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三历史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说课稿:甲午中日战争

编辑:sx_haody

2014-09-15

人教版高中历史说课稿:甲午中日战争

一、说教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六、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高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及经过;

2.《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初中因为普遍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学生对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高中的校情和学情,我设计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掌握日本发动这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背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这个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如何逐渐加深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引导学生明白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是围绕着“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三部曲展开的,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学习历史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运用讲授法、对比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学习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进行问题探究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战争背景

(三)战争经过

(四)战争结果及影响

(五)课堂深化

(一)导入新课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一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目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大海战》小视频

(二)战争背景

通过 佐田自茅在1870年写的《征韩论》的一段材料 引导同学们讨论该材料反映的问题及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由此引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军国主义扩张道路导致日本“大陆政策”的出台  我将用多媒体简单、形象介绍一下“大陆政策”

清政府—政治腐败,寄望于“调停”,不认真备战   政治腐败体现在慈禧太后的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横批:国难当头”

在让同学们思考,除了这两方面背景外,还有什么原因致使战争的发生,因而增加“欧美列强—默许纵容,朝鲜农民(东学党)起义 国际环境和战争导火线”

(三)战争经过

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每个战役的特点。再现战争场面,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要点,启动思维,深化知识。

讲完经过后,提出问题:貌似强大的清政府为什么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被一个弱小的日本所打败? 让学生去思考探讨,提示学生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去思考,并指出根本原因是在于中国制度落后。

(四)战争结果及影响

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浓缩为十二个字: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允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最终在影响这块,我将会引导学生得到“《马关条约》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这一结论。

(五)拓展提升和归纳提高

拓展提升这块,我会提出问题:日本倾尽国力打赢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各是什么?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归纳提高篇,我将用表格方式展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过程”

(六)教训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自强不息!

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课外探究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现在中日关系要想和睦、和谐、和平,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而且有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作为一名高中生应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最后一块,是板书设计,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本课的板书,既概括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两次鸦片战争,在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在和英国作战中能取得胜利,更何况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大清帝国。

而中法战争呢,我们则知道那是一场平局,至少大清帝国当时面对世界第二号强国的法国,尚且能有这样的战绩,表现的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甲午战争的失利,对于大清帝国来讲,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耻辱,亚洲霸主地位东移,中国丧失了近千年的尊严,将面临一个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因此,通过此次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本次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指导!

人教版高中历史说课稿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三历史说课稿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