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9-02
15.国家公务员录用的原则包括( )。
A.公开 B.平等
C.创新 D.竞争
E.择优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的职权有( )。
A.人事任免权 B.法律监督权
C.立法权 D.司法权
E.赦免权
17.财务行政的原则有( )。
A.积极服务的原则 B.厉行节约的原则
C.统筹兼顾的原则 D.量入为出的原则
18.我国省级政府个别主要领导人员和组成人员的任职,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该省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的有( )。
A.副省长 B.代省长
C.厅长 D.副厅长
E.省长
19.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 )。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C.政党监督 D.联合国监督
E.社会及舆论监督
20.行政组织的特点包括( )。
A.阶级性 B.服务性
C.系统性 D.法制性
E.适应性
21.政企分开的措施有( )。
A.政府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
B.取消政府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的人、财、物的控制
c.加强对企业投资的审批
D.在国有重点企业试行稽查特派员制度
E.政府不安排企业生产计划
22.行政监督中的社会监督包括( )。
A.民主党派监督 B.工青妇组织监督
C.社会舆论监督 D.公民监督
三、判断题
1.我国行政管理的政治体制背景是“议行合一”。 ( )
2.行政领导职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的法定地位和工作岗位。 ( )
3.政府基本职能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 )
4.行政决策实施的基本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 )
5.政府职能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发展性。 ( )
6.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体的基本决定因素。 ( )
7.有了国家就有了行政管理。 ( )
8.所谓国体,实际上就是国家用什么样的体制和结构来管理国家。 ( )
9.行政机构与行政机关有根本区别。 ( )
lO.按照国家职能行使的范围,国家职能可以划分为有限职能和无限职能。 ( )
四、辨析题
1.公务员的调任和转任是一回事。
2.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政企分开。
3.人民政府的“公仆”性质和“为人民服务”宗旨决定了行政机关管理工作办事公开的原则,应该把所有有关的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向群众公布,提高政府机构办事的透明度。
4.我国国家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与现行的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义务是相同的。
5.行政机关管理的科学化不仅是管理手段的科学化,而且还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五、简答题
1.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行政管理体制有哪些构成要素?
3.中国行政管理有什么特征?
4.什么是行政管理?
5.什么是政府职能?其有什么特征?
六、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试论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D
6.C 7.C 8.A 9.C 10.B
11.B 12.A 13.D 14.C 15.C
16.C 17.D 18.A 19.B 20.A
21.C 22.D 23.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BCD 3.BCD 4.ACD 5.ABD
6.ABC 7.ABCD 8.ABC 9.ABCD 10.ABCD
11.BCD 12.ABCD 13.ABCE 14.ABCE 15.ABDE
16.ABC 17.ABCD 18.ABC 19.ABCE 20.ABCDE
21.ABD 22.BCD
三、判断题
1.√ 2.√ 3.X 4.√ 5.√
6.√ 7.√ 8.× 9.√ 10.√
四、辨析题
1.错误。调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国家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助理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以及国家公务员调出行政机关任职。转任是指国家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行政机关系统内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者是同一部门内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转换职务。
2.正确。政企分开,指的是政府与企业分清各自职责,履行各自职能,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政府职能转变中政企分开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政府与企业职责的分清。政府的职责在于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企业的职责是合法地赚取利润、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需求。(2)政府职能与企业职权的分开。政府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宏观指导、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因此,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企业行使的职权,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不得截留。(3)政府经济管理与企业自主经营分开。政府经济管理主要指的是对经济的宏观、间接管理,包括制定经济政策、立法规范市场、调控社会总体经济活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而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权是生存的基础。(4)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与国有企业经营者身份的分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均归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也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要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因而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的经营权。
3.错误。行政机关管理肩负着保障国家行政机关指挥畅通、运转灵活的重任,对有些不宜公开的事绝对不允许泄露,要严格遵守有关的保密规定。
4.错误。首先,国家公务员是中国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和义务。但是,作为国家公务员,除了国家宪法、法律规定的一般公民享有的义务和权利外,国家对公务员的职责还有特殊的要求。
5.正确。行政机关管理科学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的是整个行政管理,需要在思想认识上、管理体制上、管理方法上、管理手段上都讲科学,而不能把行政管理科学化仅仅理解为在办公中采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使用现代科学技术。
五、简答题
1.答:(1)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①军事保卫职能;②外交职能;③治安职能;④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2)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①宏观经济调控职能;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③市场监管。
(3)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是:①发展科学技术;②发展教育;③发展文化事业;④发展卫生体育。
(4)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的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这类事务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目前,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①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②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③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④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2.答:(1)权责体系,即行政权责体系,可定义为:行政权力与责任的划分和配置,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系统。
(2)组织结构体系,即行政组织结构体系,可定义为:国家行政机关纵横向组织架构体系,它是行政权责体系的承载者,同时也是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
(3)运行机制,即行政运行机制,可定义为:行政权力在行政组织结构体系中的有效运行方式。它与其他构成要素不同的是,它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动态表现。行政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协调机制、监控机制、反馈机制、动力机制、制约机制。
(4)规章制度,即行政规章制度,可定义为:行政权责体系、行政组织结构体系、行政运行I机制的法律规范,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框架系统”。
3.答:(1)政治性。中国行政管理政治性的本质是民主,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参加,劳动人民既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又是行政管理的客体,整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是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
(2)社会性。行政社会性的民主是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要学习西方行政管理的先进的东西,提高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4.答: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组织活动。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客体是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家意志,是行政主体活动的主要方式和目的。
5.答: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它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擎的本质表现。
政府职能的特征:(1)政府职能的实施是政府机构;(2)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3)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4)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体系。
六、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要点】1.政策失真是指政策执行过程中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一般有四种表现形式:
(1)政策表面化;(2)政策扩大化;(3)政策缺失;(4)政策替换。
产生政策失真的根源,一般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执行者的认知缺陷。执行者的认知缺陷具体表现为:①由于执行者的主观认识不足而导致对政策采取消极或抵触态度。②由于执行者的文化素质较低等客观原因对政策理解错误而导致对政策的错误执行。
(2)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差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着眼点是政策制定者所统辖区域的整体利益。但是,政策的有益性却并不一定存在于该区域的每一个构成部分,因而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有可能在政策上存在利益差别。由于上下级之间的主从关系,一般不允许发生公开的政策对抗,但是利益差别的刚性存在使得执行者必须采取对策。于是,上级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环节,即政策的具体化、操作性便成了制造政策失真的最佳机会。一般又集中以下情况:
(1)当上级政策无益于亦无损于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本区域利益时,下级执行者就会试图实施“怠工”,只传递政策而不实现具体化、操作化,使上级政策成为一般原则而不予执行。
(2)当上级政策虽对本区域能带来利益但仍无法满足区域利益的要求时,下级执行者就会试图在政策具体化、操作化中附加、增添超越上级政策要求的政策措施而出现扩大化失真。
(3)当上级政策只是部分地对本区域有益,部分无益甚至有损时,下级执行者就会试图对政策实现局部具体化、操作化,局部“流产”,而显现政策的残缺失真。
(4)当上级政策可能会有损于区域利益,尤其是执行者个人的自身利益时,下级执行者就会千方百计地在“灵活变通”的幌子下,制定一些与上级政策表面一致而实质相悖的对策,出现上下级政策貌合神离的现象。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出现。
2.通过对政策失真现象根源的认识,我们可以有以下两点推论并得出相应的防治办法:
(1)政策执行所需要的中介环节越多,意味着不同层次政治区域利益发生冲突的概率越大。政策执行所经受的利益过滤次数越多,执行过程所积累的失真冲突能量越大,最终会提高政策失真的频率和幅度,因此要防止政策失真首先要尽可能地减少政策执行不必要的中介环节。
(2)政策失真的现实可能性决定了对政策执行活动实施有效监督的必要性。对政策执行活动实施监督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按照政策目标确立统一的监督标准,发现、收集和分析政策执行行为与标准行为之间偏差的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地纠正一切有悖于政策目标的行为,以保证政策执行活动的正常进行。
2014公开选拔考试第十七章公共行政练习题
标签:管理类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