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09-06
6.现代社会生活特点是在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人终日为房子、车子、票子奔波,没时间读书;同时,社会生活趋于多元化,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可以去娱乐、健身和其他消遣,这也对阅读构成了挤压;再加上教育升学的压力对学生们阅读时间的挤压,孩子们初中时代就开始少读书,高中就更少了,学生们往往是一天10多个小时都在忙于应试式学习;另外,农村阅读仍然较城市差,有些农村还缺少书读,许多农民距购书点有四五公里之远。农家书屋在改善农民读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普及任务仍很艰巨。
阅读是公益事业,短期看收效不明显,但长期作用大。不能今天读了书,明天就见黄金屋。还有专家建议,国家应建立推广机构,中小学应规定一定的阅读时间,媒体要有专门的读书版面和频道,出版单位要捐赠培养读者,社会可开展阅读竞赛,逢节假日举办诵读等活动。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阅读活动一定会开展得更好。
7.眼下,不少人读书趋向“浅化”和“功利化”,很多职业人士的阅读兴趣多集中在投资指南、求职宝典、考试辅导、消费资讯、时尚热点、八卦娱乐类的图书和杂志上,学术类、社科类的书籍虽然也在其阅读范围内,但在数量上相对处于弱势。在这样的阅读需求环境下,许多优秀的社科类著作很难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回应,一些作者甚至需要大量赠送新作,才能扩大读者对相关领域的了解。
有些人不愿去读经典原著,而只读别人的解释,这就有可能曲解了作者意图,甚至以讹传讹,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功利化的阅读容易使人沉溺在浅层次的生活情境上,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狭隘单调,放弃获得全面深刻认识世界的机会,放弃获得全面深刻认识自身的机会。
8.社科类著作论述的主题大多宏广,涉及的问题也颇为广泛,没有具体的功利性指向,如《资本论》不会教我们如何在股市乘风破浪,《论法的精神》也不是常用法律速查手册,这是一部分不肯读、不愿读它们的原因。但这些著作传承着人类的精神价值,是人类最深度思考的结晶,唯有借助它们,我们才有可能超越生存、享受等浅层次的问题,思考社会人生的宏旨,从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思考中获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直接关乎我们的人格养成和生活态度。从这个角度说,只读“有用”书,便成“无用”人。这就如同一个人交友无数,但细数起来却只有酒肉没有知己,那该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多读一些“无用”书,看似无用,但是其精神价值却能让人受用一生。
9.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读好书可以使人进步,让人生充实。纵观古今,无数伟人之所以谱写了辉煌的人生,正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储备了渊博的知识,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阅读仍是人们获取知识、增广见闻、提高才干的必要途径。
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留下了泽被后世的中华经典。“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先人创造的经典不该被束之高阁,应当融入人们的生活,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强国富民的利器。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原本不是死板迂腐的教条,只要深入地阅读和思考,就能发现其中蕴涵着无数深刻的哲理。“君子和而不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先祖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当今的社会乃至未来,都有很好的教益。
万隆会议是外交史上成功的典型范例。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这不正是中国儒家经典“和而不同”思想的实践与升华吗?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不也能从先人的这些思想中得到启迪吗?经典的魅力在于其本身具有不断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值得后人去完善和补充。在新的时代,我们应当重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阅之用以强国利民,修身养性,益志博德。
任何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都需以精神文明为助推器。没有深厚文化积淀为背景的国家,其生命力就不能算强大,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10.中华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亦能增加我们的民族凝聚力。阅读中华经典不仅对经济发展超速、文化领域滞后的倾向有所修正,还能使全民重视先祖的优秀精神,使中华经典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任何人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都必须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中华经典博大精深,它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通过阅读,人们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当我们在吟诵品味庄子的”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时,那为烦嚣所累的心灵是否可以构建一个清新超脱的家园呢?唐诗、宋词、元曲饱含精华无数,字字珠玑,清丽扼要,动人心弦,难道不能充实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吗?
提倡阅读中华经典,并不是登高一呼就能解决全部问题,关键是要真正重视起来,引导人民行动起来,不断改善阅读环境,为能读书、读好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在全社会弘扬读书上进的风气,使读书人、爱书人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通过加强中华经典的现代阐释,针对不同的人群,分别提供白话翻译本、简体字本、繁体字原本等多种载体,使大家能够真正读得下、读得懂,对经典感到亲近和熟悉。通过不断加快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步伐,让所有爱读书的人都能看到想看的书,使图书馆成为人们学习、休闲的好去处。真正把书价降下来,让普通的工薪阶层都能买得起书,藏得起书,使藏书成为人们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阅读特别是阅读中华经典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发的学习乃至快乐有益的生命体验时,我们的精神家园将不断充盈,国家的软实力也将大大增强。
三、申论要求
(一)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之后,阅读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请结合给定资料,概述当今信息社会公众阅读呈现的主要特点。
要求:概括全面,表述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满分15分)
(二)给定资料反映出,当今社会“读报”与“读屏”两种阅读方式并存,请根据给定资料,分析“读报”与“读屏”的关系问题。
要求:简明扼要,表述清楚,字数不超过350字。(满分20分)
(三)给定材料中指出,当前不少人阅读趋向“浅化”和“功利化”,请结合给定资料,简述如何解决“浅阅读”盛行和功利化阅读泛滥问题。
要求:思路开阔,针对性、可行性强,有条理,字数不超过400字。(满分25分)
(四)请结合你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和体会,以“阅读经典 传承文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符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字数在1000-1200字。(满分40分)
更多内容请进入:
标签:山西公务员申论真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