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一化学说课稿

鲁科版高一上册化学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说课稿范文

编辑:

2016-09-01

巩固应用

学生已对物质的量有了基本的了解,接着返回大家熟悉的方程式

C + O2 = CO2

从微观粒子角度 一个碳原子 一个氧分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扩大6.02×1023 倍 6.02×1023 个碳原子 6.02×1023 个氧分子 6.02×1023 个二氧化碳分子 从物质的量角度 1mol碳原子 1mol氧分子 1mol二氧化碳分子

从宏观质量角度 12克碳 32克氧气 44克二氧化碳

通过这个比较,把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很清晰地表达出来。接着,我趁热打铁设计了一组猜猜看它是真还是假的正误判断题,意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物质的量的含义及应用要点,熟悉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转化关系,达到概念升华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丰富。

猜猜看,它是真还是假?

物质的量既表示一定物质的质量,又表示一定微粒的数量。

1mol的苹果的说法是真的吗?

1mol氧中一定含有6.02×1023 个O2 分子。

1mol氧气中含有6.02×1023 个氧原子。

0.5molNH3中含有1.5mol氢原子。

1.204×1023H2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在应用物质的量时,可能遇到的误区,例如:摩尔可不可以用来表示宏观物体,1摩尔氧表示氧原子还是氧分子等得以纠正,更加深化了对物质的量的及摩尔的理解。

拓展提高

此时,我回归课本,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迁移·应用”栏目,并交流探讨所填图的含义。经过交流探讨,学生对物质的量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物质的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方式。例如,看到CO2这一化学式,就可以认识到:1molCO2含有1molC和2molO。这时,我又进一步拓展升华,物质的量也为我们提供了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视角。例如C+O2=CO2 ,我们可以认识到1molC和1mol O2 反应生成1mol CO2 ,从而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的量的应用。

复习小结

这时,我提出学习概念时常用的“3W”

Why(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

What(物质的量是什么)?

How(物质的量如何应用)?

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完成了对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小结。整个过程,学生自己用脑子去想,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他们交流彼此的看法,相互解答困惑,在合作中讨论了完成了对物质的量的建构。

埋下伏笔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并为下节课摩尔质量做铺垫,我又精心设计了以下课后思考题:

智力快车,谁能最快到达

1、1.204×1023 个H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mol?质量是——克?

2、1mol O2 的质量是——克?

3、49克硫酸的物质的量是——mol,含有——mol H,S原子的数目是——。

结束语:

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 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喻,以学生的已有知

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抽象概念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发现中理解概念,在应用中巩固概念,学生最终实现了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相信大家对于上文提供的高一上册化学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说课稿范文相关内容一定仔细阅读了吧?祝大家学习进步。

威廉希尔app 官方公众平台--【精品高中生】正式上线啦,大家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也可搜索微信号“gk51edu”或者直接输入“精品高中生”进行关注!!我们每天会为大家推送最新的内容哦~

精品高中生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