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uzx
2015-11-20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至,下面201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被城镇化落下的老人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寸金难买寸光阴,小编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时间为考试做准备。
失去土地的罗家窑人依然平静地生活着,他们寻找各种各样的出路,有的打工,有的做生意,有的成了包工头,有的已经当上老板。费孝通曾说:“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如今,或许只有老年人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话所包含的爱与不舍了。
罗家窑,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的一个城中村,一个典型的中部地区贫困县村庄,记者今年在这里蹲点调研时,它仍在经历浩浩荡荡席卷而来的城镇化大潮。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只是,一些老年人悄悄地被落下了。
“要是地没了,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罗家窑村很特殊,因为它是一个移民村。1958年之前,这里是一片沼泽,荒草丛生,了无人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周边几个公社的青壮年劳动力,以及一座小型水库的库区移民,陆续迁到这里,围垦造田、开荒种地,逐渐成了一个区属农场。1983年分田到户,农场改名罗家窑村。作为一个移民村,罗家窑少了一些宗族纽带和亲缘关系的牵连。村里800多户人家2300多人,有100多个姓。
现在,它又成了一个典型的城中村。罗家窑位于团风镇,1996年团风设县,团风镇变成了县城,罗家窑村成了县城扩张的主要土地来源。村里原有土地登记面积783亩,但实际上,为了逃避税费,土地瞒报的比较多,实有1000多亩。经过几轮“蚕食”,这些土地已全部被征用,目前还有300亩左右没有退出。
在这仅剩的300亩土地上,有一栋很破旧的红砖瓦房孤立中央,特别显眼,四周都是棉花蔬菜之类的农作物,再外面就是村里一排排楼房和县城的高层小区。
我们先后三次来到这座房子,69岁的屋主人夏传杰都是头顶草帽,在屋旁的地里劳作。“这块地前年就被征走了。只要一天没有强行不让种,我就种一天。种了一辈子的地,马上就没有地种了,以后生活怎么办?”夏传杰是1963年迁到罗家窑村的,那时只有17岁,在这片“草比人高”的沼泽上开荒拓土,成为罗家窑村最早的定居者之一。
夏传杰的两个儿子生活都很困难,“混得不好”,老两口没有指望让儿子们赡养。像村里很多老人一样,他们独立生活,2005年的时候,找村里借了钱,在自家耕地里搭建了这所砖瓦房,将20多年前建的老房子让给两个儿子住。
夏传杰种地经验丰富,除了种植棉花、玉米、油菜之外,还种有3亩多蔬菜,一年下来,几亩地的收入有1万元左右,这是他和老伴主要的生活来源。“去年我的脚被机器打了,脚筋断了还没接上,老伴中风,种地也种不动了,过一天混一天吧!要是地没了,真不知道怎么办了。”夏传杰说。
被迫自我适应,“老农”变“小工”
当耕地变成一条条马路,建起一幢幢高楼,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受到的影响最大。在罗家窑村,像夏传杰这样还能坚持种地的老人也不多了。62岁的徐金庭自己没有地,租种了村支书童建文家的几亩地。国庆节过后的10月10日,他拖着被风湿病折磨得行走艰难的双腿,在地里十分缓慢地刨坑、埋肥、撒油菜种子,一直忙到下午一点钟,才收拾东西回家做饭吃。
“种油菜、棉花省事一些,要是种菜,还要挑水浇灌,你看我这样子哪挑得了。”老徐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现在打不动了,没办法才回家种地,一年只能搞2000多块钱,去年种棉花,卖了4000多块钱,本就要3000块,种一年地不如做一个月小工。
当然,罗家窑村老人面临的更主要问题还是无地可种。许多老年人被迫适应这种状况,“老农”变“小工”,实现由“耕”到“工”的艰难转变。
75岁的汪荣清曾经是大集体时期的村干部。今年春节前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头发花白的老人刚从建筑工地“做小工”回来。“我18岁来这里开荒,到处是杂草,开垦了几十年,没想到人老了,土地没有了。”他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
汪荣清50岁的儿子在深圳当厨师,儿媳妇也在那里,为了春节期间的两三倍加班工资,夫妻二人十几年没有在家过年了。
“土地被征了,只有几万元的补偿,这些钱儿子做房子用了。我和老伴现在每人每月有国家的养老金55元,村里发的失地补偿金85元。老伴生病后,这些钱根本不够用,地也没有了,只有出去做小工,挑沙子,拎灰桶,一年能挣3000多块。”
和汪荣清一样,罗家窑村的老年人失去土地后 ,很少由子女养老,只要能劳动,就会想办法打零工挣点生活费。67岁的江莲英,两个儿子快30岁了,还没有找到对象,老伴风湿病,丧失劳动能力,她在外打两份零工。今年春节前直到腊月二十八,她仍在工地给别人打扫卫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再强壮,打零工的事情已经不好找了。汪荣清说,别人不愿请,怕出问题,一般零工170块一天,六七十岁的老人最多120块。
20年来,罗家窑村从纯农业村庄变为城中村,失去土地的农民,面对徐徐驶来的城镇化列车,或者搭上了,或在追赶中,或在站台上观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的选择,命运因此而改变。在近20年的征地历程中,许多人也渐渐褪去了失去土地的不适感,调整自己的心态,融入城市生活。当然,这不包括那些为数不少的老年人。
城镇化中,老年人失去最多得到最少
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记者对罗家窑村村民的生活状况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全村外出打工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最多,泥瓦工、木工、涂料工、装潢工接近100人;从事汽车运输、机械作业的将近50人;在附近宾馆、超市、餐饮行业打工的有50人左右;打零工的有六七十人。
“打工经济”在罗家窑创造了不同的结局。用一些村民的话说:“有点能力的,搞一搞都富起来了。”
现任村支书童建文就是罗家窑村成功者的代表。在许多村民的记忆中,童建文家曾经是罗家窑最贫穷的家庭之一,但现在他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搅拌站,各种机械设备加起来价值几千万元,是全村最富的人之一。
1995年,28岁的童建文到省城武汉打工,给别人开车,混得最差的时候,连坐公交的钱都没有,不得不每天步行几公里去揽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找到开工程车的活,23天赚了2000多块钱。他发现,这是一个赚钱的好行当。凭着精明能干,童建文在工地学会了很多工程知识,从此走上了靠工程施工发家致富的道路。
在罗家窑村,每一位童建文这样的“乡村精英”都有一段艰苦奋斗的故事:程桂林夜晚到田里捉小动物,见过满沟的蛇“在开会”;夏和平7000块钱起步开小卖部,曾被大雪压塌,无处安身。但后来,他们都通过承接各类工程项目“先富起来”,抓住了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建设投入迅猛的时代机遇。
但并不是所有的奋斗者都能成为幸运儿。詹静文的家是一幢破旧的两层楼房,可以看出,这是一幢曾经代表了家庭实力的房子,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一直没有整修而显得斑驳破旧。詹静文告诉记者,房子是1987年修建的,那时候他开货车跑运输,日子过得还不错。但后来,整个家庭的命运因为儿子的“怪病”发生了逆转。
儿子詹红生已经39岁了,患有先天性“肝豆状核变性”疾病,脚不能久站,手不能伸直,手指弯曲,不停颤抖,碗筷也端不稳。从12岁发病到现在,一直靠药物控制病情。“我什么都可以做,只要能挣到儿子的药费钱。”年近七旬的詹静文仍然每天到建筑工地做小工,他最担心的是自己不能动了,儿子谁来照顾。
失去土地的罗家窑村,已经形成“纺锤形”的村庄结构。“纺锤”的一端,是村里的“精英层”“富裕层”;“纺锤”的另一端,是相对困难的“低收入层”和“贫困层”;中间占大多数的是“打工层”。对老年人而言,连最常见的“打工经济”,也与他们渐行渐远。在城镇化中,罗家窑的老人们失去了最珍视的土地,却没有享受到市民的社会保障。
采访中,不少老人怀念起从前农场式的红砖瓦房时代,一排排整齐划一,邻里间鸡犬相闻。但是,他们知道:回不去了。“土地没有了,房子变了,生活也变了!城镇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村民孙楚炎说。
是不是还想阅读更多关于201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的文章呢?那么请随时关注威廉希尔app 公务员频道,祝您愉快。
相关推荐:
标签:申论热点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