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上海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参考答案

编辑:

2012-09-06

86.BD 解析:社会管理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把政府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将社会管理明确定义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A、C属于公共服务。

87.C 解析: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评估,因此,建立政策评估标准是进行政策评估的起点。政策评估的标准是对政策运行加以测量、评定的参量体系。

88.C 解析:行政复议,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相对人的请求.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复议是监督行政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为依法行政而进行自我纠正错误的重要法律制度。

89.CD 解析:“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c中小李获得的经营收益.D中老李获得一万元奖金并不是“财产”带来的收入。

90.A 解析: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91.D 解析:2007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决定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方案》回顾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状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阐明了我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我国的《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92.A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总则第七条规定:复议机关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进行审查。

93.ABC 解析:公务员必须服从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94.D 解析:依法行政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就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是依法行政的本质涵义。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受人民监督。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政府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属性的本质。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

95.B 解析: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一是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变化。二是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

96.AD 解析: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依职权作出的、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行使管理权力的行为。行政机关所进行的一般民事活动、处理机关事务的活动、一般的宣传教育活动等,均不属于行政行为。B项购买公用房,c项委托印制文件均属于民事行为。A、D是行政行为。

97.BCD 解析: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旅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职能。主要包括:(1)行政立法权;(2)行政许可权;(3)行政确认权;(4)行政检查权;(5)行政奖励权;(6)行政物质帮助权;(7)行政处罚权;(8)行政强制执行权;(9)行政合同的签订权;(10)行政复议权;(11)其他行政职权.包括行政指导权、行政裁决权等。行政审判权是法律赋予法院审理与裁判行政案件的权力.属于国家司法权,不属于行政职权。

98..AC 解析:行政给付又称行政物质帮助.它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等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如金钱或实物)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给付的主要形式:(1)抚恤金。(2)特定人员离退休金。(3)社会救济、福利金。(4)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5)社会养老保险金等。

99.A 解析:《公务员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担负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其中依法履行公职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100.B 解析:对行政行为的效力从法律层面作出科学有效界定的基本要求是考察实施该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否具备行政主体的地位。

101.ABCD 解析:宇宙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力.是它们把散沙般的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并安排了宇宙间的秩序。这些力从本质上都可归结为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这四种力的来源是不一样的。引力源于物体质量的相互吸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间就存在引力,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电磁力是由粒子的电荷产生的.一个粒子可以带正电荷,或者带负电荷,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如果一个粒子不带电荷.则不受电磁力的影响,不会感受到排斥力和吸引力。强力主要是把夸克结合在一起的力.所以也叫核力。像电磁力一样。也起源于电荷。不过只是夸克问的电荷,物理学家称之为“颜色电荷”。弱力的作用是改变粒子而不对粒子产生推和拉的效应.像核聚变和核裂变这两个过程都是受弱力支配的。

102.C 解析:我国以青岛验潮站求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零点.作为我国的海拔起算点。

103.D 解析:本诗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从诗中的“众芳摇落”也应该推断出描写的是梅花。

104.ABC 解析: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105.AC 解析:高分子材料按特性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106.AC 解析: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

107.D 解析: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体系的确立.并主要提出一下观点:认为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或者说价格调整慢于数量调整,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因此。当价格难以调整时,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要使经济达到充分的就业的均衡状态,就要刺激有效需求。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对社会总需求进行刺激,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样.在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的“过热”阶段.政府也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社会总需求。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后.主张政府干预、反对自由放任的凯恩斯学说迅速风靡西方经济学界。

108.BD 解析:波长越短的光,越容易被散射.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波最长.处于可见长波的极限附近,红色光散射最少。它容易引起注意,兴奋,激动,紧张,但眼睛不适应红色光的刺激.可它善于分辨红色光波的细微变化。红色光由于波长最长,穿透空气时形成的折射角度最小,在空气中轴射的直线距较远.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最深.给视觉以逼近的扩张感。被称为前进色。

109.AB 解析:上海社区管理模式可以归纳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在街道形成“一个功能、三个中心”的格局。一个功能是指社会综合管理功能:三个中心包括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110.C 解析:探月的第一项任务是绘制立体的月球地图。第二项任务是探测月球上元素的分布。第三项任务是评估月球上土壤的厚度和氦一3的资源量。第四项任务是监测远至40万km范围内的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111.B 解析:CPI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又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112.ACD 解析:所谓公共政策体系.是指政策元素之间以及不同政策单元之间相互联系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特定的社会政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纵向结构的分层系统和横向结构的分类系统组成。且政策系统存在于特定的政策环境之中.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113.C 解析:行政道德是对行政人员个人修养和个人品格的要求,是内化到行政人员心中的自觉意识。这些意识包括:忠于职守。公仆意识,依法行政、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等。

114.B 解析: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氟利昂分子发生解离.释放出高活性原子态的氯,氯原子是自由基。氯原子自由基就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115.BC。

116.C 解析: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职责范围内实施的指导、劝告、建议、说明、提醒、警示等柔性管理行为。它具有非强制性、示范引导性、广泛适用性、柔软灵活性、方法多样性、选择接受性、沟通协调性等诸多特点和方法。它与行政合同、行政奖励、行政资助等非强制手段一道,构成柔性管理行为体系。在经济与社会管理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故C正确。消极行政就是严格遵循形式法律的行政。而积极行政则是兼顾了实质法律的精神和原则。行政指导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而区别于“消极”的传统行政。行政指导行为不具有强制力.行政相对方可自主决定接受或配合与否.因而不直接产生行政法律后果。故B错误。非强制性的行政指导行为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行政机关应对其违法与不当的行政指导行为.或失职而不积极提供行政指导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故D错误。

117.ABC 解析: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第二,科技进步影响了生产要素的组合,造成生产过程重新整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或不断创新。第三,科学技术还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科技进步不断促进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导致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进。

118.AB 解析:所谓行政立法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带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它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以行政机关为一方.以不确定的行政相对方为另一方。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发布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它包括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制定发布针对不特定对象、具有反复适用性和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分为:(1)行政处罚。(2)行政检查。(3)行政许可。(4)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行为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119.C 解析:程序公正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和价值:一是程序公正首先应当保障实体公正的实现。实体公正是一种结果的公正.而任何结果都是经过一定的过程得以实现的。二是程序公正赋予当事人充分的权利并提供权利被侵犯时的救济渠道.有效地保障人权。

120.ABCD。

121.AD 解析: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管理活动中.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严格依法行政,体现着政策水平、战略眼光、卓绝的见识和运筹能力.效率高,效果佳,能够促进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协调发展的行政行为。能力、效率、效果、效益是行政效能的四要素。

122.ABCD。

123.C 解析:小轿车l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本题小张是工作人员.所以应坐在副驾驶坐上。司长官职最高,故应坐在司机的右后边。处长坐在司机的后边。

124.A 解析:从静态角度来讲,行政程序是指行政行为的存在方式。即行政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和在时间上的跨度.包括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次序、时限等不可分割的四部分内容。

125.D 解析:赤潮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是污染造成的。当生产生活污水过量排放,给海洋带来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海中一些特殊生物——赤潮生物便会急剧大量繁殖,形成赤潮。由于赤潮生物覆盖海面.而且死亡的赤潮生物极易为微生物分解.从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海水缺氧甚至无氧,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126.ABC 解析:有下列五个特点:①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与刑法、民法不同,各国都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②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③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④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⑤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其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127.C 解析:地核可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层。处在地表以下2900—4980公里的部分叫外地核,是液体状态。4980—5120公里深处,是一个过渡带,从5120公里直到地心则为内地核,是固体状态。地核的成分主要是铁,另外还有一些镍和碳的元素。内地核的半径约1300公里.因为地核离开地面太深,很少有“讯息”传来,所以我们至今对它了解得很少。

128.ABCD。

129.BCD 解析:“四个坚定不移”有着内在的联系,包含了思想法宝、发展动力、基本要求、内在需要和奋斗目标.同时,这四个方面也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即,要想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只有大胆解放思想.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和谐社会.我们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30.CD 解析: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进行了深刻阐释。

131.AD 解析:这段话摘自《嘹望新闻周刊》的《领会把握胡锦涛讲话主旨深刻理解四个坚定不移仁:)》一文。

132.B 解析:十七大重大战略目标: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就是增强经济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133.AD 解析:行政许可行为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工商登记一种民事主体的资格登记,是对市场主体的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的确认行为。亦是行政许可行为。故AD正确。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通过确定、证明等方式决定管理相对人某种法律地位的行政行为。行政确认有稳定法律关系,减少各种纠纷.保障社会安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因而适用于广泛的范围.行政确认主要形式有: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婚姻登记行为是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对当事人婚姻关系的确认,即婚姻登记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故B项错误。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企业登记前置可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地方性法规、部门规定、地方性政府规定,以及所有规范性文件均无权设定企业登记前置许可项目。故C项错误。

134.ACD 解析:《行政许可法》中关于撤销部分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行政许可法》第79条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5.BC 解析:依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数目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单方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通过自己单方意思表示.无须征得相对方同意即可成立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为等。双方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公务目的,与相对方协商达成一致而成立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合同行为等。这种行为的基本特征在于行政行为必须征得相对方同意方能成立.即相对方的最后同意是双方行政行为有效成立的必备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许可是一种双方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机关是否为行政相对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书。并非是由行政相对人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由行政许可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条件作出的单方面的决定。故行政许可属于单方行政行为。A错误。行政行为以其对行政相对人利益的不同影响为标准.分为授意行政行为与不利行政行为。行政许可不是对行政相对人课以义务或处以惩罚的行为,而是赋予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或资格的行为。故行政许可是授意性行政行为。故B正确。以有无法定形式要求为标准,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指法律规定必须以某种方式或形式进行的行政行为.非要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未规定一定具体方式.而允许行政机关自行选择的行政行为。故行政许可属于要式行政行为。故C正确。《行政许可法》第十四条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白行制定行政法规。故国务院发布决定设定行政许可只限在必要的时候,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之外,国务院应当提请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故D项错误。

136.D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35条规定:“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故A项正确。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故B项正确。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5条的规定。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应依照听证笔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故C项正确。受处罚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刑事责任。故D项错误。

137.AB 解析:年份号前置,应为“×府[2005]6号”。故A当选。括号错用,应该用六角括号“[]”括人,不能使用圆括号“()”、方括号“[]”和尖括号“()”。B当选。不得在发文字号中随意添加不必要的字.最常见的是“第”、“0”、“字”,所以C、D不选。

138.AC 解析:A项当选,应为通知,而非决定。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党的机关公文则要加书名号。故B项不选。制作和来文渠道是上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和下级有自主行文权的机关。“批转”的原文制作和来文渠道是下属职能部门。故C项当选。

139.D 解析:对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格写。故A项不选。如主送对象稍多时,应按其性质、级别和有关规定或惯例依次排列,中间用顿号分隔。最后用冒号。故B项不选。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称为普发公文,可以主送几个以上机关。凡其下属机关都是主送机关:向上级报告、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主送,C项不选。D项当选。

140.CD 解析:主题词应位于抄送机关上方,居左顶格标识。故本公文主题词结构正确。A不选。B项修改正确。不选。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一行空2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故C项当选。抄报:是把文件在主要报送主管部门的同时向其他相关上级部门报知此事,以便于今后的工作。抄送:是指把文件送与相关平级、下级部门.知会此事。便于信息共同,利于以前工作的结果沟通,当前工作进展协调和今后工作的步调一致等。故D项当选。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