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0-12-30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社会秩序稳定是统治阶级借以巩固自己统治,维护自己利益的保证和条件。警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社会力量。人民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具体要求是:
1、积极防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发生。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警察机关的职能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社会防范机制。对公民进行法制宣传,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同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人民警察对于已经发生的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坚决予以制止。
2、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警察机关依法坚决打击、制裁那些扰乱、破坏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惩治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
3、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法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人民警察进行社会治安管理活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治安秩序,营造稳定的社会局面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因此,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是警察机关的重要任务。
(三)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积极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保障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公民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名誉及荣誉权;财产权;民主权和其他合法权利。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公民的私有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警察机关及警察人员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人民警察必须依法惩治一切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合法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的违法犯罪活动。
(四)从严治警,提高人民警察的素质
从严治警,加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就是要根据人民警察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依据法律、法规,在警察机关的组织机构、勤务机制、管理方式、教育训练、监督制约、警务保障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管理。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是在政治上、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工作能力上加强教育和训练,按照“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方针,坚持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严格纪律,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为忠诚可靠、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能够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秉公执法,能够应付政治事件和治安事件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要大力加强政法、公安部门的建设和工作,提高这些部门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正规化建设,对公安队伍实行统一、规范、严格的管理,是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促进优良警风的形成,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前提。当前,人民警察队伍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管理的正规化程度不高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必须把人民警察队伍的正规化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的措施,大力加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
(五) 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
人民警察法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武器,是人民警察行使职权的重要法律依据。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是人民警察法制定的目的之一。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确定的。人民警察的权限和职责,是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受法律法规的严格制约。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命于国家,受制于国家法律,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是代表国家行使警察权力。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安全。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人民警察法的立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了根据宪法,制定人民警察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和公民活动的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的基础。人民警察法必须依据宪法而制定,从严格意义上讲,人民警察法的制定实际就是宪法基本精神和宪法有关规定的具体化、法律化。以保证宪法从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到具体条文的贯彻实施。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警察法律法规立法的基础,是警察执法活动开展的根据。警察机关及警察人员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国家实施的活动,所以,作为规范警察行为的警察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国家宪法规定的内容相抵触。
标签:法律法规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