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4-28
第18题,同第16题一样,要求学生解题时给出体现正确的物理思维过程的表达式,有一定的层次性、逻辑性。这个从分值情况可体现。如:该题解题过程如下
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小球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时
有 F合=FL+G=mv2/r (5分)
又 FL=G=mg , r=L ,
所以,2mg= mv2/r
v=(2gL)1/2 (2分)
(2)小球在最低点
有 F合= FL-G=mv2/r (3分)
FL=mg+ mv2/r=mg+m(6gL)1/2/2 =7mg(1分)
有向心力公式 an= v2/r (3分)
= (6gL)1/2/L =6g (1分)
该题11班得分情况:第(1)问全部不得分,第(2)中的第二问得满4分的5个,得3分的13个。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对小球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只分析了小球的重力。基本功不过关。原因三,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题中有这样一句“拉力大小等于球的重力”,11班有10个学生认为小球的拉力就是重力。导致该题不得分。
四、对这次考试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1)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在口头或是卷面解题时,对学生都要进行严格要求,平时训练力求严谨规范。因为解答物理需要思维缜密,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作答才能取得高分。
(2)实际生活的实例和物理知识脱节,不能很好地链接;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对现象的理解肤浅,答题时平着感觉答。以后每节课都要进行训练,在学生解答时,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进行分析、概括,并给出标准的规范的范例,让学生清楚什么样的模式是标准的。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物理的一些基本习惯必须要养成。从答题情况看。一是养成规范作图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作图,然后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也养成一个规范作图的习惯,并且善于把一个物理问题准确地图示出来。二是养成规范解题过程的习惯。要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述、论证要有初步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三是养成运用物理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时对物理学的思想方法要进行有机地渗透,例如控制变量、类比法、理想化模型法等方法遇到就要提到,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物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4)教学中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理科学习离不开大量训练。在这半学期的教学中,我总感觉在十一班的上课效果要比七班好的多。有些题在课堂上做完后,十一班学生效果非常好就不让他们再多写一遍,多做一题,而三班、七班感觉效果不太好,就让学生多写一遍上作业本。结果三班、七班做题量要比十一班学生多,(从作业本上可以看出)。从这次的考试成绩总体来看,七班的最好,三班次之,十一班最后。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多做题,在训练中自学,在训练中提升。
这是我对这次考试试题的分析及一点心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教学水平,以期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下学期期中试卷分析会2015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期中考试栏目!
标签:期中考试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