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1-03
付费墙,即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的模式。目前,美国报纸网站普遍采取的内容付费模式是计量付费。《纽约时报》免费浏览量为每月10条,《洛杉矶时报》免费浏览量为每月15条。超过限定数量后,付费墙横亘面前,读者就需要为此后的阅读买单了。传媒杂志MediaLife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已有300家报纸建立了付费墙,通过计时、计数等其他方式对在线内容收费。
形式大同小异,付费墙带来的效应却截然不同。
纽约一份名为Newsday的报纸,在建立了付费墙后的3个月里,总共只有35人每周花5美元订阅了其数字内容,其网站的独立访问量同比下降了43%。
与此相似,英国报业集团Johnston,曾在2009年为旗下几个地方报纸竖起付费墙,结果试验在几个月之后取消,因为愿意收费订阅的只有区区几十人。付费墙围起来的,不过是一座无人光顾的“鬼城”。
就在一些人唱衰付费墙,认为其付费模式不符合网络平等、免费获取的精神时,百年大报《纽约时报》却传来了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喜讯:12月23日下午,彭博社分析师预计称,今年《纽约时报》的订阅收入将首次超过广告收入,成为该报第一大收入来源。数据显示,在过去四个季度里,付费墙不仅增加了纽约时报集团旗下《纽约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数字订阅费用,还弥补了下滑3.7%的广告收入。
“不可替代”是收费前提
同样是付费阅读,为何有人风光有人惨淡?
“纽约时报的收费模式获得成功,的确给传统报业发出了鼓舞人心的信号,但并不代表这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模式,可以照搬平移。”传媒专家、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网总编辑陆小华认为,付费是受众对品牌忠诚度的充分体现和报纸影响力的延伸,并不是所有报纸都具备建立付费墙的能力。
陆小华说,以美国为例,付费墙获得初步成功的《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一张是提供深度专业报道的财经报纸,一张是具有百年历史、百万读者的大报,它们都具备了“内容不可替代”及“拥有一批忠实品牌拥趸者”的关键条件。以此为标的,国内的财经、深度解读类媒体是“最有机会”借鉴《纽约时报》付费墙模式的一批媒体。
“投资数字化产品需要资金,继续做好新闻需要资金。”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认为,付费的确是报纸媒体保持产品开发竞争力不得不考虑的办法。不过对于付费的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提出了独特的视角:“付费不一定是读者承担,还可以是第三方付费。”
喻国明认为,除了广告这种最古老的第三方支付方式,门户网站等希望通过报纸内容聚集影响力的第三方,也可以成为为读者的“免费午餐”买单的一方。他认为,在新媒体营造的“大广告”时代,媒体影响力本身就是一种营销资本,媒体不仅要善于“生产”,更要懂得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卖”得更好。
标签:面试辅导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