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4-04-21
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内容。这一节课内容较多且难度大,大量的专业名词和实验推导过程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节内容我分为两个学时,第一个学时重在介绍概念和杂交试验过程,第二课时推论和讨论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的第一课时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又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2的重点内容。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接着介绍了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然后介绍了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与原教材比较,有了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对实验过程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发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 其次,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完全是根据孟德尔的推理得出的。
最后,在讲述孟德尔探究方法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对问题的分析。 1.2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1.3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2 学情分析
后代的许多特性与亲代相似,是随处可见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的知识与本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学习的必要的数学知识,如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有关二项式幂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本章毕不可少的基础。 3 教学目标设计
3.1 知识目标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3.2 能力目标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4 教学方法设计
问题引领诱发探究心理---分析、推理解释性状分离的现象---模拟实验突破思维的难点---分析测交实验,领悟假说-演绎法---归纳、概述分离定律---技能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5 教学过程概述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学生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回答。 讲述:简介孟德尔。
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
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讲述:结合挂图、课件和学生的回答,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
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 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获得真正的杂种;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
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讲述:结合上述内容,引导学生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 〖讲述〗利用挂图让学生比思考边讲解。 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讲解:孟德尔8年一共做了很多种性状,其中非常有成就的是7对相对性状,发现显性和隐性不是偶然的,它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另外它还带有普遍性,而且F2代还带有特定的比例,大致都在3:1左右。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教师结合图1-5讲解孟德尔的解释 1.遗传因子是 独立存在的. 互不融合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3.F1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引出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
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组合的能出现F23∶1的结果吗?
〖提示〗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模拟实验:
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
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的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 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
2.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确保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
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
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 介绍假说—演绎法。 四、分离定律
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技能训练
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课堂练习:书本8页
3
6、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在学生答问、质疑、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建构新概念和新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但由于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并且师生互动场合较多,在教学时间上可能略为紧迫,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组织教学能力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三生物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