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国考言语理解表达解题巧用设问

编辑:sx_xiexh

2014-08-29

威廉希尔app 会在认真分析考试题型和考试范围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最新的15年国考言语理解表达,希望对于您的备考有所帮助,能够在您的考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问号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标点符号。我们以向性,只问不答,答案隐藏在问句中。可以从反问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实含义。例如 “难道这样做是正确问号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个种类:疑问:简而言之表示有疑惑,表示不确定。例如 “你吃饭没?”第二类别:反问 ,反问指带有一定的倾的吗?”第三类别:设问,有问有答。在问句的三个类别中,疑问较少在考卷中出现,反问经常出现在态度观点题中,用来表示作者或某人的观点。而设问经常在主旨题,意图题中出现。但考生只知道设问的形式,这对解答题目并没有作用。其实设问对言语中的意图与主旨题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对近两年考试中的一些难题有相当大的帮助,设问的回答其实往往就是我们题目的答案。我们以几道题为例: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 天,小月定为29 天,一年有9 个月,即354 天,比阳历年少了8 天多。怎么办呢?在19 个阴历年里加7 个闰月,就和19 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 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

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这是2012年的联考题,在题目中有一设问“怎么办呢?”随后作者做了解答,回答就是这道题目的核心点,那么回答就是在解决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的问题。由此同义替换答案为D选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8年定为“马铃薯年”,俗名“土豆”的马铃薯被联合国的专家们称为“隐藏的宝贝”。联合国用一种农作物命名一个年份,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就是2003年——国际水稻年。今年的主角为什么不是“玉米”、“苹果”,偏偏是土豆这个深埋地下,不起眼儿的小东西呢?因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土豆。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土豆和水稻都是重要的农作物

B.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

C.土豆被提到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

D.土豆潜在的巨大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在文段的尾句出现了设问,我们直接看回答,回答才是题目的要点,出现了两个关键词:土豆、粮食安全。由此答案不难得出为C选项。

ps: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15年国考言语理解表达,威廉希尔app 愿意成为您备考当中最忠实的朋友,为您提供最新的考试辅导资料,请您密切关注!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