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公车改革

编辑:zhangf

2012-11-20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小编总结归纳,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公车改革,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公车改革

【背景链接】

今年4月,浙江温州市推行公车货币化改革,车改后的车补标准,从正处级干部到普通科员按职务层级划分为7个补贴档次,每人每月最高补贴3100元,最低补贴300元。正处级干部每月3100元的车补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是最高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此表示“匪夷所思”,并撰文质问“这个决定是如何做出的”。

【热词解析】

公车改革阻力重重,但却不能不改。从目前情况看,公车货币化改革不失为一种可行办法,不少地方都在推行或曾经推行。其中,车补标准是社会舆论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人们判断公车改革诚意几何、是否正当的最重要标尺。

离温州不远的杭州,其公车货币化改革,最高车补标准是市局(副厅)级干部每月2600元,平心而论,这个车补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改革的诚意。可以简单算一笔账:这些市级机关的“一把手”,每月实际工作日应该会达到26天,平均每天100元左右的车补,在杭州市也就够上下班打车之用。

对比杭州和温州的车补标准,问题也相当明显。温州正处级干部每月车补,比杭州副厅级干部还多出500元,如果杭州的车补“正常情况下完全够用”,那么温州的车补就会有多余,多余的车补就是一种变相福利。尽管温州的车改同样会节省财政资金,改比不改好,但当车补的一部分异化为官员的福利,其改革的诚意和正当性就显得可疑。

其实,即使是像杭州这样做得较好的车补标准,当年也曾遭到舆论的普遍质疑,这说明人们对公车改革的期望值很高,也暴露出车补标准缺少明确规范的尴尬——对于多高的车补才是适当的,人们心里根本没谱。

为了避免公车改革陷入“权力自肥”的歧途,笔者认为,公车货币化改革需要一个相对统一、规范的车补标准,这个标准不妨由中央有关部门牵头,在广泛征求民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测算、严格论证确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公务出行成本不同,因而各地车补标准也应有所差别,比如明确规定各级官员的车补标准是当地人均收入的多少倍,确定一个计算公式,列出一个明细账,让老百姓看得明白、便于监督。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