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考申论模拟题: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格局

编辑:sx_xiexh

2014-08-01

北京国考申论模拟题: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格局

一、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答卷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4.所有题目都要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1.1.2010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提出,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010年4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当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随后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在社会上也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可以说,总书记的话既切中了分配不公问题的要害,又指出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

2010年9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第四届新领军者年会(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温家宝表示,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温家宝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还没有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要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并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的发展。在继续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通过经济结构性的改革,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这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对于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温家宝说:"我们将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可持续增长。"

2.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曾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人们之间收入差距不大,但趋于绝对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现阶段国情,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

但也要看到,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的现象,许多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当前,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已成为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在绝大部分百姓的收入来源都是劳动收入的情况下,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提高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收入,扭转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使劳动者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相匹配,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势在必行。

3.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收入差距的测量指标,数值在0至1之间。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至0.4之间为正常状态,达到或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或超过0.6则属于危险状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介绍,对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各机构认识不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47。我国基尼系数在2000年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从20世纪80年代起参与了4次大型居民收入调查。他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

"干得多,挣得少"是许多工薪阶层的共同感受。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从统计数据看,近几年穷人和富人的收入都在增长,但考虑到他们在消费支出上的差异,大量贫困家庭的支出集中在最易涨价的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上,分配差距正呈现危险的'穷降富升'两头拉大趋势。"

4.清华大学教授魏杰、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等人说,长期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一直存在着"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收人高低靠的不是聪明才智和勤奋劳动,而是靠"抢身份"和"抢行业"。如果能"抢"到电力、电信、石油、金融、烟草等垄断行业,或是"抢"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身份,就等于"抢"到了高收入、高福利、高阶层。

许多人对以垄断和"身份"为代表的"权利分配"表示极端不满。他们认为,国家必须弱化权利在分配格局中的作用,合理调整各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才能降低社会矛盾"燃点",实现和谐与稳定。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截至2008年底,机关公务员退休金是企业的2.1倍,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是企业的1.8倍。

专家们认为,这种依赖于政策保护和资源垄断的"权利分配",有悖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严重侵害了个人发展权,扭曲了收入分配格局。其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间造成收入悬殊落差的同时,也在人们心里划上了一道深深的鸿沟。

5."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造成了国民大量"隐性收入"的存在,使得社会财富底数不清。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工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只有1/3,国家能够监控的只有"白色收入",这意味着大量收入脱离了所得税调节范围,游离于监管之外。

由于收入分配渠道复杂,同时缺乏基础性的国民收入记录制度,我国居民的收入渠道也呈现五花八门的状态。2010年5月,在对全国15个省区市的调查中,大量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群众比较认同可以用白色、黑色、灰色、血色、金色5种"颜色收入"来概括当前形形色色的收入。

5种"颜色收入"既相对独立,也有交叉的地方。具体来讲,"白色收入"指正常的工资、福利等合法收入;"黑色收入"指通过贪污受贿、偷盗抢劫、欺诈贩毒等违法手段获得的非法收入;"灰色收入"指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收入,在我国当前非常普遍;"血色收入"指那些突破人类文明底线,以牺牲他人的生命和用鲜血榨取的收入,如黑砖窑、黑煤窑等;"金色收入"指利用黄金、股票、期货等资本获得的收入。

专家认为,这5种"颜色收入"既依据了收入的合法性,也参考了社会道德标准,基本概括了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是一种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形象化的描述当前收入的表达方式。

6.年终将至,盘点收入成为热门话题。人们发现,试图通过付出更多劳动来提高收入,似乎变得越来越难。某广西农民工说:"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元,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

不是劳动差别大,而是赚钱的方式不同。企业主当然也要付出劳动,但他们赚钱主要依赖所投入的资金、厂房和设备,属于资本所得;而普通工人赚钱只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之间存在差距也正常,但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发很多问题。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警戒线,并逐年上升。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资本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过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认为,这种利润侵蚀工资、机器排挤劳动的现象,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更不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如果老百姓没多少钱可以用来消费,出台再多的刺激政策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7.赵刚在一家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任部门经理,税后年薪80多万元,加上房补、车补、书费、健身费、休假补贴、补充养老保险以及各种临时性的"福利",实际收入在百万元以上。

赵刚的高中好友小灿在中部一个地级市的加工企业上班,企业效益好,他年工资总额4万多元,在当地属高收入。"收入的1/3还房贷,1/3供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国家说扩大消费,可靠这点儿工资收入,不顶事儿!"他说生活压力很大。

赵刚的小学同学王培仍在老家务农,天暖种地、养鱼,天冷去铁路打零活,一年到头累得要命,纯收入只有2万多元,还不抵赵刚工作一星期。

三个人收入悬殊的现状,正是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真实写照。

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0年已达到3.33:1,"落差"幅度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与制造加工业工资水平差不多,但随着垄断地位的加强,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已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说。

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并不完备,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基本上都受控于政府部门,市场价格难以形成,交易价格往往是扭曲的。以低价获得矿山、土地等要素的企业会轻而易举地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而相关管理部门会以寻租等方式,从中获取大量灰色收入。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长期研究"灰色收入"问题,他曾对全国几十个市县的2000多名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家庭收支情况做了调查,发现部分高收入居民存在大量"隐性收入"。调查证明,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被统计到的收入估计高达4.8万亿元,遗漏主要发生在占城镇居民家庭10%的高收入户,占全部遗漏收入的3/4。

8.近年来,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纷纷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2010年4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等,作为2010年改革的十大重点之一进行部署。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出台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削减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根在破除垄断。现在国家的政策正逐步到位,前景令人期待!"

财政部印发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税前280万元人民币。"限薪令"出台后,中国铝业、武钢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高管层表示带头减薪。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纷纷跟进,要求金融企业高管切实"管"好自己。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说,高管高薪问题源于制度缺陷,既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薪资制度,不能仅限于"道德层面"的约束。除高额正式薪酬外,各种高管职务消费、隐性消费数量惊人且不透明,极具随意性,为全社会所诟病。

9.2010年,收入分配话题每每触动着公众的神经。近年来,随着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被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加速展开。

我国关于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研究早在2004年已经启动,仅2007年至2009年间就曾先后6次举行征求意见讨论会。按照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的说法,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初衷和核心应该是"不能让富的愈富,穷的愈穷"。

与这一追求形成的鲜明对照是让人尴尬甚至无法接受的社会现实。在联合国有完整的统计数据的150个国家中,基尼系数超过0.49的不超过10个,中国便是其中之一。基尼系数越高,意味着社会财富越集中,即"富的愈富,穷的愈穷"。我国GDP居全球第二位,可基尼系数却与世界上几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为伍。

在杨宜勇看来,"收入分配问题,早一些时间解决可能没有实力,太晚解决可能错失很多机会,导致问题积重难返,现在解决正是时候"。

以前,收入分配改革特别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说到底要靠财力,而过去国家没有这个财力。近年来,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家财政已由建设性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由项目性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变。

杨宜勇研究发现,近两年群体性事件数量的攀升,大多与收入分配问题相关。他分析认为,国有垄断性企业员工的高收入的确是城市民众眼中"最不公平的一块"。但是,当前我国最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仍是城乡二元结构,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对总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占60%以上。

杨宜勇2010年在"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收入差距过大、分配秩序混乱、制约机制缺失等。在明确缩小收入差距这一方向后,杨宜勇总是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0.2010年春,《求是》杂志发表温家宝总理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文章称,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分配格局。2010年8月下旬,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在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专题调研报告》中也提及,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

亚洲开发银行在2010年发布的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为8.17亿。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3.03亿人被归为"底层中产阶级",即经济状况略强于贫困人群,一旦遭遇任何重大危机,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的人群。而来自国内社会阶层研究的顶尖研究团队--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的同类研究显示,我国的"中间阶层"占比为23%。官方在2004年曾有一个标准,即人均年收入2万元,即户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即是中等收入。当时约有20%的群体达到这个标准。

可见,与中间阶层人口应该达到60%至70%的标准相比,我国当前的社会结构远非理想中的"橄榄形"。

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中,中低收入阶层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杨宜勇认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与否,"都不叫改革",因为那是"约定俗成的"、"有规制的"。而个税如果能从过去的分向征收变为综合征收,才是"真改革"。综合征收,即以一家人为单位计算征收。比如一个穷人家只有一个人工作,他就要纳税3000元,但按一家三个人算,他就可以更少地纳税甚至不纳税。

这样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才是杨宜勇所乐见的"改变分蛋糕的方式,让居民吃到更多的蛋糕"。

11.目前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从1980年第一次制定以来,已修订了五次。本次修订是第六次。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形势、人民收入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仅73亿元,2008年增加到3722亿元。个人所得税收人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1.4%上升至2008年的6.4%。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人总额约4800亿元,而全国税收总额约7.3万亿元。个税收入只占全国税收的6.5%左右。虽然是中国第四大税种,但个税收入在中国财政总收入中占的比重并不大。因此中国个税改革的空间是很大的。

2011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我国将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随后在2011年3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并确定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及调整级次级距的改革方向。这次会议同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3月20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表示,2011年我国将进一步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合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

申论要求

1.阅读给定资料,概括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语言简洁,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3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10,针对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偏低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要求:条理清晰,建议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400字。

3.阅读给定资料,谈谈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字数不超过400字。

4.根据给定资料,以"切好收入分配这块'蛋糕'"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从实际出发,论述全面,分析透彻,思想深刻,字数1000-1200字。

1.1.2010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提出,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010年4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当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随后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在社会上也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可以说,总书记的话既切中了分配不公问题的要害,又指出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

2010年9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第四届新领军者年会(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温家宝表示,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温家宝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还没有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要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并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的发展。在继续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通过经济结构性的改革,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这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对于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温家宝说:"我们将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可持续增长。"

2.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曾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人们之间收入差距不大,但趋于绝对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现阶段国情,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

但也要看到,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的现象,许多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当前,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已成为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在绝大部分百姓的收入来源都是劳动收入的情况下,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提高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收入,扭转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使劳动者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相匹配,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势在必行。

3.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收入差距的测量指标,数值在0至1之间。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至0.4之间为正常状态,达到或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或超过0.6则属于危险状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介绍,对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各机构认识不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47。我国基尼系数在2000年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从20世纪80年代起参与了4次大型居民收入调查。他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

"干得多,挣得少"是许多工薪阶层的共同感受。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从统计数据看,近几年穷人和富人的收入都在增长,但考虑到他们在消费支出上的差异,大量贫困家庭的支出集中在最易涨价的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上,分配差距正呈现危险的'穷降富升'两头拉大趋势。"

4.清华大学教授魏杰、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等人说,长期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一直存在着"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收人高低靠的不是聪明才智和勤奋劳动,而是靠"抢身份"和"抢行业"。如果能"抢"到电力、电信、石油、金融、烟草等垄断行业,或是"抢"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身份,就等于"抢"到了高收入、高福利、高阶层。

许多人对以垄断和"身份"为代表的"权利分配"表示极端不满。他们认为,国家必须弱化权利在分配格局中的作用,合理调整各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才能降低社会矛盾"燃点",实现和谐与稳定。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截至2008年底,机关公务员退休金是企业的2.1倍,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是企业的1.8倍。

专家们认为,这种依赖于政策保护和资源垄断的"权利分配",有悖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严重侵害了个人发展权,扭曲了收入分配格局。其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间造成收入悬殊落差的同时,也在人们心里划上了一道深深的鸿沟。

5."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造成了国民大量"隐性收入"的存在,使得社会财富底数不清。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工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只有1/3,国家能够监控的只有"白色收入",这意味着大量收入脱离了所得税调节范围,游离于监管之外。

由于收入分配渠道复杂,同时缺乏基础性的国民收入记录制度,我国居民的收入渠道也呈现五花八门的状态。2010年5月,在对全国15个省区市的调查中,大量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群众比较认同可以用白色、黑色、灰色、血色、金色5种"颜色收入"来概括当前形形色色的收入。

5种"颜色收入"既相对独立,也有交叉的地方。具体来讲,"白色收入"指正常的工资、福利等合法收入;"黑色收入"指通过贪污受贿、偷盗抢劫、欺诈贩毒等违法手段获得的非法收入;"灰色收入"指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收入,在我国当前非常普遍;"血色收入"指那些突破人类文明底线,以牺牲他人的生命和用鲜血榨取的收入,如黑砖窑、黑煤窑等;"金色收入"指利用黄金、股票、期货等资本获得的收入。

专家认为,这5种"颜色收入"既依据了收入的合法性,也参考了社会道德标准,基本概括了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是一种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形象化的描述当前收入的表达方式。

6.年终将至,盘点收入成为热门话题。人们发现,试图通过付出更多劳动来提高收入,似乎变得越来越难。某广西农民工说:"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元,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

不是劳动差别大,而是赚钱的方式不同。企业主当然也要付出劳动,但他们赚钱主要依赖所投入的资金、厂房和设备,属于资本所得;而普通工人赚钱只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之间存在差距也正常,但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发很多问题。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警戒线,并逐年上升。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资本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过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认为,这种利润侵蚀工资、机器排挤劳动的现象,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更不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如果老百姓没多少钱可以用来消费,出台再多的刺激政策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7.赵刚在一家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任部门经理,税后年薪80多万元,加上房补、车补、书费、健身费、休假补贴、补充养老保险以及各种临时性的"福利",实际收入在百万元以上。

赵刚的高中好友小灿在中部一个地级市的加工企业上班,企业效益好,他年工资总额4万多元,在当地属高收入。"收入的1/3还房贷,1/3供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国家说扩大消费,可靠这点儿工资收入,不顶事儿!"他说生活压力很大。

赵刚的小学同学王培仍在老家务农,天暖种地、养鱼,天冷去铁路打零活,一年到头累得要命,纯收入只有2万多元,还不抵赵刚工作一星期。

三个人收入悬殊的现状,正是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真实写照。

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0年已达到3.33:1,"落差"幅度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与制造加工业工资水平差不多,但随着垄断地位的加强,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已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说。

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并不完备,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基本上都受控于政府部门,市场价格难以形成,交易价格往往是扭曲的。以低价获得矿山、土地等要素的企业会轻而易举地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而相关管理部门会以寻租等方式,从中获取大量灰色收入。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长期研究"灰色收入"问题,他曾对全国几十个市县的2000多名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家庭收支情况做了调查,发现部分高收入居民存在大量"隐性收入"。调查证明,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被统计到的收入估计高达4.8万亿元,遗漏主要发生在占城镇居民家庭10%的高收入户,占全部遗漏收入的3/4。

8.近年来,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纷纷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2010年4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等,作为2010年改革的十大重点之一进行部署。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出台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削减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根在破除垄断。现在国家的政策正逐步到位,前景令人期待!"

财政部印发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税前280万元人民币。"限薪令"出台后,中国铝业、武钢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高管层表示带头减薪。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纷纷跟进,要求金融企业高管切实"管"好自己。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说,高管高薪问题源于制度缺陷,既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薪资制度,不能仅限于"道德层面"的约束。除高额正式薪酬外,各种高管职务消费、隐性消费数量惊人且不透明,极具随意性,为全社会所诟病。

9.2010年,收入分配话题每每触动着公众的神经。近年来,随着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被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加速展开。

我国关于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研究早在2004年已经启动,仅2007年至2009年间就曾先后6次举行征求意见讨论会。按照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的说法,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初衷和核心应该是"不能让富的愈富,穷的愈穷"。

与这一追求形成的鲜明对照是让人尴尬甚至无法接受的社会现实。在联合国有完整的统计数据的150个国家中,基尼系数超过0.49的不超过10个,中国便是其中之一。基尼系数越高,意味着社会财富越集中,即"富的愈富,穷的愈穷"。我国GDP居全球第二位,可基尼系数却与世界上几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为伍。

在杨宜勇看来,"收入分配问题,早一些时间解决可能没有实力,太晚解决可能错失很多机会,导致问题积重难返,现在解决正是时候"。

以前,收入分配改革特别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说到底要靠财力,而过去国家没有这个财力。近年来,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家财政已由建设性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由项目性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变。

杨宜勇研究发现,近两年群体性事件数量的攀升,大多与收入分配问题相关。他分析认为,国有垄断性企业员工的高收入的确是城市民众眼中"最不公平的一块"。但是,当前我国最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仍是城乡二元结构,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对总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占60%以上。

杨宜勇2010年在"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收入差距过大、分配秩序混乱、制约机制缺失等。在明确缩小收入差距这一方向后,杨宜勇总是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0.2010年春,《求是》杂志发表温家宝总理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文章称,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分配格局。2010年8月下旬,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在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专题调研报告》中也提及,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

亚洲开发银行在2010年发布的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为8.17亿。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3.03亿人被归为"底层中产阶级",即经济状况略强于贫困人群,一旦遭遇任何重大危机,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的人群。而来自国内社会阶层研究的顶尖研究团队--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的同类研究显示,我国的"中间阶层"占比为23%。官方在2004年曾有一个标准,即人均年收入2万元,即户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即是中等收入。当时约有20%的群体达到这个标准。

可见,与中间阶层人口应该达到60%至70%的标准相比,我国当前的社会结构远非理想中的"橄榄形"。

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中,中低收入阶层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杨宜勇认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与否,"都不叫改革",因为那是"约定俗成的"、"有规制的"。而个税如果能从过去的分向征收变为综合征收,才是"真改革"。综合征收,即以一家人为单位计算征收。比如一个穷人家只有一个人工作,他就要纳税3000元,但按一家三个人算,他就可以更少地纳税甚至不纳税。

这样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才是杨宜勇所乐见的"改变分蛋糕的方式,让居民吃到更多的蛋糕"。

11.目前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从1980年第一次制定以来,已修订了五次。本次修订是第六次。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形势、人民收入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仅73亿元,2008年增加到3722亿元。个人所得税收人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1.4%上升至2008年的6.4%。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人总额约4800亿元,而全国税收总额约7.3万亿元。个税收入只占全国税收的6.5%左右。虽然是中国第四大税种,但个税收入在中国财政总收入中占的比重并不大。因此中国个税改革的空间是很大的。

2011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我国将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随后在2011年3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并确定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及调整级次级距的改革方向。这次会议同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3月20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表示,2011年我国将进一步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合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

申论要求

1.阅读给定资料,概括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语言简洁,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3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10,针对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偏低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要求:条理清晰,建议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400字。

3.阅读给定资料,谈谈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字数不超过400字。

4.根据给定资料,以"切好收入分配这块'蛋糕'"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从实际出发,论述全面,分析透彻,思想深刻,字数1000-1200字。

正确答案:

1.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前我国存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3)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一些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举获取高额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收入和福利。而这些过高收入与员工的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真实业绩并不相符。(4)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被称之为"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的部分,往往难以统计,也难以纳入收入调节范围。

【评析】

本题要求对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进行概括,由于材料所列的是大量事例与发言,这就更加能够考查考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在给定资料中,可以很容易看出反映的是社会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但还需对其做具体的阐释,及分配不合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材料所举事例,可以归纳出所涉及的具体问题: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垄断行业收入太高,"灰色收入""隐形收入"等不合法收入大量存在等。

这份答案将涉及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并且对材料所举事例进行了提炼与总结,从而组成了一份高度精练、内容全面、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可见考生具有很强的分析概括能力和优秀的整合筛选资料能力。

2.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制约我国中等收入者阶层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收入长期偏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十分重要的就是要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二是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积极引导人们自主创业,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为更多社会成员提供创业的机会和平台。认真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三是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把低知识水平、低技能的劳动者提升到高技能的劳动岗位上,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四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力度,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

【评析】

本题要求考生归纳出在扩大中等收入比重的问题中,需要做好的几个问题。解答这一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出发,根据材料所反映的相关问题,以及给定资料10所反映的中等收入者偏少的问题,认真对其整理归纳,提出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鼓励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等措施。

采用"一是……二是……"的作答方式,可以使答卷的层次清晰明了、结构紧凑,阅卷老师也能很快地明白行文的结构脉络,这样的层次结构,加上内容的具体以及言语的精炼等优点,就可以使答案取得高分。

3.分配公平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首先,分配不公制约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分配不公造成收入差距过大,是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违背的。注重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其次,分配不公阻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由于高收入者消费需求增长空间不大,而低收入者虽有消费需求,但无力增加消费支出。结果就会出现"有钱的人不想消费,想消费的人没钱"的局面。再则,分配不公抑制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会导致激励机制扭曲,使部分低收入者对通过勤奋劳动改善处境失去信心,从而丧失工作和创造的激情,使社会发展丧失活力。此外,分配不公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包括许多群体性事件,很多都源于分配不公引起的贫富差距悬殊。分配不公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并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评析】

本题要求分析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这也是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对材料进行深层挖掘的能力。答案开头一句就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观点:分配公平不仅是经济利益调节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然后用"首先""其次""再则""此外"四个层次对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还不忘总结:"分配不公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并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份答案采用"总一分一总"的形式,让人一目了然,说理又符合现实,是一份合格的答案。

4. 调节过高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近些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贫富差距加大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要求改革分配制度的呼声也很高。那么,为什么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公平感似乎还强了呢?

原来,分配不公看起来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实际上,有些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比如,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就是导致城乡之间分配不公的又一主要原因。另外,由于自然、历史等客观条件形成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也是造成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机制还不到位,以及相关政策不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造成了分配差距呈现"穷降富升"的趋势。当前,调节过高收入,切好分配收入这块"蛋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任务迫在眉睫。

一、必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步伐,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引入竞争。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使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在垄断行业的权益得到保障。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

二、必须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广大群众对收入差距拉大有意见,其实并不是对合理、合法的收入有意见,而主要是对通过违规、违法行为获得巨额财富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强烈不满,对这些非法收入要坚决取缔和打击。应堵住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领域的漏洞,深入治理商业贿赂。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内幕交易、操纵股市、制假售假、骗贷骗汇等经济犯罪活动,切断违法违规收入渠道。

三、要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建立健全鼓励和引导社会捐赠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对公益事业的捐赠款项实行全额税前列支或抵扣。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民间自愿捐赠活动,吸纳社会资金帮助困难群体,推动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四、要加大税收的调节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减少税收流失。

有一位思想家说过:"财富的公平分配是人类社会至高无上之美德。"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亿万人民将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共同奋斗的过程中,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缓解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充满期待。

【评析】

该文主题非常鲜明,紧紧围绕调节过高收入展开叙述。开篇提出了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紧接着简要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改善社会分配不公这一问题需要调节过高收入。接着,考生从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加大税收的调节作用等四个方面对调节过高收入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并在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全面地说明。最后进一步叙述了收入分配的重要性以及对解决这一难题充满期待。

这是一篇层次清晰、有条有理的文章,阅卷老师能很快从文章的框架中读懂所要阐述的中心思想。总之,这是一份优秀的答案

相关推荐:

北京2014年公务员申论复习参考题答案解析

北京2014年公务员申论复习参考题练习

标签:申论模拟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