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财政教育经费支出4%安排之后

编辑:zhangf

2012-11-20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小编总结归纳,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财政教育经费支出4%安排之后,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财政教育经费支出4%安排之后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这一教育界内外期待多年的目标,今年得到切实落实。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已按国内生产总值的4%安排教育经费支出,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这一国家层面的安排,必将比往年新增更多的教育经费,怎样合理配置、用好来之不易的投入,需要相关各方科学统筹。

首先,资源配置必须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要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这些目前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教育经费持续投入重点,新增教育投入一定要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不宜搞“锦上添花”。

目前,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差距明显,城市的中小学校在软件、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普遍优于农村学校。在西部不少农村,一所中小学仅有几台电脑,多个孩子用一件实验仪器等现象不少见。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有的学校甚至连电脑、实验设备都没有。为了让农村的孩子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今后包括新增的教育经费投入应多向农村和偏远落后的地区学校倾斜,真正让所有的城乡居民、包括农民工的子女接受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

其次,应把新增资金投入到中小学师资力量培训方面。只有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待遇,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的待遇,城乡整体的义务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提升。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城市,有的学校耗资大搞所谓标志性建筑,过度地购买各类现代化的教育设备等,这不符合主管部门对教育资金使用的规定。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要继续强化对各级教育经费拨付的监管,提高教育经费拨付和使用的透明度,加大监管、监督力度,坚决防止滥用教育经费及多渠道筹集的教育资金,特别是严格遏止各类学校铺张浪费的现象。

通过加强信息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支撑,切实加大各级教育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对涉及教育经费的违法乱纪现象要加大打击力度;在基层教育经费监管工作中,同样要完善制度。

还应加强教育资金的全程监管和使用效益评价,通过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经费申请、批准制度,做到资金使用全程有监督,事后效益有评价,评价结果与资金再使用相挂钩,从源头上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