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8-29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高一阶段,这是一个高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威廉希尔app 高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高一上册化学说课稿怎么写,欢迎阅读与选择!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本节内容分三个课时,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作用分析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化学概念,物质的量作为联系物质宏观数量和微观粒子数量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性”概念,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因而目前高中各版本教材中均将此部分知识放在了整套教材相对靠前的地方进行介绍。
(2)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摩尔。“物质的量”不但是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边的教学。因此,我将用生活中的现象和以前所学过的长度、温度等基本的物理量进行对比讲解来引入,后将深入浅出的讲清物质的量的概念,但学生未必能明白,所以只有在本节教学和后续的各章教学中帮助学生反复理解概念、运用概念,不断纠正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较深刻的理解,较灵活的运用这一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及其单位——摩尔的理解。由于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对于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我尝试采用HPS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还原历史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并了解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从另一方面看, 缺乏联系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桥梁,也就是本课的教学内容,而本节课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度大,学生对于本节的概念抽象思维形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关于此部分的内容标准要求为“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对于这些“工具性”的概念,《课程标准》淡化了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和相关关系的推导,着重强调了对这些概念的应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关于“物质的量”的讨论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
本节课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并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概念的内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掌握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描述微观粒子的量
(4)掌握N、NA、n三者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还原历史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并了解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2)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建构,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科学史料的再现,学习科学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2)初步培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课标》指出:“从教学方式与实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目标的关系来看,探究式教学应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学方式应体现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因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的过程,理解了过程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方法,从而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的教学,采用HPS教学模式,还原历史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并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使学生在这一概念建立的科学背景下,体会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对于本节的概念抽象思维形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一方面注意学习过程的逻辑性;另外注意高视角、低起点,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建立、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师】生活中,我们如何购买面粉?
【生】买面粉是论斤论两,如买50斤、100斤面粉等。
【师】为什么不买一颗或几粒面粉?
【生】面粉颗粒的质量太小,买“大量”的面粉更方便。
【师】“买面粉”的记数思路是“将微小的不可直接称量的物体(面粉) ‘集合’成大量可称的质量”。这个现象启示我们,在记数时有时要采取“集合”的思想:即将部分集合成整体、微小汇成多数。
同样,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质,由水分子组成,那我们怎么可以迅速知道1滴水(0.05ml,0.05g)有多少个水分子?我们如何“数”这么多的微观粒子?
【生】显然不能一个一个地数,应采取“集合”思想记数微观粒子,即将很多微粒视为一个集合。以此数微观粒子。
随着人们对微观领域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隐隐地感知到:可称量的宏观物质与存在、却难于计量的微观粒子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量的关系。
那么,这种量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宏观与微观这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之间我们如何才能建立科学的联系?
2、呈现问题情境,在化学史中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重新面对这个问题,重温历史,了解科学的发生与发展……
事实上,生活中就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12只鸡蛋 1(dozen)打
1250000张纸 2500(ream)令纸
15000000 粒大米 375(kg)公斤大米
这种“化大为小,化繁为简,意义不变”的简化原理是什么,这种简化的条件又是什么?
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也遇到了同样难题,比如:现在我有如下这么多微观粒子,(微观粒子的质量、体积都非常小,我们只有取出极大的量,才能看得见,摸得着,才能用于科学研究)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简化原理,对它们进行简化后的描述:3.01×1023个钠原子、6.02×1023 个水分子 、1.204×1024 个氧气分子。应该选择多少为一个集合标准来数微观粒子呢?
同学们在解决了一个难题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难题:我们48位同学就定义了好几种不同的单位,这对于我们来说就产生了交流与沟通上的困难。
因此,我们必须为微观粒子量的描述创建一个国际公认的单位。
标签:高一化学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