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unw
2012-10-31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公益组织规范化
2012年夏天的多地水灾中,出现相当数量的社会自发公益组织。公众对善款的管理要求很高,而民间慈善机构天生的高效和透明,赢得了民众青睐。因为个别事件,公益组织在去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反思、研判这些事件,对整个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警醒和激励作用。
小微公益组织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怀中心,就在危机重重的2011年,其社会捐赠额猛增了5倍。这些新生代公益组织是中国公益领域的一支新军。它们致力于公开透明的行动,其专业化、职业化理念,至诚务实的坚韧努力,正在公益界树起现代慈善的一个亮丽标杆。
【标准表述】
[问题]:
第一,要加强完善公益组织的管理。
目前我国公益组织管理上存在“严进宽出”的问题,一方面注册很难,进入门槛高;另一方面一旦获得合法身份,就会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政府和行业监管过于宽松。这导致现在一些地方具有官方色彩的“民间组织”影响逐渐减弱,一些风生水起的民间组织却得不到“合法身份”,要打破这种僵局,急需各地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先从观念上端正对民间组织的认识,然后才可能真正为民间组织松绑。
第二,要保持信息公开透明。
目前,我国要求公益组织公开信息的法规,只有一条原则性规定“基金会依照章程从事公益活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但同时出现的问题还有对信息公开要求不够明确,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决不能止于财务“公开透明”,更要表现在合法性、内部治理、项目选择方向以及工作绩效上。长期以来,承自计划时代的慈善组织,不仅财务处于灰色地带,其内部治理、组织文化也缺乏建设公信力的动力,且这方面的改革尤其困难。
最后,要完善公益组织行政成本界定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培育现代公益理念和公益人才队伍上。
面对一些公益组织运作的行政成本能否只能有10%的新情况,很多人产生了怀疑。对这个问题,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怀中心有着直接体验。他们的行政运营费用,占整个资金来源的30%左右。“如果仅仅是把善款分发出去,支出都用不了10%,但发钱是最没有效率的。我们的着力点在服务上,服务有价值,应该给付报酬。”公募权、税收减免等政策也是公益领域关注的焦点。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适应新的现实情况。
在传统观念里,公益就是行善,就是做好事,就是帮助弱者。但现代公益事基于平等关系的相互施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走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整个社会应走出一种观念误区,从业者要避免道德优越感,公众也要保持平常心,不能认为做公益就得自我牺牲,不能谈待遇,这其实就是一种工作。除了观念,更现实和紧迫的还有人才问题。薪酬较低、行业缺乏清晰的职业路径,都让从业者看不到更好的希望,也就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储备人才。
[对策措施]
应该说,公益组织大有可为,只不过,社会大众对任何一个公益组织的信任都是建立在对其执行团队的信任基础上,关键要看其团队成员能否接受现实考验,履行最初的诺言,如公众所预期,以最小的人为折损与内耗为前提,以公平、公正、公开为标准,将集结的爱心、募集的善款、整合的资源,高效率地进行配置,供给最有需要的个人或群体。只有这样,公益组织的公信力才不致于被过度透支。对于目前公益组织存在的问题,总结并提出以下几项建议与措施:
第一,社会组织管理应改变“严进宽出”状态,从重转入转向重监督。《基金会管理条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未能有效得到及时修正和补充,有些条款还是停留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未能与时俱进,不利于基金会整体的长期发展。当下已经发现问题,就应及时予以纠正,并开始逐渐转变管理模式。
第二,公益组织公开信息亟需一整套成熟的解决方案。目前民政部制定的《公益组织信息公开制度》暂未出台,但一部分社会组织在长期运作下也逐渐开始形成了一套“自律”披露准则。这里面尤以大型基金会为代表,它们都在自身人、财、物上进行硬软件升级,同时相对较多地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统一的信息披露。我们认为,方案重点需要注意的是:公开透明不能只侧重捐款人,还要考虑社会其他方面;不能只偏重资金审计、财务报告和项目管理,还要考虑机构运营的总体情况;不能只是在机构官网、基金会中心网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披露信息,还要在更多的特别是网络媒体上公开信息。
第三,进一步研究公益组织行政成本界定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储备。我们认为,可以将运作型与资助型的基金会或公益组织分开,分别划定适宜的成本标准,因为前者要将很大一部分经费花在照料人员的工资方面。研究更贴近现实符合实际的公募权、税收减免等政策也都对公益组织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还要培养新的公益理念,这首先需要打消全社会对公益行业的误解。公益行业非营利主要体现在出钱的人,而不是指从业者的收入,要提高从业者的收入和职业发展空间,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社会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公益行业。
更多精彩内容:2013年公务员考试频道
标签:申论辅导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