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4-05-19
高三地理城市区位因素说课稿教学目标:了解城市区位两层含义;了解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理解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区位影响。
教学重点: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形成、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准备: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世界城市分布图,我国南方城市分布图。
教学方法:个案分析法,读图导入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本节主要复习的是城市区位因素,请思考你在复习时会注意什么问题,你觉得应复习那些内容?
[意图] 使学生心中要有一个网络图,使知识系统化。
[小结] 以上是讨论城市区位因素六方面,它们彼此包含、交叉。值得注意:当我们讨论影响一个城市区位因素时,应先把眼光放在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们吸引到一定的地点的;其次分析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最后就可以找出影响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了。
[师] 读《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请你就该图说说你都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生] 略(讨论分析)
[师引导读图] 1、图例、标题→宏观上表示我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在该图上可否回顾我国一些重要分界线?
3、从该图上看出我国特大城市与地形、气候关系?
[意图] 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尽可能在图中寻找信息,并能迅速找到有效信息,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再次复习巩固。
[生] 引导学生找出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干湿区划分。从图中轻易读出结论: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在第三级阶梯平原上,多在湿润、半湿润区。
[复习巩固] 练习1
[小结] 从练习中,我们发现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也有在第二级阶梯,干旱、半干旱区,读图时不要忽略。
[意图] 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图,脑中有图,注意读图要仔细
[师] 对比《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特大城市分布图》,分析出城市分布大势与人口分布大势是一致的,因为城市是集聚着人口的部落。
[师] 读《世界特大城市分布图》,
1、 对照《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能否看出有何共同点?
[生] 多在平原上。
[师] 为何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呢?
[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平原地区 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有利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师] 2、图中A是什么国家?该国城市也主要是在平原吗?
[生] 巴西,该国城市主要在高原,因为该国为热带地区平原,闷热、潮湿,不适于居住。结论:热带地区城市的优良场所-----高原。
[师] 介绍山区城市分布 结论:山区城市主要在河谷或开阔低地。
[师] 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请你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生] 讨论
[师] 定思路
1、 自然方面,应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2、 如何从图上找信息(如纬度位置分析气温,海陆位置分析降水)
[意图] 调动参与积极性,并提醒做题不要急着做答案,一定要先理清答题思路再答题。
参考答案 北纬60度以南欧洲地区
地形: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气候:温带大陆性及地中海气候,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河网较密,内河航运较好
[知识链接] 分析气候时,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分析,可得出该区深受大西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参考答案 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地区
地形:大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
气候:湿润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河流:大河中下游,供水、运输方便
[知识链接] 东亚季风气候成因,我国南北放重要分界线
参考答案 美国东北部
地形: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气候:温带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和湿润
河流:沿河、沿湖、沿海河运海运方便
[意图] 时时关注前后知识联系,养成先读图,分析解题思路,最后再作答
[师] 结论 :世界大城市主要在北半球中低纬沿海平原
[师] 如果说地形、气候对城市地域分布影响较大,河流则对城市城址选择有深远影响。
读《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分布》
1、 图上看出沿河城市有哪些不同的区位,各有什么优势?
2、 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什么?
[生] 略
河流上起点或终点 优势 货物转运、集散地
干、支流汇合 优势 人、物流集聚、中转,三个方向水运优势
河流入海口 优势 河运、海运中转
过河点 优势 人流、物流集聚转运处-----伦敦
运河两端 优势 人、物流集聚转运处-----塞得港和苏伊士
河流与城市区位
防卫----河心岛、曲流处、半岛
[小结] 由学生小结影响城市的自然因素
[意图] 学生将所学知识相互连接,形成知识网络
[巩固练习]练习2,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
[意图] 通过题目,检验是否真正理解该节知识点,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
地理城市区位因素说课稿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三地理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