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05-11
(二)抓时机,发展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四平八稳,始终均衡地发展,而总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从平衡到不平衡,波浪式地、跳跃式地发展。这样,在发展的形式上必然表现为跳跃式的、台阶式的发展;时间上,经济发展表现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这是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再从平衡到不平衡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三)讲求效益,比例协调,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速度、效益、比例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关键在于依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集约式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其中包括:(1)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2)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3)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4)有利于实现集约化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六、坚持科教兴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提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在认识上的深化。
邓小平以其深邃的战略目光,全新的视角,洞察和分析了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卓越的胆识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到战略高度去认识。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实施科教兴国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加快科技进步。
2.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盛衰、民族强弱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问题。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国家,所以,实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行良性循环。”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2)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3)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一种必然选择,十五大把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华民族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
更多内容请进入:
标签:公共基础知识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