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2016年粤教版高二语文过秦论教学计划范文

编辑:sx_liujy

2016-04-12

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下面是粤教版高二语文过秦论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学会思考】

1.你知道贾谊吗?你读过贾谊的文章吗? 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司马迁把他和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并与屈原合称“屈贾”。 厉害吧!

2.贾谊为什么要论秦“过”?秦王朝的灭亡和西汉政权的建设巩固有什么关系?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义在哪里?“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这句话是谁说的?

3.贾谊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对你有没有启发?贾谊在《过秦论》中主张实行“仁政”,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对我们今天的建设和谐社会有没有启示作用?

4.贾谊是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这篇史论的,你感受到这篇文章“铺张扬厉”雄伟畅达的气势了吗?贾谊又是如何做到使论证气势磅礴,笔力雄浑的?

二、【知人论世】

1.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     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         。河南郡洛阳人,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先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王太傅后梁怀王堕马死,谊忧伤哭泣年余,亦死,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           》、《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       》十卷,原五十八篇,今本五十六篇。清王耕心《贾子次诂》和《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搜集贾谊散文,赋作较完备。

西汉(汉初)/文学家/《吊屈原赋》/《新书》

2.写作背景

《过秦论》写于汉文帝即位初期。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 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论“古”是为了说“今”,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教训,振聋发聩,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

标题《过秦论》, “过秦”就是“言秦之过”,即“指责秦政之失” 从而提醒汉朝统治者以秦史为鉴。

三、【聚沙成塔】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墨翟(dí)  谪戍(zhé)絜大(xié)

B.瓮牖(yǒu)棘矜(qín)锋镝(dí)

C.召滑(shào)鞭笞(chī)藩篱(fán)

D.蒙恬(tián) 隳城(huī) 逡巡 (quān)

D.逡(qū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

A.揭杆为旗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威振四海

C.鉏櫌棘矜  摄足行伍  囊括四海

D.开关延敌  崛起阡佰  流血漂橹

B (A杆:竿;C摄:蹑;D佰:陌)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合从缔交(           通            )

(2)约从离衡(           通           )

(3)倔起阡陌之中(          通       )

(4)赢粮而景从(            通       )

(5)百有余年(          通        )

(1)从通“纵”;(2)衡通“横” ;(3)倔通“崛”;(4)景通“影”;(5)有通“又”。

4.下列对古今异义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河边;今,一般江河)

B.山东豪俊遂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今,指山东省)

C.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输赢的“赢”)

D.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A(河:古义:黄河)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序八州而朝同列

B.过秦论

C.却匈奴七百余里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名词活用作动词,指出秦的过失(ACD动词作使动词)

6.下列文言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判断句)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 (被动句)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省略句)

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宾语前置句)

明确:D.始皇既没,余威于殊俗于殊俗震。(状语后置句)

四、【含英咀华】

1.整体感知

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文章依课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主题思想:望汉王朝借鉴秦亡教训。

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重点难点

(1)在秦国强大的同时,各国诸侯采用什么方法“弱秦”?作者突出表现”九国之师”的强大有什么作用?

各国诸侯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虽然他们有如此好的条件,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作者突出表述了各国诸侯:(1)招纳天下贤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联盟;(2)有具有政治影响力和远见的领导人聚合九国力量,一致对秦;(3)六国之中,文臣武将,人才济济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衬托秦国的强大不可战胜,同时也为后文的陈涉与六国之师的对比埋下了伏笔,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秦始皇的强大的?这些内容对突出本文的中心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先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登上皇帝宝座;其次写秦始皇为永远统治天下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废弃先王“以仁义治天下”的传统,在思想上实行了一套愚民政策;在军事上实行“弱民”政策:凭据华山、黄河天险加强护卫,以防人民反抗。秦姑皇占据了天时地利,一切办法都想到了,也做到了,但是他却忘掉了一样——仁义。  突出描述了秦始皇的“暴政”,为下文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埋下了伏笔。攻、守之势之所以出现变化,主要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这就突出了本文的中心。

(3)作者写陈涉起义一事突出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目的?

突出地写出了陈涉起义时的地位低微,才智不足,兵力弱少,武器简陋。而这些内容正表明陈涉队伍的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陈涉一举灭亡了秦王朝。这些内容是明显地针对“仁义不施”写的,为结尾“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提出做了准备。

(4)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比归纳得出结论的?

作者的对比点如下:(1)秦国与山东九国实力的对比;(2)秦国与秦朝实力对比;(3)陈涉与九国实力对比。  最后的结果是弱小的陈涉推翻了强大的秦朝,这就很自然地得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

(5)领会本文叙史的特点。

首先要明确本文的论据(史实)是由观点统率的。之所以从秦孝公写起,之所以突出写秦始皇的强大,之所以突出写陈涉的弱小,都是出于以上的原因的。

其次要明确政论叙史不在情节的准确详细而在于本质。所以在观点的统率下,文章对史实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印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横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国土地日益扩大,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而作者把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表现出作者使用史料进行概括的特点,从中看出,政论叙史只是一种概述方式,同史书记载不同,叙史是为政论提供依据。

五、【豁然开朗】

一  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运用事实来证明其论点的?联系你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作者认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先写秦击破九国合纵,得天下之易,继写秦之强,秦之暴政,为秦的灭亡埋下伏笔;继写陈涉之勃兴、秦亡之速,并以陈涉与九国之君对比,层层论证,最终推出结论。

二  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解题思路】

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在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理解课文,读熟课文,再背诵,也就自能逐步领悟课文主旨。

1.本文意在指出秦之过失,但一上来却用大量篇幅叙述秦攻取天下的过程,你认为作者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贾谊在课文的前三段集中描写了秦的崛起、强盛和统一天下的过程,其用意在于步步蓄势。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产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第2段集中写秦势力的拓展,以秦国四面拓土、诸侯合纵困秦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继续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第3段则写秦统一天下以及之后的暴政,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2.最后两段写陈涉起义,作者却极言“陈涉如此之微”,并拿陈涉与六国之师作了对比,这对于证明作者论点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在这两段中,作者用了低衬和对比的写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燎原之势。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最后一段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最后自然推出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  把“然秦以区区之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参考答案】但是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盘,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平民起义就毁掉了秦王朝的七庙,连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六、【过关斩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秦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       )

(2)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       )

(3)然后践华为城            践(       )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用法上不同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文:

(2)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文:

(3)天下已定,秦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文:

4.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

2016年粤教版高二语文过秦论教学计划范文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二语文教学计划栏目。

相关链接

2016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模板:过秦论 

高二年级下学期劝学(节选)教学计划检查反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