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 领导人特稿背后:为何重回群众中去

编辑:

2013-01-04

1975年,习近平去北京读书的时候,他得到了一幅镶着“贫下中农的好书记”的镜框。

与习近平相似,李克强在70年代初来到中国最贫穷的县—— 安徽凤阳,在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他白天下田劳作,夜晚挑灯夜读。新华社特稿说:“他在那里深深了解了什么是贫困和饥饿。”

因为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才干,李克强深得乡亲们拥戴,不久就担任了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

曾经扛水泥的新常委

张德江在1968年从长春市来到延边的汪清县罗子沟公社。他是七队集体户的户长。因为“当地青年都赶不上的吃苦劲头”,张德江在知青中很有威望,并因此成为当时100多名知青中的第一名党员。

俞正声在张家口的无线电厂当技术员。刘云山在农村学校做教师,在农村参加劳动锻炼,他于1975年开始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当了7年“农牧口”记者。

刘云山有一篇报道叫做《夜宿车马店》,因其文风独特的写作手法被当时的新闻界争相模仿,至今仍被中国新闻界视为范文。

不足千字的通讯,生动记录了他夜宿车马店的所见所闻。有一段关于车马店老炊事员周二旦的描写:他一边飞动着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粱)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干,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

新华社还刊发了刘云山一张充满野外气息的工作照:1981年秋在内蒙古敖鲁古雅采访时与鄂温克猎民促膝交谈。

画面中刘云山与穿着同样简朴的猎民席地而坐,头顶是晾晒的猎物,中景是烧水做饭用的柴堆弥漫着青烟。

王岐山也在延安农村插队。正如人们所知,这种经历使他对农村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路向。

张高丽不满3岁时父亲就过世了,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和农民一起上山种田下海捕鱼。

1970年,他从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却被分配到中央大企业石油部茂名石油公司后勤部总仓库当起重搬运工,几乎每天都要去扛水泥,每包50公斤。

后来,张高丽曾用中学时的一首诗与南开大学师生分享自己的“艰辛”经历:“人生道路曲折漫长/不能没有理想/意志是多么的重要/当我孤独无援的时候/它给我力量/它给我希望……”

命运起伏跌宕,是那个时代很多人的共同经历。新常委们的故事和旧照片,在知青论坛中广为传播。很多人由此想起仍然留在农村的知青同伴们,他们中不少人像习近平和李克强一样,在那里成为大队书记。

对于目前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两代人——知青一代和他们的子女,特稿引起的共鸣自然而然。就前者而言,这些领导人就是他们曾经苦挣苦熬的同伴;对于后者来说,他们拥有和自己父母一样的经历,“吃过一样的苦,这些情节我们都很熟悉,因为父母经常会提起。”凤凰网知青论坛的一名版主说。

“这样一代人,经历了上山下乡,了解人民的疾苦。对于践行群众路线,可以说具有很好的基础。”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标签:面试辅导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