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angzh
2014-08-03
威廉希尔app 会在认真分析考试题型和考试范围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最新的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指导,希望对于您的备考有所帮助,能够在您的考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贿赂”,简单地说是指一些人或单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给人送钱赠物的行为。然而,观察现实生活不难发现,有的人不仅送钱赠物,还善于运用“语言贿赂”,即阿谀奉承、抬轿吹捧,讨好领导时心口分离、心辞不一,其表现或是曲说阿是、花言媚俗,或是浮言夸饰、言不由衷,或是言听计从、曲意逢迎,或是卖弄文笔、哗众取宠,等等。这种谄谀恶习影响很坏,使人忧虑,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同志的高度警惕。
“语言贿赂”有多种形式:一是奉承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看人下菜、投其所好,可以说是那些蝇营狗苟之徒为受宠升官而惯用的伎俩,他们八面玲珑、虚与委蛇,时常用甜言蜜语换取领导的好感,以小的“投资”换取大的“效益”,从而达到个人目的。二是客气式。在他们眼里,看重的是所谓的人缘、人脉、人情,奉行的是明哲保身,推崇的是“好人主义”,注重积累能够左右逢源、八面来风的人际关系,对明摆着的不良习气或歪风邪气常常以庸俗的客气忍着、让着、掩着、护着。三是汇报式。因为工作漂浮,不善思考,不接地气,不明实情,只好通过“及时汇报”讨好领导,有时听到一点风声,无论是否属实,就立即摆出一副故作高深、故弄玄虚的架势,到领导那里汇报,或打“小报告”,以表忠心、套取欢心,讨个好印象。四是排场式。用豪言壮语表白自己,用“语言的排场”“包装”领导,短话长说、短文长作,其兴趣,不是密切联系实际而是“联系实惠”,不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是“联系领导”,目的在于抬高身价,沽名钓誉,以获取某种私利。
“语言贿赂”擅长嘴皮子上使神功,文字堆里翻筋斗,是一种只凭三寸不烂之舌,一杆灼灼生花妙笔,就可摘取“果实”的巧取之举,毫无实事求是之意,而有哗众取宠之心,是党内生活庸俗化、同志关系利益化的反映,是不讲正气、缺乏骨气、毫无朝气和锐气的表现,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只能是装腔作势、装模作样、江湖义气、面目可憎。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语言上的贿赂比金钱贿赂更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破坏性。虽然所吐之言与法纪无涉,听不听由你,然而这样做一旦得逞,便能骗取领导的信任,从而干出丧失组织原则的事来,这会直接影响人们对领导干部整体形象的评价,于工作和事业发展不利。
自古至今,“语言贿赂”乃是一些人的常态,究其根源,就在于有人喜欢、愿者上钩,“官”念扭曲、私心太重。如果各级领导干部对那些擅长于察言观色、掷人下怀、卑恭折节、趋炎附势的“溜”“拍”之徒不予买账,尤其不让他们捞到“油水”、得到好处,“语言贿赂”就不会有市场,搞这种贿赂的人也会大为减少。因此,警惕和反对“语言贿赂”,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筑牢拒“谀”防“俗”的堤防,多在慎“言”上下功夫。
奉承面前慎“甜言”。“说得比唱得好听”,即“甜言”。喜欢坐轿子、听赞歌的人往往易接受这种“甜言”,自以为言之不怍,没啥没啥,何不笑纳。其实大谬不然。因为喜欢别人奉承,常常会头脑发热、忘乎所以,甚至受骗上当,严重时还可能招来或大或小的工作失误,或多或少的名誉损害。现实中,那些因头脑发热而头晕、头晕而智昏、智昏而误断、误断而误事、误事而误民者,屡见不鲜,其害大也。古人说,“巧言乱德”。要看到“拍马”者最终目的是为了“骑马”,奉承你的人并不是真正佩服你、支持你,只不过是以此作为诱饵,旨在“请君入瓮”,为其所用,捞取自己的实惠而已,一旦目的达到,就会一反常态、一脚踢开,去追随与其利害关系更大的人,是典型的投机分子、势利小人。当然,这种人更谈不上有什么群众观念、宗旨意识。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做到“甜言”面前不飘飘然,“蜜语”声中不昏昏然,极其重要的一条是:逆耳之言常听,阿谀奉承当忌。否则就会良莠不辨、好坏不分,让心术不正的人钻了空子。
“客气”面前慎“俗言”。唯唯诺诺、应声附和,即“俗言”。顺着、宠着,捧着、迎着,哄着、抬着,往往是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同级对同级相互讨好、彼此吹捧的“客气”行为。这种行为背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表面上看似和谐、一团和气,实际上是一种庸俗的客气,于是便出现了“自我批评谈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之类的“俗言”现象。其实,在“俗言”面前,不妨学学两位老夫子。孔子对那些能说会道、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口碑庸俗的人没有好印象,毫不留情地说他们“巧言令色,鲜矣仁”。相反他觉得“刚毅木讷近仁”,倡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由此才能达到脱俗的境界。荀子更有精辟的见解,他说:“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嘴上说得漂亮、客客气气,而行动上则俗不可耐、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慎俗。共产党人应该比古人有更强的慎俗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假客气的人不“客气”,面对“俗言”而不俗气。
“汇报”面前慎“假言”。大言不惭、表里不一,即“假言”。不论是口头汇报还是书面汇报,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事实真相,有喜报喜,有忧报忧。然而,“汇报”也有真假与表里之别。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把追求“汇报效应”作为向领导套近乎的一种语言“贿道”。言行之间说是投“桃”,实际报“李”;说是扬红,实际行黑。这种“言行不一”“表里有别”“当面巧言”“背后令色”,尽管各自表现的程度不同,却是“语言贿赂”者的共同特点。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经受住金钱、美色的考验,还要过好辨别言辞真假、拒绝“语言贿赂”的“汇报”关。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认识汇报人时,必须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研究其行为及其本性,尤其要察其“汇报”的表里是否一致。或许这是观察鉴定汇报人言行的一个难点,因此就不能仅评一时一事判断汇报人的品行与人格,要看其全部历史、全部工作和生活。特别越是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对借“汇报”之名行“语言贿赂”之实者,就越是应该持以戒心、严加分辨。
“排场”面前慎“陈言”。贪大求全、套话连篇,即“陈言”。凡“语言贿赂”者必讲“语言的排场”。其表现:一是贪长。认为只有长讲话、长文章才能显示出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因而不管事情大小,讲起形势来,从国际、国内讲到当地;谈起对策来,从宏观、中观说到微观;再加一些政治术语,添上一堆套话陈话,使劲往长了抻。二是贪全。面面俱到、穿靴戴帽,生怕漏掉什么,于是“第一、第二、第三”连下去,“一是、二是、三是”是不完,“首先、其次、再次”接着讲,“一回顾、二展望、三要求”继续说,一要“提高认识”、二要“加强领导”、三要“狠抓落实”、四要“协调配合”等之妙笔生花不止……如此这般,若不加以防备,就会落入写手圈套,其结果就像“墙上芦苇”“山间竹笋”“懒婆娘的裹脚布”,成为向不良文风“开炮”的对象。所以,当有人企图用语言眩人视听,用陈言抬举自己时,不妨反躬自问其居心何在,从中看到问题的另一面,真正做到“修辞者、立言也,去其伪、立其诚”。只有这样,才能“唯陈言之务去”,从而接近真理、认识真理、说出真理。
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指导,威廉希尔app 愿意成为您备考当中最忠实的朋友,为您提供最新的考试辅导资料,请您密切关注!
标签:申论指导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