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5-09-29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第一学期政治备课组计划,希望你喜欢。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工作思路
面向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新形势,根据我校“培养高水平、差异发展的现代公民,为高素质商界精英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育商德、发展商能、健康身心、学会创新”的课程目标,以《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为指导,以《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为载体,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长效发展为目标,主动适应高二教学要求,按照年级段部署,按规范做好各项教学工作。
二、学情分析
1.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学科知识素养和学习能力,为往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新高考新形势,全年级学生已经进行了高考班和学考班两两大层次的分流,需根据两个层次的不同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法。而在每个层次内部又有加强班和平行班的区分,同样需区分对待。总体来说,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3.根据学考班在2015学年第二学期的四月底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实际,要做好必修3和必修4两册的新课教学安排,同时又有做好必修1、2、3、4四册的考前复习统筹安排,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出最好的效果。
4.高考班根据其2016学年第一学期10月和第二学期4月底两次考试机会的实际,在此期间则要做好必修3、4新学,选修3、5新学,以及必修、选修全面复习的全方面安排,以确保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抓住每一次机会。
三、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分析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和学校的育人精神,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备课组为单位,研究新课程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等,打造科学自主高效生态的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应考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内容为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和必修4《生活与哲学》两册。其中《文化生活》包括四个单元的十课、20框和4个探究,《生活与哲学》包括四个单元的十二课、25框和4个探究。通过教学既增进学生对文化生活与现象、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又提升学生用文化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文化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解决各类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探索实际问题出发理解积累提升专业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指导来正确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常规落实策略分析
本学年备课组成员由舒新余、柯美芬、周文宏、林美娟4人组成,全体备课组成员秉承新高考要求和学校的育人理念,既坚持集体协作,发挥集体的聪明,汲取众人之长,又倡导发挥个人的特长,形成自己的特色,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科能力与水平,为学生走向理想高校添砖加瓦。具体策略:
1.集全组力量,结合本学期特定的教学实际条件,切实 制定本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
2.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全员参与,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群策群力,形成最优方案,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业水平。
3.提倡爱心教育、微笑教育,带着饱满的积极情绪开展课堂教学,打造科学自主高效的生态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做好批改记录。作业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特别是加强有针对性的重难点、易错点作业讲评。尤其重视以作业为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作业的结果为指导加强课后的辅导释疑和巩固。
5.积极走近学生,通过作业指导和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及时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6.认真组织每次考试,认真做好考前辅导,指导学生科学安排考前复习,既通过规范的考试检测学生的当前水平,也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与学指明方向。
五、教学改革推进策略
1.加强新课改和新高考理念和实际操作的学习和交流,及时更新教育思想,以“科学自主生态高效”精神为指导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2.积极探索“因学定教”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与学习内容的实际探索最合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科学自主生态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和研究,探索符合本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积极、主动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组织本组教师经常性的听课、评课、议课,取长补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4.走近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其学习情况,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上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高二第一学期政治备课组计划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政治教学计划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