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二语文说课稿

高二下学期语文雨巷说课稿范文2016

编辑:sx_gaohm

2016-04-15

只有学好了语文,打好了基础,才能使各科学起来不费力。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下学期语文雨巷说课稿范文,希望你喜欢。

一、 说教材

《雨巷》是鲁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里的文章,它和郑愁予的《错误》共同组成一个文本,《新诗二首》,由此可以看出,《雨巷》是作为新诗的代表,来和高中学生接触的,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新诗情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新诗。

鲁教版的教材,又是按一个一个主题组织文本的,他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所以每一篇文章,我们都应作为审美的对象来学习。《雨巷》放在了《美的真谛》这一单元,那么《雨巷》就得作为一种美让学生来欣赏来探索。那么《雨巷》美的真谛是什么呢?这就是我和学生共同学习的重点。正因为探索《雨巷》的美是重点,那么怎样探索也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二、 说目标

根据鲁教版教材的设计,根据《雨巷》的诗歌特点,根据高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说说我的教学目标的安排。

高中学生对诗歌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正是朦胧的青春年龄,他们最愿意抒情,所以他们也最喜欢抒情性很强的诗歌。所以,《雨巷》这首诗,在一课时内就可完成教学。

学生虽然喜欢诗歌,特别是新诗,但由于高考写作的诗歌除外,学生接触新诗很少,也可能由于中国的新诗变化太频繁,所以学生虽然喜欢,但了解不多,所以这堂课的知识目标应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新诗的情况。这个目标可以课前预习时完成。让学生上网查找了解,或给学生打印出来让他们阅读交流。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美的真谛》,《雨巷》又是一首节奏性很强的新诗,所以就应该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能力,以及通过诵读来感知诗歌音乐美的能力;《雨巷》是一首抒情作品,她的抒情是含蓄的,朦胧的,所以应培养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朦胧感情的能力;《雨巷》的抒情是通过形象来完成的,这种形象是具体的画面,这种画面又形成一种意境。所以应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创作来感悟意境美的能力。

《雨巷》这首诗,虽然朦胧但不晦涩,虽然哀怨但不低沉,虽然有爱情情但不露骨,虽然彷徨但不幻灭,它的语言是古典的美,它的感情是美丽的忧伤。所以学生学这首诗,他们会得到美的愉悦,他们会丰富自己的感情,他们会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他们会纯洁自己的性灵。

三、说教法

由于这首新诗是作者1927年的作品,他讲究诗歌的节奏,他通过词语的重叠,反复,押韵来形成一种舒缓的节奏,所以在体会音乐美时,就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诵读,配乐朗诵,以及比较诵读来完成。

由于这首诗的抒情是象征性,是朦胧,所以在体会感情时,同过整体感知,反复涵咏,意象比较,创作意境来品味。

这首诗的意象是古典的,这是诗的意境是迷离,灰暗而又淡雅的。所以在体会意境时,通过比较画画的色彩、空间、景物的选取来体会。通过比较散文描写的语言特点,景物的刻画来完成。

四、 说过程

1、导语:由于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再别康桥》是同一时代的诗歌,在风格有很多相似,在第一册走进自然单元中学生已经学过,他们都能背诵,又都非常喜欢,所以,我就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导入学习戴望舒的《雨巷》。

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曾经跟随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今天我们再撑着油纸伞跟随另一位诗人走进江南的《雨巷》,去逢着一位丁香般的姑娘……

2、整体感知:

感知音乐之美

我不准备先入为主地创造音乐画面氛围,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诵读体会,让他们给这首诗歌陪上音乐,再试着让学生配乐朗诵,然后比较配乐效果。从而体会出诗歌的整体音乐节奏。是舒缓,是急促?是忧伤,还是愉快?

感知情感之美

在感知音乐节奏的基础上,再通过诵读感知诗歌的整体氛围和感情基调,这可从音乐节奏中和作者的语言中体会,因为音乐是舒缓的,语言是忧伤的。这感情基调也必然是“愁怨,忧愁,凄清,惆怅,迷茫。”这些词,诗歌中就有,学生很容易体会出。

感知意境之美

在整体感知了诗歌的感情和音乐基调后,再进一步想象创作整体画面。让学生通过诵读,沉潜在诗歌的氛围中想象创作,让学生作画,当然课堂上不可能有画笔,可以让学生说出,画什么样的景物,画什么样的色彩,是画成油画呢?还是画成水彩?是画成中国写意呢?还是画成中国工笔?

或者用散文的语言描写,描写一幅画面,描写一段文字。让同学们比较谁描写的精彩,谁描写除了诗歌意境。

3、比较涵咏

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再通过换韵、换字、换词、换意象,来进一步比较体会诗歌的音韵特点,语言的准确,意象的恰当,从而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和意象意境之美,也就更深入地探索出了《雨巷》美的真谛。,

比较涵咏音韵之美

《雨巷》在音韵上用了叠词、复沓、押韵手法,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些手法的特点,可以用换词,去词,换韵,去韵的方法来体会。例如叠词:彷徨(走)、彳亍(慢走)、芬芳(馨香)等。问如果把这些词换成括号里的词会有什么效果?不换又有怎样的意味呢?这样一比较就可体会出叠词的舒缓的音乐性。再如复沓:“悠长、悠长”,去掉一个词,让学生比较效果。就很容易感受出,复沓的节奏性和抒情性。

比较涵咏动词的准确

诗歌是凝练的艺术,她讲究练字,古典诗歌如此,新诗也是如此,特别是诗歌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很讲究一个练字。《雨巷》中有几个动词用的也很凝练。为了让学生体会,可以用换字法。例如:撑——举、逢——遇、飘——飞、消散——消失等,通过比较让学生自己体会出用词的讲究。从而也培养学生写作的一丝不苟。

比较涵咏意象的美丽

诗歌是通过客观景象,或者想像的景象来抒发情绪和情感的,什么样的景象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就得用相应的景象来抒发。所以诗歌的意象是解读诗人感情的客观景象。为了探究《雨巷》的意象之美,以及通过意象来体会诗人的感情,也可以用换意象的方法来把握。举例:  姑娘 ——少女 、  雨巷——小路、丁香——荷花或腊梅等  、油纸伞——小花伞   梦——雾。让学生比较两种意象的不同的审美效果和负载的情感。

例如:雨巷是悠长、古老、灰暗、迷离、朦胧的,它蕴含着诗人的彷徨、失望、忧愁、等暗淡的情绪,而小路是曲折、遥远、清晰的,它负载着一种思念、飘荡、怀远的感情。

再如:丁香是紫色的,给人的感觉是神秘的、含蓄的,而且在古诗词中丁香又是愁心的象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荷花是粉红或洁白的,给人的感觉是清高脱俗,美丽自赏。

再有油纸伞,做工是精细古老的,颜色是古铜色,所以给人的情绪是怀旧,思念,伤感。而小花伞则是新朝的,现代的,颜色是鲜亮明丽的。给人的感觉是浪漫的、美好的。

小结: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美丽的忧伤,我们已经通过诵读和涵咏领略了它的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和意境之美。当然它这种美是伤感的。我们不能为了美而学戴望舒的伤感。毕竟他有那个时代的情绪背景,同学们可以课下再深入地了解戴望舒。也可以阅读一下戴望舒的其他诗作。学习他高洁的审美情趣,学习他高尚的爱国情怀。

板书设计

《雨巷》

音乐之美:舒缓   悠长    抒情   幽怨

感情之美:惆怅   感伤    希望   失望

意境之美:怀旧   悠远    朦胧   迷离

作业布置

1、读郑愁予的《错误》和《雨巷》比较意象、比较节奏、比较情感。

2、背诵《雨巷》并将《雨巷》改写成一篇500多字的散文。

3、学着写一首新诗,老师范例:

打伞

出门举一把伞

不是怕雨淋湿干枯的心情

不是怕雨淋透单薄的梦

夏日的阳光

瓢泼进每一寸风景

透明了树的影子

透明了楼的窗子

甚至透明了枝上的蝉鸣

我怕阳光也把我的真实

透明在光天化日之下

长出一树流言蜚语

四,说效果

一般在讲这首诗时,都喜欢先入为主地给学生放上音乐,放出画面,创造课堂氛围,学生不用自己体会文字,就知道了这首诗的节奏和基调。这样会抹杀学生自己的感知能力。所以我一上课不给学生创造氛围,先入为主地引导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诵读体会,自己配音,自己比较,学生是很积极的,他们有了自己的创作。再说这首诗本身不难体会,学生也非常喜欢,我在讲课时,学生们的积极性是很高的。

当然在体会意境时,再用散文的语言描绘时,有的同学描绘不出来,语言表达不太好,还有的描绘出明丽的色彩。这就要多比较,多描写。

在换词比较时,学生们很积极,他们能说出不好或好,但有时说不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就要引导,鼓励。

总之,我喜欢诗歌,我也希望学生喜欢诗歌,我更愿意和学生共同欣赏诗歌,共同创作诗歌。在和学生欣赏和创作的时候,可能有不足之处。请评委老师多多指正!

高二下学期语文雨巷说课稿范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2016高二下册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

高二语文下学期哈姆雷特说课稿格式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