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选领导经济基础知识:宏观经济

编辑:sx_dangey

2013-09-06

摘要:威廉希尔app 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13年公选领导经济基础知识:宏观经济信息,希望能更好的帮到您!

第一节宏观经济调控

一、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指标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的经济成果(存量),描述国民经济总量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反映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部门,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可靠依据。

(二)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总和。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

2.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即国民总收入(GNI),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一部分功能在初次分配中分配给国外的非常住单位,而国内常住单位的收入也可能来自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即: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3.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中新创造价值的总和,它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即:

国民生产净值一国民生产总值一固定资产折旧

4.国民收入(NI)

国民收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全部收入的总和,通过从国民生产净值里减去间接税净额得到,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国民收入一国民生产净值一间接税净额

5.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是指国民收入中分配到个人的部分。它是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分配给个人的项目,如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金、应付未付工资等。用公式表示就是: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一社会保险金一应付未付工资

6.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后的余额,加上政府和社会对个人的救济补助(转移支付)。这部分收入才是个人可以自由用于消费、储蓄、投资及赠予的收入。用公式表示就是:

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人收入一税费支付+转移支付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包括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比较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1.支出法

用支出法汁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计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除了居民消费时进行购买以外,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即国外购买)也要进行购买,由于进口提供的不是本国产品,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时候,应减去进口。因此,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并减去进口。用公式表示就是:

国内生产总值一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一进口

2.收入法

用收入法汁算国内

1.产总值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用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相加起来得到国民收入;第二步是在国民收入的基础上再加上间接税净额和固定资本折旧,就得到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就是:

国内生产总值一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间接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3.生产法

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即汇总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所得总和即为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所不同: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各部门来说,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产品;对第三产业来说,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邮电通信业等盈利性部门,按纯收入计算;政府、教育、卫生等非盈利性部门,按员亡的工资收入计算;其他经济活动,也采取各种方法进行估算。

国内生产总值一(物质产品生产部门的销售收入一外购产品价值)+ (盈利性服务部门的营业收入一外购产品价值)+非盈利性服务部门从业人员的工资总和+个体服务者的个人纯收入以上三种方法是从不同角度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衡量与计算,从理论上说.这三种方法所计算的结果应该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二、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提供的产品总和,由于总供给也包括国外提供的产品,因而总供给还包括进口。在现实经济中,总供给中包括已经生产出来但销售不掉而又不得不积压的产晶,但这种洪给并不形成有效供给。所以,在经济学中有意义的是有效供给。

(二)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和~定价格水平上,对产品的购买能力。总需求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只是人们的欲望或愿望,它不一定有货币支付能力,而总需求是有货币保证的,不过,这种有货币保证的需求能力也不一定总是能够兑现。

(三)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关系1.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数量均衡数量均衡即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上相等。就数量均衡来说,我们仍然可以用国民经济核

算公式来说明。从总支出即总需求的角度看,有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出口),用公式表示就是:

总需求一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

从总收入即总供给的角度看,有国内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国外的供给(进口),用公式表示就是:

总供给=工资十利润+利息+租金+税收+进口

由于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最终还是要转化为消费和储蓄,因而上面的公式变为:

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进口

要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上相等,就是要使:

投资+政府购买+出口=储蓄+税收+进口

上述条件如果能够实现,就基本实现了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数量均衡。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数量均衡不是自发实现的,还需要政府通过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和信贷调节进而对投资和储蓄进行调节)、财政政策(对政府购买和税收进行调节)和外贸政策(对出口和进口进行调节)来争取。

2.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均衡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均衡即是产品的供给等于产品的需求,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资本的供给等于资本的需求,劳动的供给等于劳动的需求,外汇的供给等于外汇的需求。

要达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均衡,需要多种政策手段相结合,采用更为复杂和更为灵活的调节方式。

三、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公平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政府经济管理的具体职能如下:

第一,研究和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调整和控制国民经济的重大结构和基本方向。

第二,公共品的提供。

第三,进行国民收人再分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制定市场规则,维持市场秩序。

四、宏观调控目标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体系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多维数的目标体系,它们构成一个以终极目标为圆心、层层扩散、环环相扣的靶形结构模型。

处于靶心的目标,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终极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也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终极目标。

从靶心数起,第二层次的调控目标有四个:增加就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经济目标的内在矛盾

宏观经济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一个具体目标都是一个目标变量或政策变量。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是一致、统一的,都服从于核心目标,并且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目标之间又存在某种矛盾,当政府调控使某一目标优化时,另一目标有可能恶化。在众多的矛盾当中。最主要的矛盾有两个:一是增长与稳定的矛盾;二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1.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之间的矛盾

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之间的矛盾表现在:经济稳定要求保持现有平衡,经济增长要求打破现有平衡。它们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维持原有平衡与创造新的平衡之间的矛盾。

2.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之间的矛盾

经济效率通常定义为产出与投入的比例,经济公平通常定义为贡献与报酬的比例。效率与公平的矛盾首先表现在劳动就业上:按照效率原则,当经济不景气、企业开工不足时,会造成一部分职工失业;按照公平原则,每个人都应有劳动权利,否则就无法作出贡献,也无法获得报酬。其次,在分配问题上也存在矛盾:按照公平原则,劳动时间是分配个人收入的唯一尺度;按照效率原则,则要求按各种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分配,资本、土地也要参与分配,而且职工的报酬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劳动贡献,还取决于劳动在市场上的实现情况,因此,等量劳动在不同的企业获得的报酬也不相同。

为此,政府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努力协调宏观经济具体目标之间的矛盾,以实现宏观经济终极目标。

五、宏观调控方式与手段  宏观调控体系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调节和控制而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和措施的总称,可以分为调控方式和调控手段两个方面。

(一)调控方式

1.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

直接调控是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直接调节和控制经济运行,其主要方式有定量配给、额度管理、行政调拨等,实际上是一种超经济的强制性调节。

间接调控是以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调控市场,再由市场引导企业,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市场参数和经济杠杆,例如利率、税率、汇率、价格等来影响市场的运行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应以间接调控为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在新旧机制转换期间,两剃·调控方式的主辅地位可以相互转化,当经济运行比较正常、经济秩序比较良好时,应以间接调控为主;当经济运行条件恶化、经济秩序混乱时,可以直接调控为主。

2.供给调控与需求调控

供给调控是指政府通过对总供给的数量和结构的调节,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宏观调控的任务之一,是要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平衡,既可以采用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实现,也可以采用增加总供给的办法实现。

需求调控是通过压缩或扩张总需求的办法,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要在短时期内达到总供求平衡,最有效的办法是压缩总需求。需求调控便于运用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市场参数和经济杠杆的传导作用,实行弹性控制,避免“一刀切”,不仅可以控制需求总量,而且可以控制需求结构。

如何处理供给调控与需求调控之间的关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短期内,当社会生产能力过剩,资源有闲置时,应把调控的侧重点放在增加需求上;当社会生产能力已经充分动员,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时,应把调控的侧重点放在压缩需求上。在长期中,则必须发展生产,增加总供给,同时提高收入,扩大总需求,达到总供求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3.实物调控与价值调控

实物调控又称数量调控,即通过对具体的产品进行调控而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平衡。实物调控是传统计划体制的基本调控方式。

价值调控就是利用价值、货币等市场经济范畴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实行价值调控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内在功能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调控机制应转向以价值调控为主。

(二)调控手段

政府采用经济的、法律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1.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又称市场参数调节、经济杠杆调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调控手段。

2.法律手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控,首先是为市场运行建立规则并适时调整规则,这些规则大多数是采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并以国家权力作为后盾来强制执行,使市场交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计划手段

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所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各种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的主要依据。市场经济的经济计划具有长期性、宏观性和战略性三个特点。

4.政府投资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政府投资形成国有资产,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财政与税收

一、公共财政  党的十L大报告明确指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作为向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有着本质区别的。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

公共财政通常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市场机制而言,政府的职能是弥补市场的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则是实现政府职能的物质基础。正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依据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亦被称为“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核心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其涵盖的范围主要有:行政管理、国防、外交、治安、立法、司法、监察等国家事务和制度建设;教育、科技、农业、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救灾救济、扶贫等公共事业发展;水利、交通、能源、市政建设、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等。

(二)公共财政的内涵与特征

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四个基本内涵:

第一,公共上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

第二,公共财政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内在联系的财政;

第三,公共财政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

第四,公共财政是面向全社会进行分配的财政。

同时,公共财政又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公共性。即公共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第二,非盈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动的动力,不能是取得相应的报酬或盈利,而是追求公共利益。

第三,法制性。即收支行为规范化。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

(三)向公共财政转型

当前我国的财政之所以要向公共财政转型,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为了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区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财政;另一方面是与当前快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及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

二、财政收支  (一)财政收入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财政收入从国有资产收入为主转到以各项税收为主,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它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以及国有企业亏损补贴。

财政收入减少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国民经济具有收缩作用。(二)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行使职能,对财政收入进行支付使用的各项支出。包括:(1)维持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

(2)支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3)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

(4)投资于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

(5)投资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支出,都增加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具有扩张作用。

三、财政预算  财政预算又称国家预算,是事先编制的国家财政收支计划。财政预算可以通过预算总规模、预算的收支结构、预算收支平衡与差额、预算方式的变化,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财政预算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的意图,制约政府收支活动范围和方向,一旦经法定程序批准,就具备了法律效力。

(一)财政预算的类型

1.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将政府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总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2.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也称基数预算,是指新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预算年度基础上,按新预算年度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零基预算是指新预算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只以新预算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力可能为依据,重新评估各项收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金额的一种预算肜式。

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

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政府预算。多年预算是指对连续多个年度(一般为3—5年)的财政收支进行预测、规划或规定的一种财政计划形式。

4.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勾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平衡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基本等亍预算支出的预算。差额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的预算。

其他分类还有:按照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按预算管理层级的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二)财政预算的调节作用

财政预算对宏观经济结构同样舅有调节作用。

(1)从收入方面看,它可以通过改变税收收入的结构、中央收入与地方收入的结构、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的结构等,实现一定的政策目的。

(2)从支出方面看,财政预算除了用于必不可少的行政、国防支出之外,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科学、公用事业等,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比例关系。四、税收与税率

(一)税收

1.税收原则

(1)效率原则;(2)公平原则;(3)稳定原则。

2.税收分类

税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包括谁征税、向谁征、征多少、如何征等一系列问题,可从征税主体、缴税主体、课税客体、课税环节等方面加以分类。

(1)税收主体

征税主体。征税主体是指通过行政权力取得税收的各级政府及其征税机构。缴税主体。缴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缴税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

(2)税收客体

税收客体是指税收的对象,即标的物,通称税种。从不同的角度,税种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税收的内容.可以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关税。

根据税收能否转嫁,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根据计税的标准.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根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以分为价内税与价外税。

(3)税收环节

税收环节是税法规定纳税行为发生的阶段,可以是单一环节,也可以是多个环节。在多环节税收包括国际贸易税收中.如何避免重复征税是税制设计中一个重要问题。

(二)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税收客体的比例,也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

1.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

按照税率变化规律,定额税、比例税属于平均税率,累进税、累退税属于边际税率。2.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是税法上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率。

3.微观税率与宏观税率

微观税率是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以及不同的收入水平,实行有差别的税率,可以充分体现政策意图。而宏观税率就是国家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税赋水平的指标。

五、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节,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主要包括:

1.税收调节税收既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以税收作为政策工具。可以通过改变税率、税收总量和调整税收结构来实现政策目标。一般来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引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反之则下降。因此,在总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措施来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过旺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

2.国债调节

相对于不可轻易变动的税收来说,国债是一种较为灵活、较为便捷的财政政策工具。运用国债工具可以实现以下目标:调节社会总需求一一发行国债会减少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资金,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偿还

国债,将增加企业收入和居民的可支配资金,增加社会总需求;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方向——国债可以对企业和居民收入进行再调整,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特定的经济建设;国债发行以后还可以进入证券市场转让和流通,成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T具,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国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凋节货币供给水平。

3.财政投资

财政预算内投资是国家集中财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直接的资金投入。它既可以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也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结构。财政投资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规模大;(2)方向明确;(3)社会效益处于首位。

4.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用财政资金直接资助企业或居民的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属于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财政补贴分为三大类:企业补贴,即为了支持某些政策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给予的补贴;价格补贴,包括对职工的副食品补贴、粮食补贴、房租补贴等;社会救济,指国家对那些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贫困地区和个人,给予无偿的财政资助。

(二)财政政策的分类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的。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实行财政政策目标。

2.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在社会总需求不是的情况下,财政通常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支出等手段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总需求水平,缩小社会总需求与礼会总供给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社会总供需的平衡。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小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情况下,政府通常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手段,减少或者抑制社会总需求,达到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最终实现总供需的平衡。

中性财政政策,亦称均衡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的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要求,财政政策需要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才能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功能作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一般而言,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则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

第三节货币与银行

一、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一)货币

在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形态的多样化已成为现实。货币既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着货币的某些职能。不同形态的货币的流动性不同,在流通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目前,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进而就有了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是: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银行活期存款

M2=M1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1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属于潜在的货币供应量,与M。共同构成我国广义货币量M2。M1与M2都是研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变量。

(二)信用

信用是借款和贷款相结合的价值运动,当借贷的货币在贷者和借者之间转移时,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贷者让渡的是货币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由于这种分离要求有借有还,因此,信用活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在信用交易中,借者必须付出一定的利息,作为取得货币使用权的代价。可见,还本、付息是信用的两个基本特征。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信用形式也不断完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民间信用、国际信用,以及消费信用、租赁信用等形式。

(三)货币供给

1.银行存款的准备金

商业银行可以把绝大部分存款用于贷款等盈利活动,只需要保留一部分存款作为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这种经常保留的支付取款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每个国家对存款准备金都有法律上的规定,法律规定的银行存款必须特有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准备金与存款的比例称为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上,但很多银行还保留一部分库存现金,称为超额准备金。

2.银行贷款转化为客户的活期存款

企业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后,通常并不立即取出现金,而把这笔贷款作为活期存款存人同自己有往来的商业银行,以便在需要付款时可以随时开出支票。这样,银行贷款的增加,实际上就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增加,也就是货币供给的旷大。

3.银行存款的乘数作用

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创造的功能可以被放大。

4.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管理银行体系的最高金融机构,它对货币供给具有最终决定作用。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存款的能力,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和可能得到的原始存款,而中央银行对这两个决定因素都能加以控制,因为它同时具有法定准备金率的制定权和货币的发行权,成为货币供给的最高控制者和最终供给者。

商业银行由于具有货币扩张机制,形式上充当着社会货币的直接供给者,而中央银行由于拥有货币发行权,实际上成为社会货币的最终供给者。

二、利率  (一)利率体系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借贷资金额之比。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有多种形式,各种利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利率体系。构成利率体系的利率有以下几

种:(1)基准利率;(2)市场利率;(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4)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5)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二)利率水平的影响因素

1.货币供求

资金供求状况是影响利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某一时期利率的高低。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从而影响货币购买力。

3.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的变动会对利率体系产生决定性影响。

4.国家经济政策

由于利率的变动对经济发展有很火影响,各国政府把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5.国际市场利率水平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利率的变动会受国际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流动规模愈来愈大的情况下。国际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会愈来愈大。

(三)利率与其他经济因素的联系1.利率与储蓄

人们的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而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会受到利率的影响。因为利率是储蓄者以借贷资金形式提供储蓄所获得的收益,利率高,收益就高,收入用于即期消费的机会成小就高。因此,提高利率有限制消费、鼓励储蓄的作用,而降低利率则会限制储蓄、鼓励消费。

2.利率与投资

利率对投资者来说代表着借贷资金的成本,利率愈高,资金的成本愈高,投资的收益就愈少。因而提高利率,就会抑制投资,降低利率,则会刺激投资。

3.利率与通货膨胀

当利率过低时,投_}}]}需求将超过储蓄供给,引起投资产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则可抑制通货膨胀。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提高利率可以控制总需求;在经济萧条时期,则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以促进经济复苏。

4.利率与金融机构

如果利率发生变动,金融机构就会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在贷款和购买政府债券之间进行转换。

5.利率与对外经济

在开放经济中,利率簪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对外经济活动。

三、我国的金融机构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1.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参与金融业监督管理的国家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而设立。作为派出机构,它们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从事辖区内的仓融监督管理,承办有关业务。

2.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根据政府决策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并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服务于特定的领域。

我国现有三家政策性银行:(1)国家开发银行;(2)中国进出口银行;(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007年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首先推进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对政策性业务要实行公开透明的招标制。这为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3.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

为了将国有商业银行建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要在明显改善内部机制和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快处理不良资产,以适当方式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除向国内企业和个人开放股权外,还要注意引进国内外的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

4.其他商业银行

1998年以来,我国相继出现了以城市名命名的商业银行。它们是由各城市原来的城市合作银行更名而成,原城市合作银行则是在殿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银行。主要功能是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融通资金,重点为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5.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

(1)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利集体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区服务。主要业务和活动是经营个人储蓄,以及农民、个体户的存款、贷款和结算等。

(2)城市信用合作社。,作为城市集体金融组织,城市信用合作社是为城市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金融企业.是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的经济实体。

6.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是银行,却是金融机构。故称“不是银行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

包括:(1)信托投资公司;(2)证券公司;(3)财务公司(4)金融租赁公司:(5)邮政储蓄机构。

7.保险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为主体,多种保险形式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保险体系。组织形式主要有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有综合性的,也有专、止性的。经营区域有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

8.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开始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代表处,一般只可设在北京和经济特区,也可申请在指定城市设立派出机构。另一类是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目前主要设立在经济特区等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

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是融通资金的市场,将处于闲置状态的资金由缺乏投资机会的资金拥有者转给具有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者,能够在不增加社会资金总量的情况下,改进现存资金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经济福利。同时,在金融市场上形成各种有价证券的竞争性价格,构成社会经济运行的最为直接的指示器。

从各国来看,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1.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一年以下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交易的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有以下三个特点:交易期短,最短的交易期限只有半天,最长的不超过一年;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资金源于暂时的闲置资金,一般用于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金融工具的流动性高,随时可以在市场上兑现,其流动性接近于货币。

第一,短期拆借市场。短期拆借市场主要有同业拆借和短期拆借两项活动。同业拆借指银行业(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交易活动。短期拆借又叫“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短期贷款的一种形式。特点是利率多变,贷款期限不固定,放款人随时放款,贷款人随时偿还。交易所经纪人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向银行借款。

第二,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是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签发的一种债权、债务凭证,主要有本票和汇票两种。本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约定期限偿付欠款的债务凭证。汇票是债权人发给债务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付款人在约定的时间、地点,以一定的金额支付给指定的收款人。汇票可分为两种: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商业票据市场主要是指商业票据的流通、转让市场,包括票据承兑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

第三,国库券市场。国库券市场是国库券的发行、推销、贴现市场。国库券贴现就是对未到期的国库券打一定折扣买卖。商业银行可办理贴现业务,中央银行可对商业银行贴现买进的国库券办理再贴现业务。国库券是短期资金市场的重要交易对象,可以随时在市场买卖或银行贴现。

第四,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与普通的银行存款单的不同点在于:面额大,存单金额固定,不记名,可转让。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之后,持有人可随时在市场上出售,价格按票面金额加上自发行日至出卖日的利息为基础确定。购买者到期由银行取得全部本息。

2.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直接交易对象,提供长期资金的市场。长期资金市场的直接交易对象是股票、债券、基金和长期信贷等。长期资金市场的参加者包括各种专业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公共团体、个人、证券商和经纪人等。长期资金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和长期存放款市场。证券市场又分为证券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金融证券的发行市场。在一级市场上,资金需求者将债券或股票以批发价格出售给证券的最初购买者,即证券承销商,证券承销商再将金融证券推销给最终购买者。二级市场是金融证券的交易市场,已经发行的证券以市场价格在投资者之间进行交易。

一级市场的基本特点是证券发行者(公司或政府)与最初购买者(证券承销商)之间的交易行为,或者说仅被一次性地出售。在二级市场上,证券交易则以公开方式进行,交易次数可以是无限的。因此,二级市场提供金融证券在购买者之间不断流动的场所,并在供给与需求之间形成金融证券的市场价格。二级市场上形成的证券价格对一级市场上证券的批发价格有着决定性作用。

证券交易所是二级市场的组织形式之一,是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交易所是由经纪人、证券商组成的会员制组织,须经政府批准才能设立,并有一套具有法律效力的组织章程和管理细则。交易所必须在指定地点公开营业,一切交易必须在场内公开作价成交,并向投资者公布每天交易的证券种类、证券行市、数量、金额等信息。证券交易所吸收会员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须经审查和批准。

柜台交易是有价证券二级市场的另一种组织形式,是通过证券商(公司)设立的专门柜台进行证券买卖,又称店头市场。柜台交易是以多家证券公司中介进行的,投资者可以直接通过柜台进行买卖,也可以委托经纪人代理买卖。到这里进行交易的证券,主要是不具备上市条件或不愿意上市交易的证券。无形市场是通过电话、电脑方式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实际上是证券交易的一个电脑网络系统。

参加交易的人通常只牵涉买卖双方,仅方并不见面.而是通过电话或电脑协议定价,成交价格不公开。由于没有经营的有形场地,称为无形市场。

3.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指经营外币和以外币计价的票据等有价证券买卖的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外汇市场的外部形态进行分类.外汇市场可以分为无形外汇市场和有形外汇市场。无形外汇市场也称为抽象的外汇市场,是指没钉固定、具体场所的外汇市场。无形外汇市场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没有确定的开盘与收盘时间;第二,外汇买卖双方无需进行面对面的交易,外汇供给者和需求者凭借电传、电报和电话等通信没备进行与外汇机构的联系;第三,各主体之间有较好的信任关系,否则,这种交易难以完成。无形外汇市场已成为今日外汇市场的主导形式。

有形外汇市场也称为具体的外汇市场,是指有具体的固定场所的外汇市场。有形外汇市场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固定场所·般指外汇交易所,通常位于世界各国金融中心;第二,从事外汇业务经营的双方都在每个交易日的规定时问内进行外汇交易。

五、金融监管  (一)金融风险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是人们在从事金融活动中面临的不确定性,特点是突发性强、波及面广、危害性大,一旦出现重大问题,就会危及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稳定。

金融企业是信用组织.以货币为主体商品,以信用为运营基础,实行负债经营,90%左右的资金来自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是对广大大社会公众的负债。同时,金融机构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金融业的风险成为制约金融业经营活力并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从金融企业保持自身正常经营上讲,还是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上讲,都要求金融企业在经营中有效分散风险,加强自我保护。

1.金融风险分类

按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最基本的风险:

第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者可能不按期归还贷款人的本息,使贷款人遭受的损失。

第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经济市场化、货币化、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于利率变动而造成在筹集资金或运用资金时可能遭受到的损失。

第三。汇率风险。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价,受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是经常变动的。在进行外汇交易时,因汇率变动而蒙受的损失形成汇率风险。

第四,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政策、自然灾害或政治因素(战争、内乱)可能造成的金融危机。

2.我国金融风险

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既有过去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也有多年监管不力造成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比例高;中小存款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历史遗留问题多,有的已经资不抵债;非法集资活动相当严重,有些地方和部门擅自设立非法金融机构,一些单位和个人非法从事金融业务;金融市场运行不规范,部分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金融机构存在弄虚作假、违规经营和账外活动,内外勾结、金融诈骗等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违规借入外债或对外债进行担保,导致外债支付风险。

(二)金融监管任务、组织和措施1.金融监管任务

金融l监管是国家授权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对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督和管理。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投资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金融监管的内容是:审批新设金融机构,审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经常实施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及时处理监管中发现的问题。

2.金融监管组织

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已经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形成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中央银行、财政部门的协调机制,金融监管水平逐步提高。

3.金融监管措施

要健全监管法规,将一切金融活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要严格监管制度,逐步健全监管机构依法监督、金融企业自律、金融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监控体系,完善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以及市场退出制度。要改进金融监管方式,强化金融监管手段,推广先进的监控和检查技术手段,重点加强对金融企业法人的监管,防范和打击金融犯罪。要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并接受社会监督。此外,要处理好监管和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鼓励金融企业探索金融经营的有效方式。

七、通货膨胀及其治理(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所有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不是商品之间相对价格上涨,而是各种商品绝对价格上涨;不是商品价格一时上涨,而是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按照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温和通货膨胀,又称爬行通货膨胀,价格水平以一种较低的稳定的趋势上涨。(2)严重通货膨胀,又称急剧通货膨胀,价格水平以一种较高的持续的趋势上涨。(3)恶性通货膨帐,又称奔腾通货膨胀,价格水平失去控制,以递增的速度猛烈上涨。2.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如果货币发行量低于实际需要量,使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过多的商品追求过少的货币,就会导致货币升值,物价水平下降。长此以往,由于企业投入价高,产出价低。收不回成本,生产不断萎缩,甚至破产倒闭,失业日益严重,国民经济陷入衰退和萧条。

(二)通货膨胀的起因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抑或来自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需求拉,力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也会出现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这种通货膨胍叫做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的起因归之于经济结构。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理

1.紧缩政策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我国习惯称之为“抽紧银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紧缩货币。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指,当出现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从而抑制总支出。

(3)紧缩性的收人政策。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是指,政府为了降低物价水平上涨的幅度,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工资和价格政策,目的在于控制通货膨胀又不致引起失业上升。

2.物价政策

在通货膨胀形成过程中,垄断企业往往推波助澜。因此,通过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是不少发达国家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为了控制垄断高价,保护消费者利益,可以通过各公用事业委员会对公用事业进行管理.也可以采取冻结物价和反涨价合同,对价格进行直接管理。对其他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商品价格,也自‘相应的法津、法规,禁止胡乱涨价和哄抬物价。

3.供给政策

在治理通货膨胀时.还应当考虑供给方面。从供给方面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精简规章制度,给微观经济主体松绑,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让企业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

4.币制改革

如果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上述任何一种反通货膨胀措施都不能扭转局势,整个货币制度已经处于或接近崩溃边缘,那么.唯一可以采取的对策就是实行币制改革。币制改革的一般做法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对新币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

八、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货币政策要健全货币传导机制,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货币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也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但是,为了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一些可以操作的量化指标,它们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中间环节,称勾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在不同的国家,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有所不同。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再通过政策中间目标来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有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补偿性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通过货币供给量和信贷规模,对整个经济运行施加普遍影响的工具。它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按中央银行的规定,必须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贴现或开具合格票据办理贴现时所采用的利率。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

量和利率的业务活动。

2.选择性政策工具 选择性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了训整经济结构,从调整信贷入手,对某些特定的部门或领域实行控制的工具。

(1)消费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限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防止过度投机。

(3)不动产信用控制。小动产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泡沫”。

(4)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5)优惠利率。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如出口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等)所采取的鼓励措施。

3.补偿性政策工具 补偿性政策工具是在利用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时,所采取的一些辅助性措施,主要

有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补偿性政策工具较为灵活,但中央银行必须在金融体系中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并拥有足够的控制手段,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1)二者相联系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都是通过对社会资金的分配实现的。货币政策固然属于货币调控,财政政策本质上也是货币调控,因为无论是财政收入的集中,还是财政支出的运用,都是借助于货币的运动,都是货币的集中和转移。社会资金的统一性和流动性,决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实质上都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关系。

(2)二者相区别

①政策主体不同;②凋控对象不同;③货币流向不同;④调控机理与时效不同。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分工

(1)货币政策重在调控总量,财政政策重在调控结构。

(2)货币政策侧重物价稳定,财政政策侧重经济增长。

(3)货币政策着重提高经济效率,财政政策着重利益公平分配。

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组分

(1)双松模式。

(2)双紧模式。

(3)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组合

(4)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组合

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公务员频道为广大考友们收集的2013年公选领导经济基础知识:宏观经济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相关推荐:

2013年公选领导经济基础知识:微观经济学

2013年公选领导经济基础知识:微观经济学

标签:经济知识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