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国家公务员 > 考试动态

体制内不逊于公务员的五大选择

编辑:

2013-11-25

选择2 村官及三支一扶

女村官任满如愿入职银行

●王弘,北京某区县村官,目前在银行工作

我是2009年毕业的,当时受经济危机影响,我又是学工科的女生,工作更不好找。后来老师说有个考村官的机会,我想就试试吧。当年村官是第四届招,知道的人不多,我们学校考的人也特别少。我记得自己稀里糊涂就去考试了。印象中试题全是选择题,包含了时事、农业、逻辑等内容,不管会不会全蒙上了。后来竟也考上了。

做村官刚上任,还是比较吃力的。我去的是北部山区,被分配的村虽然是镇政府所在地,但镇政府也挺破的,没有地方住。他们就把一个废弃的卫生院整理了一下,装了几片暖气,放了几张上下铺,厕所都是在院子里临时搭的棚子。到了冬天,院子里的水管都冻住了,还要去大队打水。这种情况过了一年多才有所改善。在工作上,我们做的事比较杂,包括传达信息、做会议记录、写材料等。刚开始,村干部对村官也都很谨慎,后来,看着我们都比较踏实才渐渐没了戒心。

到了第二年,我们那的村官陆陆续续开始报考公务员了。我们那一届已经没有了加分,改成了专门面向村官的岗位。但很多岗位只招一人,竞争压力也挺大。三年满届的时候,我参加了京考,可惜面试没过。去年,我参加了村官专场招聘会,当时来了很多不错的体制内单位,我如愿进了银行。

其实,三年的村官经历让我收获很多,我给做村官的同学的建议是,多干活少说话,工作之余要加紧学习,因为这是一个你很可能会离开的地方。

【专业指导】

做好吃苦准备再去考村官

●张永生,中公教育高级副总裁,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村官及三支一扶一般只面向大学应届毕业生,地方政策的不同,也导致各地冷热程度不均衡。如学生考北京的村官,可以解决北京户口,而以前北京的村官考公务员还可以加分,但现在这一政策取消了,改成了提供定向招考的职位。

而且村官、三支一扶考试的时间、内容,各个地方的差别也比较大,不少省、市甚至县都有自己的考试,且不如公考规范,难度也要低一些,总体备考周期也会短一些。但村官及三支一扶考试也有基本的范围和方式。如村官考试大多是将行测、申论、公共基础知识组合到一起。其中公共基础知识考察的比较多,涉及法律、政治、经济、农村农业知识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在考村官或三支一扶之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结果出现了工作后不适应的情况。想考村官的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选择3 金融银行考试

有的放矢直击银行OFFER

●刘劲松,北京某高校2012届本科毕业生,目前在工商银行工作

我本科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想找金融系统的工作,尤其看重银行。我当时五大行都投了,参加了工行、建行和中行的笔试。

考试之前,我先上网了解了一下银行笔试的考题,找了不少题做。因为我是学相关专业的,所以专业方面没有问题。最头疼的是行测类的题,为此我还报了一个辅导班,学习如何应对这种类似公务员考试的试题。

笔试之后,我收到了工行和建行的面试通知,这两家银行都有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半结构化面试两轮面试。这种面试我之前没有接触过,上网找了一些面经,后来也参加了一个面试辅导班。辅导班的老师主要教我面试时的思路和方式方法,逻辑、言语都有涉及。我觉得收获很大,我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发挥得不错,感觉自己比其他学生的思路更清晰。到了半结构化面试时,面试官的提问很多都是专业方面的,我答得也不错。

我的父母都是在银行系统工作的,我毕业前对银行的工作就比较了解。入职第一年,大学生一般都要在柜台工作。银行的收入虽然不错,但很多时候也挺累的。

【专业指导】

目前中行仍有报名机会

●张峰,中公教育金融人项目总监

金融类企业稳定,待遇好,学生报考的热情一直很高。

金融类企业大致可分为银行和信用社两类单位。银行主要是中建农工交五大行,这五个银行是全国统一考试,包括网申、笔试和面试三个环节。五大行的招聘一般有三次,第一次是秋季校招;第二次是春季校招,春季校招一般是补招;第三次是5月到10月的社会招聘,招聘对象一般是毕业一年内的大学生,但这类员工属于劳务派遣工,劳动关系是和第三方公司签。信用社则一般以省为范畴来招考,一年考一次,也有考两次的。

银行的考试大概都会有行测、英语两科,考试内容也比较相似。此外,还会考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等知识,每家银行的重点不一样;信用社考试各省自主性较强,考试不统一,但大都也包含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等专业内容。从面试看,银行的面试多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办结构化面试两种形式。

目前中国银行还有报名机会,网申在11月下旬,考试在12月份进行。工行、农行、建行还没有开始网申。

标签:考试动态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