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uzx
2015-10-28
新闻时政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在公务员考试中可以积累写作素材,2016年国家公务员新闻时政:看清农村大学生“失业”的两面性的详细信息就在下面的文章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赶快阅读下面的文章吧。
过分强调“高失业率”,甚至不再认同“知识改变命运”,是对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误读和偏见
近日,“中国农村大学生失业率高达30%”的说法触动了国人的心弦,并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不公、阶层固化的担忧。实际上,暂不论数据的真实和严肃性,单从农村实地调查情况看,农村大学生“失业率”的问题具有多面性,值得反思,也值得探索。
不可否认,就业背后有家庭出身的影响。在一个家庭本位仍然很强势的社会,父代对子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相较于城市家庭,农村家庭为毕业大学生提供的资源有限。一般农村家庭将大学生“供”出来已属不易,相当数量的贫困家庭还需依靠助学贷款才能帮助孩子完成大学学业,更谈不上为其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社会资源。
而城市就业还存在隐性歧视的现象。一方面,各城市都在推行产业升级,造成高端产业吸纳大学生数量有限、低端产业工资不高的状况。绝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毕业于普通高校,难以进入高端行业,留在城市的多数也只是在收入不高的低端产业工作。另一方面,快速城镇化拉高了城市生活成本。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城里还处于“蚁族”生存状况,对于那些家庭经济不宽裕的农村大学生来说,更为艰难。
当然,这是从城市角度观察的。如果从农村视角解读,从“高失业率”中能看出农村的吸纳能力在逐步增强。农村大学生如果返乡就业,很多时候并未纳入高校的就业统计。根据田野调查的结果看,大部分“失业”农村大学生并非真的没有工作,而是在农村寻找到了多种多样的就业渠道。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吸引了一部分有热情的农村大学生投入其中,返乡创业的比例在增加,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农村大学生,或子承父业或自主创业,在家乡从事涉农产业经营,把“互联网+”带入乡村。同时,随着中西部农村产业转移,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回乡就业。笔者在福建武平调研时就发现,一个有1000多人口的村庄,最近两三年累计有10名大学生返乡,其中还包括一名研究生。这是农村吸纳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要清醒认识到,过分强调“失业”,甚至不再认同“知识改变命运”,是对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误读和偏见。
客观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持续多年,短期内难以改变。农村大学生在大城市失业率较高的现象,某种程度上也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延续。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在于,持续10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得农村生活、创业条件都大为改观,也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或许缺乏竞争力,但在农村却有绝对竞争优势,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
诚然,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不应该“城市的归城市,农村的归农村”,而应该实现良性互动、双向流动,让农村大学生能在大城市建功立业,也让城市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寻找梦想。因此,对于“30%”数据带来的震动,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藩篱、促进公平,让城市进得来,农村回得去,为每个大学生——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6年国家公务员新闻时政:看清农村大学生“失业”的两面性的文章大家理解了多少呢?要学习更多知识就随时关注威廉希尔app 吧。
相关推荐:
标签:新闻时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