容易诱发“行业潜规则”。规则随意性大造成的结果是:一是产生“合法伤害权”;二是产生机会主义。这会促使一部分利益相关者形成一种新的均衡规则——“行业潜规则”。

第五,对违规者监督机制不健全,也会容易诱发“行业潜规则”。在违规者只靠少数人或只靠上级来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下级之间相互勾结或上下级之间相互勾结共同对付第三方的情况。这种行为一旦长期化,便会形成“行业潜规则”。

第六,信息不对称也是产生“行业潜规则”的一个重要条件。“老百姓是冤大头”,“皇帝也是冤大头”。一部分人相互勾结,欺上瞒下,形成一种利益分红的均衡——“行业潜规则”。

第七,对违规者的制裁不是利益相关者也有可能导致“行业潜规则”的产生。由于“受害者”不能代表自己,需由别人来代表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时,显然会存在制裁违规者动力不足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诱发“行业潜规则”。

8.201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灰色收入”一词,备受关注。代表委员指出,教育、医疗等五大领域的“潜规则”已成为灰色收入的重要来源;清除潜规则,才能切断灰色收入之源。

药品:招标价贵过零售价

夏绩恩说,打破医药行业“潜规则”需双管齐下:首先完善招标制度,实施“后招标监管制”,即招标结束后再定期进行价格对比,挤干中标药品的价格水分,打击药企打点医院的积极性;其次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和薪酬水平,减少他们对灰色收入的依赖。

课本:200万可成指定教材

教材教辅选用事关教育大计,但删改书目、“租型”出版却成为部分人灰色收入的来源。两条潜规则为相关部门带来了灰色收入,却侵害了教材原创单位利益,侵害了中小学生选用优质教材教辅的权益。对此,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司富春委员建议,教育部要制定文件,规定删减《教学用书目录》的惩罚措施;公开接受社会各界举报;叫停“租型”出版,确保教材编写单位得到合理回报,从而保证教材质量。

标签:申论试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