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10-18
活动6【作业】(六)课后作业
片段训练:请就刚才的交流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句子。
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活动7【讲授】板书设计
郭沫若改字 —— 不同情感
文字修改 王若虚改句 —— 不同意味
咬文嚼字 贾岛“推敲”—— 不同意境
苏轼《惠》诗——正面
联想意义
“套板反应”——反面
8 咬文嚼字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8 咬文嚼字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猜字谜:
皇帝新衣——袭 格外大方——回 四个人搬木头——杰
引出思考: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那么由汉字组成的语言呢,又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趣事。
……(学生谈论)
对待语言应具备严谨的精神(教师观点小结)
活动2【导入】(二)了解作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活动3【讲授】(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这篇文章在讲什么?
“咬文嚼字”。
2、“咬文嚼字”是什么意思?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贬义。
3、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而作者为什么要用它来作为观点?请从文中找找理由。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明确: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却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活动4【讲授】(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明确:①郭沫若改字:“是”和“这” ② 王若虚改句
③“推敲”的典故 ④苏轼《惠》诗
⑤“套板反应”
2、具体分析以上示例:
①郭沫若改字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修改前后句子的不同。)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见PPT)
②王若虚该句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修改前后句子的不同。)
明确: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失败案例
(见PPT)
补充示例: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案例。
总结: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表达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③“推敲”的典故
(见PPT)
明确: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提出新看法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个人见解。
⑴找出文中作者的新看法及理由。
⑵ 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讨论,解释合理即可)
总结: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只要蕴含的意境合乎情境,都是可以的。
小结:以上三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必须要咬文嚼字。
④苏轼《惠》诗
(理解诗句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见PPT)
⑤“套板反应”
(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提炼作者的观点。)
⑴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
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反对。“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小结:这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咬文嚼字还应运用联想,具有创新意识。
3、作者举的这些例子是否具有代表性,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
明确:从选材内容来看,这些例子一方面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关于联想意义;从修改效果来看,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
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活动5【活动】(五)交流拓展
请同学举例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与同伴分享交流,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总结: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活动6【作业】(六)课后作业
片段训练:请就刚才的交流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句子。
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活动7【讲授】板书设计
郭沫若改字 —— 不同情感
文字修改 王若虚改句 —— 不同意味
咬文嚼字 贾岛“推敲”—— 不同意境
苏轼《惠》诗——正面
联想意义
“套板反应”——反面
上文为大家推荐的高三语文咬文嚼字说课稿范例,大家仔细阅读了吗?祝大家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三语文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