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公务员行测考试模拟题练习:言语理解题(含答案)

编辑:

2015-11-04

三、阅读理解(11~25题):仔细阅读分析给出的语段或短文材料。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肩负起土地改革大业的皇帝,便是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而他就是那个迁都洛阳,修建了龙门石窟的鲜卑族皇帝。魏孝文帝拓跋宏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均田法,此法的核心,便是中央直接统治土地,它一方面虽默认富民的土地所有权,但另一方面则按照土地国有的原则,不分贫富,皆课以相同的国税,正是这项法令,成为唐代以来均田制的依据。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帝的均田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规

B.孝文帝均田法的实施客观上造福了贫苦百姓

C.孝文帝的均田法对土地改革大业有着开创之功

D.孝文帝的均田法被唐以及后世朝代所普遍沿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答案】C。解析:A项“第一部土地法规”与原文“第一部均田法”的说法不符,排除。B项“客观上造福了贫苦百姓”从文中无法得出,排除B。D项文段只提到“唐代”,对“后世朝代”的情况未曾涉及,也无法得出,排除。C项可由首句得出。本题答案为C。

12中国正处在经济和产业转型时期,技术工人紧缺,高级技工尤其匮乏。技能型人才的紧缺,既是制约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存在大量新增就业岗位的重要原因。各地政府应该组织调动各种资源,引导适合的城乡青年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利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就业机会。职业教育不仅仅是面向青年学生的教育,它还应该成为继续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尤其是针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

对这段话的主旨归纳准确的是:

A.职教办得好,小康生活来得早

B.推动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本

C.办好职业教育,加快经济转型

D.要引导城乡青年接受职业教育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答案】B。解析:文段提出中国正处在经济和产业转型时期,技术工人紧缺。这一情况既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又是中国存在大量新增就业岗位的重要原因。所以各地政府不仅应引导青年接受职业教育,还应该把它作为继续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文段意在强调当前中国应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本。B项与此表述一致,当选。文段未提及A项,排除。C项强调的是“办好职业教育”,D项与文段的“引导适合的城乡青年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不符,均不能作为主旨。故本题答案为B。

13一天清晨,微雨初歇,无数的珍珠散落在枝头,那是一滴一滴的雨点亲吻着稚嫩的尖芽,婷妍交辉。我感到绿意萌动膨胀起来了。

下列诗句与上文中“膨胀”二字内涵最接近的一句是: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红杏枝头春意闹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D.桃溪浅处不胜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答案】B。解析:“膨胀”泛指事物的扩大或增长。A项强调梨花盛开的数量之多;B项强调春意正浓,“闹”字与“膨胀”相对应,当选;C项描绘了山河的色彩之美;D项主要抒发离别愁绪。故本题答案为B。

14“裸官报告制”作为一种内部的、封闭的、单向度的报告制度,很难给民众以信心。外向的、开放的、多维度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才是多数民意所期待的方向。这里的“开放”,当然不是仅向上级官员公开,而是向社会公开。“裸官”要欺瞒少数上级官员相对简单,但要欺瞒多数公众却不容易。单从人数和概率上看,民众更容易发现官员是否存在隐瞒财产应申报事项的情况。作者通过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

A.应废弃“裸官报告制”

B.“裸官报告制”鲜有成效

C.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该建立起来

D.上级官员容易遭受“裸官”欺瞒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答案】C。解析:文段首句即点明主旨,即“裸官报告制”很难给民众以信心,外向的、开放的、多维度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才是民意的期待。比较四个选项,C项描述与此一致,当选。文中并未提及应废弃“裸官报告制”,排除A。B项只是文章的部分内容,排除。D项偷换概念,且不是文段重点,排除。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题。

早在1972年就形成了最早的世界遗产公约,当时主要指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简称物质遗产或有形遗产。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程,则付出了时间的代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才开始设立《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公布了世界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入选。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发生急剧消亡和流变。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开始把口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日程上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规定指出:“列入《名录》的必须是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

围绕着口头文化传承下来的习俗生活,我们能列举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陕北春节习俗中的民间艺术,如古老的社火、民间剪纸、民间秧歌、皮影戏、面花等等,还有南方的傩戏,苗族刺绣,藏族的口传史诗《格萨尔》,蒙古长调,都蕴涵着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鲜活野性的生命风采。

口头文化传承是一个充满人性活力、有着独特思维的传统,是一个具有真正文化时空含量的传统。文化的大树总是扎根在民间的土壤里,那里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一旦消失,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保。中国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在民间,许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我们应当去打破地下考古和地上活态文化、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之间的隔阂,打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深层关联。

15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有着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形态的血脉相连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面临失传和正在失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总称

C.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遗产、活态文化、民间文化

D.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独特的传统杰出工艺及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等文化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答案】B。解析:B项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总称”表述错误,各种传统文化既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物质遗产.故B项当选。

16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实际上就是对民族独特的精神存在的重视。是民族发展进步的前提

B.每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突出代表该民族的文化认同,表达该民族独特思维传统,所以是该民族的基本标志

C.处于弱势边缘文化的民族,如果不设法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将有被强势文化侵蚀的危险

D.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着一个民族古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基因,具有鲜活的生命风采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答案】B。解析:划线句子表述为“对于许多民族”,而B项把范围扩大到“每个民族”,理解错误,故本题选B。

17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得到全世界关注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迅速消亡流变,影响了人类文化的多元存在和持续发展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文化之根。也是一种无法再生的文化资源

C.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人类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

D.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取得全球一致的认识,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答案】A。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得到全世界关注的原因”的表述出现在文章的第三段,“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开始把口传的民问文化遗产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日程上来”。而句中的“这样一种背景”指代的是上文的“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发生急剧消亡和流变”。故选择A。

1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已公布的世界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下定能免于失传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实质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一元化的侵蚀

C.全球工业现代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将导致全球文化一元化的趋势

D.加强各民族多元文化的沟通交融.应是中国搞好文化环保的重要方面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答案】D。解析:A项的“定能免于失传”、C项的“必将导致……的趋势”均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无中生有,且与常识不符。D项可由末段得出,故当选。

19“鸿沟理论”是指高科技产品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遭遇的最大障碍:高科技企业的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并进入主流市场,成功赢得实用主义者的支持,就决定了一项高科技产品的成败。实际上每项新技术都会经历鸿沟。关键在于采取适当的策略令高科技企业成功地“跨越鸿沟”。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鸿沟理论”的定义

B.高科技企业“跨越鸿沟”的重要性

C.高科技产品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鸿沟

D.顺利跨越鸿沟是产品营销成功的保障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答案】B。解析:通读文段可知,文段主要讲的是高科技产品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决定了高科技产品的成败.也就是说跨越鸿沟对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企业的重要性,故答案为B。介绍“鸿沟理论”的定义只是为了引出文段的话题,排除A;C项虽然在文中提到了,但不是文段的重点,故排除;D项中没有提到“高科技企业”这个关键词,故排除。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题。

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花鸟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人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现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洗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

20下列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

B.文人参与花鸟画创作以后,绘画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

C.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D.画家们大胆尝试,或借鉴山水画笔法,或引书法笔法入画,或使用新材料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答案】C。解析:C项中“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属于无中生有,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且根据文章第三段内容可知,“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也仅指徐渭画作的个性,不是整个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A、B、D三项均可以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内容。故本题答案为C。

标签:行测模拟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