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现象类题型解法

编辑:sx_wangha

2013-04-08

【摘要】公务员需要笔试合格后方可进入面试,考生好不容易通过前面的笔试进入面试阶段,谁也不甘心再次阶段被刷下来。那我们到底该怎样顺利通过面试呢?为此,威廉希尔app 公务员频道为广大朋友编辑了“2013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现象类题型解法”,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参考解析】

2011年2月14日,日本公布了2010年GDP值,5万4千7百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以4千4百亿美元的差距落后于中国。至此,日本正式告别了 雄居43年之久的世界经济第二的宝座。这一历史性转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也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倍感鼓舞和振奋。日益崛起的中国正在以其飞一般的发展速度,向 世人证明着自己的实力,体现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的日渐强大,也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优越性。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应用冷静、客观的去看待这个事件,要全面、缜密的分析“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实质。对此,我们要看到,在光环的背后,“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判断还有待商榷。

第一,尽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人口众多,农村地区仍然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第二,尽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但是,人均GDP却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换言之,中国的人口规模是日本的10倍,而总量才刚刚超过。按照 2010年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测算,我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水平,但截至2009年,日本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0美元,存在巨大差 距。

第三,尽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但是,中国的经济结构较日本还存在很大差距。从消费构成看,日本高达60%的消费来自日本国内,而中国的经济增 长主要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从贸易结构看,日本近六成出口产品为高附加值商品,经济多为“绿色GDP”,而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部分是“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

第四,GDP是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但是有很大缺陷。GDP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 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指从实际财富看,日本的海外资产并未列入GDP,而中国的海外投资刚刚起步,更能反映真实国力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并不一定超越 日本。

第五,我国的经济总量获得极大发展,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仍低于GDP总量增长速度。从民生上看,我国教育水平依旧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失业率居高不 下,社保体系尚不完备,医保覆盖面不广,房价上涨过快,科技水平落后,企业创新不足,在产业链中居于弱势地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民生的保障和发 展,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因此,面对“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头衔,中国政府提出我国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尚未改变。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提高警惕。由于世界各国缺乏对中国的了解,“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结果的公布,会使得以往的“中国威胁论”再度抬头。一些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可能会据此提高对中国的“敌对情绪”。另外,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能会趁此提出让中国在一些领域承担更大的责任,比如减少碳排放和改革外汇 政策。这也就是所谓的西方的“中国责任论”,为的是夸大中国在全世界的作用和责任,以减缓、阻碍中国的发展。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这个历史性时期,我们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也要剖析自己的不足,继续发挥优势,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目前中国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就是保障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此,中国政府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其一,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中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其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创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技术的研发应用。比如:风能,太阳能等新前沿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三,关注民生。调低GDP发展目标,将快速增长转变为稳定增长,不再只关注经济增长的绝对数量,而是更加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即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多大程度被老百姓享受到。控制通货膨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差距,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分配的公平性。

总之,中国政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实现“国富”与“民富”共进,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预见,聪明、勤劳的中国人民 定会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更多内容请进入:公务员频道 > 国家公务员 > 辅导资料 > 面试辅导

标签:面试辅导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