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12-03
“宅群体”的意识和行为是健康的,其消费取向预示着未来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社会经济发达地区都存在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宅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出现了第一批“宅男”“宅女”。那些一整天不出家门、只坐在沙发上抱着零食看电视的“宅群体”,被称为“沙发土豆”。后来,这种“宅群体”相继出现在日韩等国,再与日语词汇一起通过台湾和香港传入内地。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越是现代社会,人越有条件去“宅”。“如果没有网络和快递帮我们解决生活需求,怎么‘宅’呢?‘宅’的背后,有一整套健全的供应、保障系统支撑,这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今天的社会给人提供越来越多的选择,让人们有条件去逃避现实交往。”
如今,我国的“宅现象”表现形式很多,堪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媲美,只是分布区域不如发达国家普遍,发展程度还比较有限。比如,目前“宅现象”主要存在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型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日益普遍的“宅现象”背后的“宅文化”。
文化人类学博士、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王建新教授介绍,“宅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消费文化的发达和自主意识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宅群体”的涌现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象。
“从新型社会关系建构方面,‘宅群体’表现出非常超前的意识状态和组织智慧。他们不愿受制于血缘、地缘、业缘等传统文化所支撑的组织机制的束缚,而是积极寻找方便进入也容易退出的、更容易发挥个人能动作用的组织模式。”王建新说,这是“宅文化”的核心。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评述,“宅群体”所提供的人际关系模式,很可能数十年以后就是社会的一般模式。除个别有损正常社会道德秩序的个案举动,“宅群体”的意识和行为是健康的,可以理解的。
顾骏认为,“宅文化”是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又分为两类。其中一种是自愿选择,他们觉得“宅”自由自在、心满意足,社会应尊重和包容他们的选择;另一种则是“宅”在虚幻世界里走不出来的,这是心理问题,需要自己克服或者找医生解决。
在大众媒体中,“宅群体”常常被赋予“负面形象”,是问题人群的代名词;“宅文化”似乎代表着惰性和逃避,有一些消极意味。
王建新认为,选择“宅”在家里的人不一定就是心理上或者社交能力上有问题。在现代信息通讯发达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选择“宅生活”,是因“宅”在家里能够将更多的时间集中在自己的兴趣点上,通过信息手段获取更多、更广泛的交流机会和有效信息。
“既然有了新的技术条件来支撑‘宅’生活,为什么我们不去完善这些条件,让‘宅群体’幸福感更高,而一定要把他们从家里拖出来呢?”顾骏说。
针对因为基本生活困难才居家不出的“宅群体”,顾骏认为,社会应帮他们创造条件、解决困难,比如创造职业游戏玩家、微博营销等新的就业岗位,实现发展新兴产业和鼓励就业的双赢。
据介绍,在日本,宅群体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受到实业界的重视,很多制造企业都设有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宅群体”的消费状况,并预测其消费取向很可能成为未来趋势。
“‘宅群体’的消费是产业界关注的对象。据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统计,2005年日本‘宅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在5000亿日元左右。我个人认为,近年其经济规模应该已经接近1兆日元。”王建新说,社会应该容忍、赞赏并支持“宅群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使他们因逆反而走向极端。“借用费孝通先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名言,‘宅群体’与其他群体应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标签:新闻时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