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法治反腐

编辑:

2015-12-04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根治“庸懒散”,还需制度来净化

2.用法治阳光驱散腐败雾霾

3.用法治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4.依法严惩腐败才能彰显法治精神

[开头示例]

1.《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家各抒己见,有人说“富甲天下”,有人说“功成名就”,有人说“高官厚禄”……朱元璋听罢一一摇头,直到听到“畏法度者最快活”时才点头称是。故事蕴含的对“权力”的认识,引人深思。

2.腐败没有特区,反腐没有禁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人人平等是法治的基本原则。我们党代表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对腐败现象决不姑息、对违法违纪现象必查必究。这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维护。

3.邓小平同志指出:“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从目前腐败现象的发生机理来看,权力是腐败的轴心,体制机制的缺陷、制度管理的漏洞是腐败滋生的主要根源。因此,运用法治手段惩治和预防腐败,应当成为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种战略安排。

[结尾示例]

1.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引用过一句名言:“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诚然,敬畏法度、秉公用权,或许会失去锦衣玉食、华屋豪车,但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取得了什么,而在于奉献了什么”。在奉公为民的价值坐标上,领导干部能够开拓更为丰盈的人生空间:挣脱的是名缰利锁的束缚,收获的是有价值有理想的人生;超越的是利益算计的狭隘,赢得的是造福一方的扎实事业。

2.经验告诉我们,钉钉子不是简单的“一锤子”买卖,往往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深钉实,钉牢一颗再钉一颗,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必然大有成效。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既是中央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落实好改革举措,才能全面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目标,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3.“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遵守法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置身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潮,面对种种诱惑和考验,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树立党纪国法红线不能触碰的观念,都要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坚决遏制违纪违法的“破窗效应”,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我们就能正党风、得民心,真正实现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我们就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能从源头上、根本上遏制特权思想、预防权力腐败、维护法律尊严。

【申论命题分析】

自十八大以来,反腐和法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最主要的中心议题是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也说明依法治国会成为政府一个重要的施政方向。反腐与法治这两大主题在历届公考中有多次涉及,申论考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法治社会、社会公平正义、领导干部素质建设、依法治国、法治精神和文化、廉洁文化建设等。

【参考范文】

构建强势反腐的法治轨道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反腐败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因此,应坚持和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加快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用法制约束权力,构建强势反腐的法治轨道,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近年来,反腐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2014年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庄严承诺: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如此强势的反腐举措以及“强式”的反腐表态既表明了中央坚定的决心,也重树了人们战胜腐败的信心,一个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美丽中国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构建这样的中国,真正依赖的是法治的反腐道路。换句话说,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制度,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一个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法治社会。

查处腐败案件,无论如何大快人心,都必须在遵循法治的轨道才算是成功,也只有坚持法治反腐,这种清廉的效果才会可持续。正如李克强总理今天所言:“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

中国的腐败归根结底,是由权力监督不力造成的。从现实来看,治理腐败单靠教育手段是不够的。干部教育和自律是一方面,反腐还是要从完善制度入手,高度的法治化是遏制腐败的最有力武器。建立科学的民主制和科学的预防和惩治体系,创造出腐败分子“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为”的法律制度环境,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不断创新体制,强化监督,才能使反腐败斗争卓有成效。

治理腐败,首先完善并制定新的反腐法规,建立起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其次,改革现行的反贪机构设置,尽快建立起高效廉洁的反贪机构;改革现行举报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利益。再次,建立起科学的监督机制,保证监督有效有力。监督制是民主制的重要内容,如果说“法治”是惩治腐败的重要保证,那么监督则是防止腐败的关键。权力如果不受监督和制约,势必产生腐败。另外,还要建立科学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有效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厉行法治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最终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是政府的选择,也是社会的共识。

获取更多2016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申论指导栏目,我们会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服务于广大朋友!!!

相关推荐:

2016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文化养老  

201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污水处理  

标签:申论指导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