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ss
2014-10-17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技巧:语句排序解题
误区一:通读所给材料,自主排序
在考试中,通常会给5-6句话,个别会出现7句。不少考生直接阅读,然后开始凭语感进行排序。这样做不仅会重复阅读导致增加阅读量消耗时间,而且正确率根本得不到保证,因为经常会出现自己千辛万苦排好的顺序,选项当中一个也没有的窘况。
解决办法:从选项入手
选项并非盲目的去通读,而是首先用观察法——注意首尾句。直接判断什么样的句子可以做首句,什么样的句子可以做尾句,也就是说将比较困难的多个句子的排序转化成简单的两个句子的判断。因此,对于句子本身的理解,就要有一定积累。这里给大家两条较为常用的判断方法:
(1)指示代词开头的句子不能做首句。
什么叫指示代词,就是常说的“这”“他”“它”等。如果将他放在句首就会犯指代不明的语法错误,因此这类词语开头的句子是不能放在句首的。
(2)关联词开头的句子一般不做首句,关联词可以确定两句话之间的位置。
关联词开头的句子,如一句话的开头是“但是”,那么它表示转折,说明这句话的前面一定有一句和它趋势相反的句子。因此它虽然不能做首句,但是可以确定另一话和它的关系。
误区二:中间排序时,从不注意内部关系
有些考生虽然可以从选项入手,但有时遇上首尾句相同时的情况,往往感觉棘手,又开始通读选项的顺序。实际上,这是对文段的逻辑顺序不敏感造成的。在此给大家介绍一种常见的逻辑顺序在考试时的运用。
解决方法:注意利用逻辑顺序(主要介绍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是较为常见的写作顺序之一,在此并非是要大家去通读之后再排序,而是去瞄准一些敏感词,直接排序。
最常用——精确时间词
什么是精确的时间词?这个很好理解,精确到年代。如材料的某几句话出现2013,2009,1998,这个时候可以将这三句话直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1998,2009,2013。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技巧:语句排序解题
标签:言语理解表达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