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面试题:“全城寻车”的微妙心态

编辑:zhangrongfangcms

2013-03-12

在上海市公务员面试中,要想高分通过面试只有提前了解面试内容,精心准备,这样才能跑在竞争对手的前面。威廉希尔app 特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面试模拟题的答题技巧,助力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背景链接】

近日发生在武汉的“全城寻车”事件,就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电影:2月17日晚,日本旅行者河源啓一郎将一辆无锁单车停在汉街,直至保管员下班仍未如约取走,自行车不翼而飞。按照常理,在偌大的武汉找回这辆单车的概率和一个日本人在这里丢车的概率一样低,然而,武汉市民和警方奇迹般地连夜找到了这辆车,并将它送到了河源啓一郎手中。

【具体分析】

我们不妨先来探究一下“奇迹”是如何发生的。一方面,得益于武汉警方的“特事特办”,警方获悉此事之后对案件高度重视,“抽调刑侦力量”“连夜组织展开侦查工作”,且公开表示将为河源啓一郎提供一辆新车;另一方面,得益于众多网友尤其是武汉网友的“给力支持”,数万网友在微博中织就了一张寻车网,这辆车最终也是某武汉市民在黑市花1000元买回来的。

一起看似极其普通的丢车事件,为何会升格成为一个调动全城力量的公共事件?答案并不复杂。其一,丢车者河源啓一郎是日本人,属于“远客”;其二,这辆改装之后的自行车据称价值1.6万元,属于“贵物”。在这样的背景下,哪怕丢车人自身也有停车位置不当、未按约定时间取车等重大责任,武汉方面仍丝毫没有怠慢,“特事特办”。

厘清这两个关键因素之后可以推论,这起丢车事件与我们日常所见的(一般都很难受重视)丢车事件,必然会有很大区别的。可以这样说,这起事件就算发生在国内的其他城市,最终处理结果仍可能与武汉类似。

在“全城寻车”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种典型的社会心理:其一,得知一个环游世界的日本人在武汉丢了一辆自行车,而这辆车在游历其他十几个国家时都安然无恙,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甚至会担心这件小事会影响武汉乃至中国的治安形象;其二,得知武汉警方在市民的积极配合下迅速破获丢车案,同样有很多人为这种“特事特办”感到不是滋味——昨天在微博中转发颇多的一条微博是这样说的:“日本人在中国丢了辆单车,一夜就找到了;我们要是丢了辆自行车,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

这两种心理基本涵盖了多数围观者对“全城寻车”事件的态度,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兼有这两种心理。这是一种微妙的复杂心态。

当地警方,特别是网友乃至全国网友之所以如此重视一起丢车案,除了多数人确实深感于日常容易丢自行车这一顽症之外,还与在意外界对自身的评价有关,担心负面评价有可能损伤自身形象。在我们的观念里,国家、城市、个人的形象是高度统一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武汉市民担心河源啓一郎给武汉一个负面评价,其他国人则担心外国人给中国整体治安一个负面评价,二者在逻辑上是共通的。“全城寻车”这事,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历来非常看重的集体荣誉感,这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促使我们解决问题、追赶时代潮流、力争上游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也折射了我们仍然容易对外界评价表现出“过敏反应”,从而做出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来。

不是说我们不用在乎外人的评价,而是说我们也不必太过敏感,办事不必太过“出格”,要一视同仁,依法依理依情办事;不是说外国友人丢东西我们不该重视,而是,同胞丢东西、碰到治安问题也需要如此重视,尽快解决;不是说河源啓一郎自行车“神速”找到了,就能来个“咸鱼大翻身”,证明我们办事效率有多高、社会治安有多好、国民素质有多高。毕竟,治安环境的改善,国民素质的提高,城市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功夫还得下在平时,不是靠一两件事“突击”就能完成。就像丢自行车这事,在我们很多城市是久治不愈、让市民烦恼的顽疾,如果平时整治得好,也就不必兴师动众地“全城寻车”了。

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必然强在她的国民都能够自信而从容地应对公共事务,也必然强在它的政府机构能够对所有外宾和国民一视同仁。当然,说到底,要做到这些,还得有赖于我们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日常的事做好,让国力更强,让治安更好,让国民素质更高。

更多信息

公务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